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烦恼800字

我的烦恼

800字 初中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句话我从小就已经真正领会到其中的含义了!

从小到大,我也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好多人都不知道。可是问题是“别人家的孩子”家中也有更厉害的“别人家的孩子”。

没错,那个超级厉害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我从小到大的玩伴,我那青梅竹马的王同学。

王同学和我幼儿园、小学都在一个班里,大多数时间还在一个组里,而且正好他还在我家楼下住着,所以两家人就比较熟悉。

他一直是一个惹人注目的人。铜铃般的大眼睛,个子、身高都是刚刚好,皮肤白皙又细腻,我觉得他这辈子不当个女孩子都可惜了。

他很聪明,每一次的测试总是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还记得小的时候,每当放学,他的奶奶和我的奶奶就一起去接我们,然后就一起走着回家。

每一次,他都会把那打着一百分的卷子紧紧握在手里,见到每一个人都把卷子举得早早地让人看,仿佛那是什么珍奇异宝,生怕别人看不见。

而我虽说考的也不差,但总是比他差1、2分。以至于每一次回家吃饭的前半个小时,我总是在“你看人家王同学每次都是一百分……”,“你就好好玩……”,“你一天就别用功……”,“你能记住啥……”中度过的。

等到我们长大了一点之后,胆子也大了起来,我每天像一个假小子一样跟着王同学和其他人一起上蹿下跳,翻墙、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有时都忘了回家。

每当一身臭汗,脸上带着一道道泥巴印回家时,耳边的唠叨又变成了:“人家王同学什么都做得那么好,当然有资格玩……”,“你怎么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呢?”“你学学人家王同学……”。

“别人家的孩子。”——王同学这个阴影笼罩了我八年,一直是我最大的烦恼,但不知为什么我现在却无比的怀念这样的事情。

现在,我和王同学不在一所初中,我又是住校生,和王同学渐渐的也关系陌生了许多。

曾经的烦恼,却成了我现在的怀念,再也看不见男生、女生一起嬉闹的场面,再也听不见妈妈唠叨“别人家的孩子”的声音……本想自己会舒服一点吧,但一想起来却总有怅然若失的感觉。

我多么怀念,我想要再回到那个充满烦恼的时光!

乡情

1200字以上 初中

人们对于自己的故乡,都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无关贫瘠与富饶。正所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在外的游子,常常思念自己的故乡。这时的人和树是一样的,都会有一条根,这条根就是故乡。不管你身居何方,这条根始终索绕你左右……

——序

乡味

每个地方,总有一些特色美食令人回味。譬如我的家乡,一种叫做“糍粑”的小吃远近闻名。

糍粑,也称土豆泥,家乡的糍粑之所以闻名,主要是比市面上卖的劲道得多。首先取淀粉含量高的土豆去皮,清洗后放在锅中蒸熟,此时的土豆已经又黏又软了。

奶奶总是将刚出笼的土豆放在青石板上凉一会,待到不那么烫手了,我总会取一个两个喷香的土豆放于口中,这时糍粑制作也正是时候了。

只见奶奶先用木榔头将土豆压碎,再压着前后在石板上滚压,几个来回,土豆成“泥”了,具有了一定的粘性,等到石板上所有的土豆粘在一起,这时该爸爸上阵了。爸爸接过榔头,高高扬起,用力地砸下,榔头在谈笑间起起落落,不一会,爸爸从土豆泥中拔出榔头好像越来越吃力了,我一边暗想爸爸太缺乏锻炼了,一边忍不住抢过榔头。可是,不是砸偏了,就是从土豆泥中拔不出榔头,狼狈极了,看样子还是要爸爸出马呀!所有的土豆泥在不停的捶打下中间开始出现大的气泡,如脂般光滑的时候,糍粑便做成了。

家乡人把糍粑成形过程称为打糍粑,是不是很形象呢?打好的糍粑,浇上奶奶早已调好的汤汁,放入菠菜,油辣子,光是“色相”就让人垂涎欲滴,吃上一口,“香味”更是没得说。

然而这般美味,一年才能品尝两到三次,怎能不让人想念?家乡饭菜,在我看来都是美味,因为有亲人的味道……

乡趣

生活趣事处处有,包括家乡。老家因环山环水,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宝地。

一日,我在和同伴们结束了一场“战斗”后,拿着战利品“打狗棍”独自上山了。在山间,我漫无目的地走着,贪婪地吐纳着如此清新的空气,不经意间发现了一条通向更高处的小路,顺着小路,我径直上到了距山顶约10米的地方,可是没路了。只差这么一点,我肯定不放弃,于时便用“打狗棍”开路,没走几步。便掉到了一个坑中,后来听说是好多年前抓野猪的,好在坑不算太深,爬上来已是灰头土脸了。回家后,家人见我这般模样,笑骂我怎么成了野孩子,问清原由后,自是少不了一番教育。

又一日,天有些冷,我鼓足勇气,下河了——河水确实凉!但却是这般清澈,河中的石头,部分头上的青苔清清楚楚。更让人兴奋的是不时可见小鱼儿游动,听到动静,便一下钻到石头下面去了。机会难得,我便拾了个瓶子,去摸鱼了。忙活了半天,竟一无所获,正沮丧间,脚下一滑,整个人睡在水里了。

家乡是有趣的,我也正是从这一件件趣事中品到了浓浓的乡情。

乡思

一年中,我们能回两三次老家,但我对家乡的记忆并未因此变淡。

听妈妈说,我第一次回老家,刚满一岁。开始记事时,只知有爷爷奶奶、姑姑姑父、表哥表姐几人,后来记住了邻居、乡亲,还成功地与差不多大小的小老乡们“打成一片”。每次回家,乡亲们都热情地呼着我的小名,满脸带笑地问长问短,邀我去他们家玩,我的小伙伴们更是天天缠我,要么带几个树上摘的桃子、家里种的黄瓜,要么带上他们的玩具,一块吃一块玩,好不开心。而每到放寒暑假那几天,比我大半岁的表哥总要打电话问我几时回家,回家的那天,他总是在路口等我,一直如此。

对老家的感情深了,自然便时不时地问父母,我们什么时候回家?

再后来,我越发思念家乡。想爸爸的病是不是好些了;想爷爷见我回来后开心的笑和语无伦次话;想奶奶在我回家后张罗的一桌饭菜,满脸含笑地看我狼吞虎咽;想想小伙伴们的模样,想想乡亲们的笑容,还有那山,那河……我的鼻头不禁在发酸,我越来越急切地想要回去,见到这群我爱的人!

几百里,隔不断我对家乡的思念;千山万水的阻挡,挡不住我归乡的心!如同大树上的枝叶,对根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中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