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感动的生花笔的故事600字

让我感动的生花笔的故事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在我呀呀学语时候,爸爸妈妈就开始给我讲故事,许多故事触动着我幼小的心灵,让我感动不已,关于王安石的生花笔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它一直伴我成长、催我奋进。

同学们写作文的时候一定都会希望自己妙笔生花吧?王安石年轻求学的时候也不例外。一天,王安石从书中得知唐代大诗人李白当年梦见笔头上长出鲜花,从此才华横溢、闻名天下,他激动地去请教他的老师杜子野先生:“先生,世界上真的有生花的笔吗?您能给我一支吗?”杜子野语重心长地对王安石说,“我这有五百支笔,其中一支就是生花笔,但需要你勤学苦练,在用心写文章中才能找出来。”听完,王安石抱着这捆笔兴高采烈地走进了书房,专心致志地写起文章来……

几年后,王安石写秃了这五百支笔,但始终找不出生花笔,他又去问杜子野:“先生,您让我从这些笔中找出生花笔,可是我为什么怎么也找不到?您能不能告诉我真正的生花笔是哪一支呀?”杜子野笑着,在纸上写下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交给了王安石。王安石望着这四个沉甸甸的大字,恍然大悟……

过了几年,王安石又写秃了998支毛笔,他用最后一支笔写下“策论”二字时,突然感觉文思泉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从此,王安石也一举成名。

从生花笔的故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要有毅力,锲而不舍地坚持学习,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生花笔的故事中,我被王安石勤学苦练的毅力所感动。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的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每当我写作文“卡壳”时,我就想起这个故事,它激励着我继续坚持写下去。现在,我也仿佛得到了一支生花笔。

北京市海淀区红山小学五年级:滕飞

回到故乡

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轻拂来微凉的风吹向零落的枝梢,仅几片金黄的叶子发出簌簌的响,思念的秋,悄然而至……

背靠着满经沧桑的老树,有多少回忆浮现于脑海;脚踩着一片金黄的土地,有多少声音萦绕在耳边;眼望着这厚厚的地毯,我思绪的脉络蔓延向心灵的深处,脑海的远方……

那亦是一个凉风飒飒的秋,只见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眯着眼,用尽全身的力量,把一个秋千使劲地向前推去,不知是风太凉还是力太大,老人的变得像秋天果园里的苹果一样,又圆又红。秋千上坐着一个稚气的女孩,在秋千上笑得像秋天果园里的石榴一样,咧开了嘴。不知是风太凉还是过于兴奋,女孩的脸同样很红,同样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没错,女孩是儿时的我,而老人是我的奶奶……

儿时的我最喜欢荡秋千,奶奶也最喜欢推我,仿佛在推我时,奶奶两鬓的斑白就会匿迹消失。也许,奶奶喜欢秋千;也许,奶奶想活动活动筋骨了;也许,奶奶的事情太繁琐了,抽个空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也许,奶奶想倾听我的笑声流水轻音,与空中鸟语共同演奏的交响曲……我依旧稚气的笑着,奶奶的脸上也堆满了笑。这个情景,我又不止一次地在梦中与它邂逅。

风吹来了思念,也吹走了时间,我长大了,搬到了好远的地方。离开家三四年后我第一次见到了奶奶。她的背不再那么直而挺拔了,总是伛偻着身子,脸上也爬满了又细又长蜿蜒的皱纹,头发全都花白,躺在病床上,过着病床为伴的生活,我的视线一片模糊。但在奶奶面前,我仍没有哭出来,指甲掐到手心里,咬得嘴唇青一块紫一块。

时间不是一剂良药,而是一张无情的病危通知书,蜡烛在风中摇摇欲坠,终于火苗越来越小,摇曳不定,再然后,它熄灭了,没有任何征兆,连烛油也化作一缕青烟。整个世界暗了下来,安静得能凝出水来,我在黑暗中独自漫步,连影子也不再跟在身后。时间好似汹涌的波涛,重重的拍打在记忆的石壁上,记忆中奶奶的影子越来越小,颜色越来越暗淡,隐匿在心灵深处。

一声雁鸣把被回忆牵绊的我拉回现实,徘徊在湖边,薄暮时分,夕阳的光芒浇淋在湖面上,一红如染,这是故乡……

故乡啊,一半是童年,一半是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