成熟,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1000字

成熟,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1000字 六年级 散文

回家了,只道是风景依稀似去年:梅花怒放。不同的是,邻居大娘头上的银丝由几根多到几缕,村里不比城里,一出门就是风吹日晒,加上劳作,人苍老得很快。邻居的伙伴们长大许多,没有了去年的唧唧喳喳,交流起来,发现我们的思想近乎格格不入。虽然,这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习惯了坐在楼顶看日落,即使是在冬天。其实所谓楼,不过只有两层,但在我的家乡,已经没有什么能遮得住视线了。看到远处的麦田,想起小时侯,我和爸爸举着自己糊的风筝,一起在田里跑,还有每年初春时候,去野外采药草,那些开紫色的绒花的叫地黄根……这些是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微微抬起头,冬日的阳光特有的安静,撒下最后的光辉,我朝夕阳落下的方向看去,脑海中隐隐浮现出十几张稚嫩的脸,不禁幽幽叹息,想想三年前,各个信誓旦旦,而今我却独自坐在这儿,不由有点怅然若失:以前因为学过散打加入梅花帮,我这个三当家曾在那帮比我年龄长几岁的“小弟”们面前威风凛凛。记得很多次半夜村外破屋、残灯下的秘密会议,记得大哥嘴里的烟卷,记得帮中弟兄讲述被砍的经历时,我愤愤地说与那“十三鹰”势不两立,记得二哥破门而入时摔在地上的十几把砍刀。直到父母让我转学……

冷风吹过,把我从回忆里拉回。我不由地低头,挽起袖子,淡淡地看着手臂上浅浅的刺青。那些曾经让我觉得刺激,曾经以为很风光,曾经认为是成熟的往事,今天觉得真的很傻。

想起余秋雨的那句“成熟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我理解,也曾尝试,只是做到了高度,却相当陡峭。

我承认,那是年少的轻狂和无知。现在梅花帮还在,也许胜过从前,但我也知道,我和他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路。虽然他们见到我还会喊我姐,大哥、二哥我也照叫,但我心里总有个声音:他们虽然还是你的朋友,但道不同,不能相为谋。在我看来,他们很义气,也比以前成熟了不少,但谈话中常常夹带的不和谐的字眼让我频频皱眉,尽管知道他们毫无恶意,甚至是出于自然。

难道自己真的变了?看看不远处的梅花,繁华得近乎摄人心魄!

在外上学的我,从一开始就给同学们留下了很开朗的感觉。现在想想,我也许本来就不属于那里。我带来的,只有高高飞起的风筝、田野里那一朵朵紫色的绒花,当然还有手臂上的刺青――三片梅花。我已经适应了把那三片梅花只看作风景。我不是圣人,无法屏弃别人的目光,来个睥睨人生。但那“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的感觉我很清楚。我不想再过多的回想,更没理由让自己的人生暗淡。所以,每当有同学问起那三片梅花时,我总是笑而不答。曾经留恋往返也好,曾经惘自沉迷也好,既然已是风景,那就要笑着观赏。

在学校里,人人平等,互相尊重。我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欣赏的眼光,交到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想,我在慢慢成熟,拥有高度,那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安全第一

10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雨停了”“雨停了”雷雨过后的大街,恢复了往日的忙碌。

雨后被洗涤过的街道显得益发清爽,人们各式各样的伞匆匆行走在路上。“笛——笛”一辆黑亮的奥迪梭过去,溅起闪亮的水花。

然而,就在这位忙碌的街道上,就在这欢快流动的“小溪”中,隐藏了一个多么可怕的魔鬼——交通隐患。敲响行道的警钟,减少交通安全隐患,成了现今十分紧要的任务。

值此劳动佳节,忙碌的人们停下手边的工作,来到街上闲逛。那购物的热情丝毫未被这突如其来的雷雨所影响,反而增添了一丝宁静,减少了一抹烦躁。

路上的水渍在夕阳下闪着五彩的光辉,倒映着人们欢快的脚步。突然,一个老伯滑了一跤,跌倒在路边。后面驶来一辆红亮的奔驰,“吱——”车轮在老伯脚边打了个转,滑去几米,刮起的水珠溅落在行人微湿的衣服上,惹来一阵厌恶。“老伯,您还好吧?”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扶起老伯,叫醒仍沉漫在刚才惊吓中的老人家。“老伯?”“没——没事。哎!人老了不中用喽,出来散个步也会出事。”老伯摇摇头哀叹着,“姑娘,谢谢。”说完,便拄着拐杖蹒跚地走远了……

“啪!”一声巨响,引来行中的停步张望,两个骑着自行车的小伙子撞在了一块儿。“嘿,没长眼哪?也不瞧瞧路!”一个矮小伙扶起车子,不服气地嚷道。“小子,是你没长眼吧?路这么滑还骑这么快,也不瞧着点!”那个高瘦的小伙子抗议着……“瞧瞧,又出事了,真是的。”“是呀,走路也不安份”……周围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一时间,欢快的“小溪”像遇到了砺石,停滞了流动。鸣笛声、按铃声、讨价还价声,叫卖声充斥着整个街道,大家早已罔顾了行者的规则。

“小伙子,得饶人处且饶人,说僵了对大家都没好处。你们看,周围吸引了这么多人,也不知愧?好好日子,偏生出些事才开心。”一个约摸六十岁的老太太抗日进人群,对着那两个正吵得不可开交的肇事者训导。俩小伙子这才意识到自个儿的行为有多出格,道歉便离开了……

在老太太的“移石”行动下,“小溪又恢复了刚才的欢快。

一条四通八达的路,几条纵横交错的“小溪”,却隐藏着不能忽视的安全隐患。谁来敲响行道的警钟,给大家一个安宁的节日?

节日气氛如此浓烈,谁又会愿意舍弃这样的一份安宁与快乐,去医院过两天?

当人们徜徉在欢乐的节日气氛中,当人们沐浴在欢聚的阳光下,谁又会在意那些。男女老少,谁不希望痛快放松一次,在意那些有的没的,只会破坏了这一份心情。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句轻松的话,就瓦解了人们战战兢兢的心态;“我不犯人,人亦不犯我”一句轻松的话,便抹去了人们如履薄冰的心境。置马路上的车水马龙,人潮车流于罔闻,节日欢快的气氛早已掩埋了危险的讯息。谁又来敲响行道的警钟?

“天干地燥,小心火烛——当!!”入夜了,从前会有打更的去打击火的警锣,如今,谁又有那份“闲情逸致”去敲响行道的警钟?

六年级:闵浩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