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600字

窗外

600字 初二

窗外,是夜。

从窗内看去,墨色晕染的画卷让人有些辨不清天与地的分别,唯有点点灯光用带着暖意的灿黄勾出景物的轮廓。

绘出这画卷的人似乎对蔓延着的墨毫不吝啬,就任由它们将世界染成乌漆的一片,只留那轮弯月与闪着微光的一盏星辰。

在不怎么遥远的地方,夜色被户户人家的欢声笑语点亮,浸明了小小的窗。那画家失手洒了清水在画上,天空被惊起一串串涟渏——在最靠近明灯的那块显着有些活泼的紫色,渐渐愈来愈暗,呈出了眼前沉寂的黑。它倒是没有太过呆板地一成不变,但总无法在窗沿染出令人惊异的像六月的风那般的新鲜与轻柔——就如亘古高悬的明月,婀娜而多变,但给人的感觉总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傲出尘。

天幕之下的萤萤灯火晕染出天地的交界,迷醉得天上星淡了许多。

星星一点也不像眼睛。我不禁疑惑起来了,第一个把星辰比作眼睛的人,究竟期待着谁的注视?再透过窗子看去,玻璃上映出一条星火与萤光辉映的月亮河。在那儿浣洗黑夜中的梦想,是否有可能实现了呢?

窗外,夜正是这般漫长!

一棵树孤零零地站着,同样孤零零的寒鸦不时发出几声孤零零的叫声。不知过了多久,星光淡了。渐渐地,也能看见那几株树追着风的步伐摇晃笨重的身躯,却只徒劳地摇下一地树叶。

蟋蟀对夜的赞颂诗很快取得了芳心,取代了寒蝉倾诉不平的悲鸣。

但很快,窗外的红日喷薄而出,带走了它所歌颂的虚幻的、无人知晓的快乐,只出没在夜晚的歌手匆匆躲起,绘出假象的画师慌忙叠起了画卷。就这样真实地、满载希望的、充满生机的——

窗外,天,亮了。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900字 初三

雨后的夏日,骄阳格外刺眼,浮躁的心情慢慢在心中滋生,我漫步在小区的羊肠小道上,考试的失利使我心有余悸,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给我带来一丝不安的回忆。隐约间,缕缕淡雅的清香随风飘来,顿觉神清气爽。那,是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放眼望去,一片洁白如玉的鲜花映入我的眼帘,原来是栀子花。翠绿的花枝铺满一丛,一簇簇,挨挨挤挤的花骨朵,三三两两地张开花瓣,层次分明地镶嵌在淡黄色花蕊的四周,柔和安静,尽情地绽放!

小时候,爸爸妈妈忙于工作,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乡村。晚饭后,爷爷总会搀着我的手,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每每见到栀子花,我都会停下脚步,静静地欣赏和享受。

爷爷见我对栀子花情有独钟,便去镇上买来树苗,在院子里种下。无需特别精心管理,只需一抔泥土,就长得枝叶葱茏了。一进六月,满树馥郁,像打翻了香料瓶一样,整个院内都染香了。

夜晚,我最爱在树旁玩耍,听爷爷讲过去的故事。月光洒落在树梢上,从细长的叶缝中一直流淌到地面上,汇聚成一片似水的银霜。一阵清风拂过,牵起树叶跳起了舞,似“沙沙”的小夜曲。

树下摆着一张摇椅,是爷爷的。而我,总会在月色正好的夜晚,乐颠颠地搬来一张小矮凳,偎在爷爷身边,听他串起一段段往事:“记得那时大跃进,全国盛行浮夸风,又遇到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生活更加贫困……”

有时兴起,我还会和爷爷抢摇椅,爷爷总会笑而不语地让我躺上去,我总喜欢奋力跃起,又坐下让椅子摇摆起来。清风裹挟着栀子花的清香,调皮地往鼻子里窜,细细一嗅还有一丝泥土的芬芳。爷爷抚摸着我的头,手大而粗糙,布满了老茧,却很温柔,这是我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手,是我心中最美的手。感受着爷爷的爱,我渐渐进入了梦乡,月光和树影交织,为我盖上一床被子,我入了梦,梦里有树,有爷爷……

时过境迁,栀子花开了又败,败了又开,随着树干上多了的年轮,我也慢慢地长大。每每看到院中的栀子树,总会想起夏夜共语的时光,想起温柔粗糙的大手,想起慈祥和蔼的脸庞……可惜再也没有机会了,只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罢了。

只是不管身在何处,我的思念都在有月亮的夜晚升起,落花谢了晚霞,阳光消融冰雪,月色很美,月色很柔。月亮在我枕边做着故乡的梦,梦见的是爷爷,是那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