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佚名”900字

关于“佚名”

900字 初三 书信

佚名,似乎是个很神秘的名词。可爱的老妈曾经天真地认为佚名这个人咋这么强?好多好多不错的文章都出自他的神来之笔。于是在8颗牙齿暴晒在太阳之下的十秒之后上气不接下气地对老妈解释了一大堆然后把自己也搞得云里雾里之后,才发现,原来对于“佚名”我也不是很了解啊。于是在反省了0。001秒之后便不耻下问于《现代汉语词典》。

“佚”在词典中没有给它独立的解释,只是有两个字紧紧地跟在它的后面——同“逸”。原来“佚”只不过是“逸”的借代。这让我想到它仿佛是“逸”的傀儡。而“逸”在词典中有四种解释。

一、安乐;安闲

如果佚名中“佚”的意思是这种解释的话,那我可以想象出使用这两个字的作者们一定会很爱和爱文字的吧,他们一定是把文字看作是自己终生的伴侣,陪伴他们一生的知己。文字会和他们一直很幸福、很安乐地生活在一起。一起去天台看星星,一起去南山摘香菊,一起去海边拾贝壳,一起躺在摇椅上偎依。作者们是想用佚名来表达他们对文字的爱和感激吧,并且祝愿自己能和文字一直一直安闲地生活在一起。

二、逃跑

我不明白若把“佚”当作是逃跑意思的人们是出于怎样的一种心态,或许他们是被现实伤得逃离的吧。我想象他们中的大部分会是孩子。那些被教育、被家庭、被社会种种黑暗所压抑所以才会幻想着有一天能逃离这个世界的孩子。于是他们选择了文字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他们笔尖流淌出来的也许是血,也许是泪,也许是那股不可名状的忧伤与叛逆。

只愿这些孩子们能够用心感受到周围一直陪伴着的爱。

三、散失;失传

或许佚名的“佚”是这个意思。那么那些被历史被现实所遗忘的人们会不会试图结束这种困苦和无奈。或许“佚名”就是为了提醒世人他们隐没在明亮的角落却没有人发现罢了。我不禁想起了隐士和陶渊明。只是陶渊明最终被我们所铭记,并且是响当当地所铭记,他的隐逸早已暴露在明晃晃的阳光之下。而那些不为人知的现实中的“隐士们”呢?抑或是那些不为人所知的作者们呢?也许他们的佳作会被世人所铭记,而他们自己却散失在了我们的视线中。于是我们只有用“佚名”来虚伪地弥补这个遗憾。

四、超过一般

对于超过一般人的人应该用超逸或超群来形容他们吧。他们该是一群怎样的作者呢?是容貌出众抑是文笔超群?大概是后者吧。不过敢用此种意思的人们多半是带有一丝傲气,始终坚信自己的文章定能博得众人青睐。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们超过一般人的自信了。

佚名,抑或是逸名,它的意思全靠在于使用它的人们的心情了。

心灵的告白

45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秋风走后,带来了寒冬,天气越来越冷了。路边那光秃秃的树干就好像我最近的心情。前几天我们的考试成绩出来了。

说实话,我对这次考试可是充满了信心。上次月考在审题上可吃了大亏,我已经吸取教训了。对于这次,我细心细心再细心,交卷后,我想这次一定会独占鳌头的。可恰恰相反——语文成绩一落千丈。知道成绩后的我,心一下子就凉了。就好像外面变冷的天一样。

我彻底蒙了,不知道我该做什么?我该怎样?感觉好像被打了一拳。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了:是我差?还是我笨?我能行吗?我

……

我想了好多好多,自打升入初中以来,我还没对自己真正满意过。我对不起关心我的亲人。寒冬似乎已提前来到,冰雪已覆盖了我。

我并不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一次次考试的失利、落后让我这个好强的人承受不住。那几天里,我总是在逃避,我不想被同学看见自己失落的样子。我在逃避着。好想大哭一场,好想生病。我压抑着内心的痛,终于在那天,我哭了,我趴在同学肩上哭了,把一肚子的委屈全哭了出来。同学们都安慰我。蓦地,我想开了。是啊,成绩只代表过去,一两次的失利并不代表我不行。正如老师说的‘以后机会还很多’。差干眼泪,我应该振作。

那个昔日里天真、活泼的我又出现在同学们身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精神百倍为将来奋斗。我以后不会再“冬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