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1200字以上

爸……

1200字以上 五年级 叙事

爸拿着电吹风走进我房间,说,快点儿,爸爸今天送你上学。早上赶时间,算算这会儿应该够准备了。我含糊地应道,嗯。

爸刚走出去,妈就进来了。?,早饭想吃什么?妈给你做,妈今天有空,早操妈不用下去。说吧,吃什么?妈问我。我一边往衬衣口袋里塞校章一边回答,就烤红薯吧,家里不是有红薯吗?好的,你快刷牙洗脸去吧,妈这就给你烤。妈说着,走向厨房。接着我听到她洗红薯“哗哗”的流水声。

正在卫生间里刷牙,耳边忽然传来客厅里爸低沉的责问声,怎么,还烤红薯,你还真有这份闲心呀。我放下牙刷,耳朵不由得尖起来,心跳也扑通扑通地加速了。然后是妈的声音,嗬,我闲?我是烤给孩子吃的!之后就一阵沉默。

我有些后悔刚才怎么连考都没考虑就叫妈烤红薯给我吃,那样不仅费电,最重要的还是费时间。爸最近挺忙的,学校里许多事务都由他这副校长经手。每天早上,我很少见得到他,起床能看一眼他走出门去就算是不错的了。妈说爸一般是天没亮就去学校了。所以这次爸说要送我上学,是很难得的。本应该抓紧时间,我却还要弄什么烤红薯这样费时间的早餐来吃。

我心里十分不安。洗了脸,我轻手轻脚走出去,生怕哪一步走重了爸看不顺眼了就大骂我一通。妈坐在微波炉旁,看着炉内旋转烤盘上的红薯,又看看我,没说什么,站起来回房间去了。我走过去坐在妈刚才坐的那个地方,斜着眼瞥了瞥闷在一旁的老爸,不敢做声。

沉默,死一般的沉默。

我的心越跳越快,呼吸已经开始急促。放在膝盖上的手,这时也抖起来。爸终于开口了,你烤什么红薯啊?!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啊?六点五十!你烤完了你还要吃,吃完了就七点十分,我送你上学再返回学校——得,七点半!七点半我都……爸没再说下去。他叉着腰站在一旁。我没敢抬头看他的脸。

我看看钟,秒针无声无息地走着。我深吸一口气,尽量使语调显得平静,好吧,我不吃红薯。爸提高了音调,你吃,你必须吃!吃完你自己走路上学去,我不送你了!吃啊!他显然已经生气了,脸涨得通红。这使我联想到小时候,爸生气了要打我时,也是这么一副表情。爸打人很凶,我都记不清被他打晕过几次了。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犯了错,爸知道了,照着我的腰一脚就踹过来。那时候我还很小,还不记事。这件事是爸后来告诉我的,还说他以为我就这样死掉了。可我还活着。我只是差一点就死掉了。所以我一想起爸说的这事儿,就禁不住浑身发抖。

这次也不例外。

爸说完这番话就走出阳台去了。我想纠正他我是“搭车”上学而不是“走路”上学,但又来不及,也不敢,只好不吭声坐在那儿。呆了一会儿,我一抬手关掉还没到时间的微波炉,取出了红薯。我心里挺堵的,又不是我逼您送我上学,干吗生这么大的气啊。吃个红薯怎么了?您要忙公务开车走了算了,您跟我耗什么呀?我愤愤地剥着红薯皮,咬牙切齿决心要把气往红薯身上撒。

爸那边一点儿动静都没有,静得我心里毛毛的。爸这是在酝酿“功力”还是在怎么着呢?我幻想着待会儿爸就冲回来狠狠地扇我俩大嘴巴的情景,扇得我都吐血了。我越想越毛骨悚然,剥红薯的手也跟着哆嗦起来。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

吃完第一个红薯,我便听到阳台门“砰”地关上了,接着是一阵沉重的脚步声。我拿着红薯的手颤得更厉害了,呼吸快要停止。爸走过来,看着我,呆立不动。我低下头,慌乱地撕着红薯皮。该死的红薯,没熟透,皮还连着肉,怎么撕也撕不掉。我摆弄了半天那个红薯,还是没能让它皮肉分家。我烦极了,怔一下,索性连皮带肉一口吃下去。

我眼角的余光瞅见爸在向我走来,竟还坐在了我身边。我慌了,想,死之前就先赶紧吃饱吧,再怎么也不能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啊。于是一口红薯还没咽下去又匆匆咬下第二口。这下好了,两口干粮挤在一块儿,难以下咽。我鼓着塞满红薯的嘴巴,不知该吞还是该吐。正僵在那儿,为两口红薯一筹莫展时,爸做了一个出乎我意料的举动:他站起来,倒了一杯水,放在我面前。

我有些惊愕,诧异地瞪着爸,我看到爸眼里漾着深深的愧疚和慈爱。然后我什么也顾不上表示,就抓过杯子将水倒入口中。两口干粮总算咽下去了。我长呼出一口气,拍拍胸脯,有一种起死回生的感觉。接着我又咬第三口。正当我艰难吞咽的时候,爸又递来一杯水。

他说,?,慢慢吃,慢慢吃,别急,啊,爸送你上学。还有,记住,以后要把红薯烤熟,不要生吃。你的胃不太好。

听到这话,我差一点儿哭出来。

爸……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读后感

9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这是19世纪的俄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就是对自己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艺术记录。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很深入地接触到了在高尔基时的社会和人们是怎样的。

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岁丧父后,她的母亲便改嫁了,于是他住到外祖父家。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走向贫困,自私、势利的外祖父十分不满外孙给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担。可是,外祖母却很疼爱自己的外孙,以后,她和外祖父便分了家产(被迫),即便她分到的东西很少,但都不抱怨,依然和外祖父共居,不计较外祖父的“任性”。

于是,高尔基走向了“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据木工、园丁……年满16

岁之前,小小的高尔基便从事过7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虐待与压迫。一路上,他遇到了被他暗自称为玛格特王后的优雅美丽的女人,她有很多书,也很愿意借给高尔基看。在高尔基看来,玛格特王后总是那么美丽、善良,并且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对读书的爱好。不像裁缝的小妻子那样,光有漂亮外表的瓷娃娃。

1994年,高尔基怀着上大学的渴望来到了?山,到了?山才知道上大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梦想。他很快成了流浪大军中的一员。通过好友杰里科夫,高尔基接触到了民族粹派大学生们,在朝不保夕的困苦日子里,高尔基刻苦自学,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尔基的一生中,我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什么,是坚持?是刻苦?这一切都是,至少,他还是个“大写”的人。或许,我也应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如:像他一样乐观面对困苦的生活,对阅读书籍的痴迷,对学习的渴望……

面对现实生活,我们更加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这一切来得多么不容易,公主皇帝的家庭,设施齐全的学校,和睦相处的社会……我们现在还小,也不能对社会,为国家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唯一对曾经为国家做出奋斗的科学家、用笔当武器的文学作家、辛勤培育下一代的老师们的回报,便是:珍惜现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