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无词,梦也无歌1200字以上

歌无词,梦也无歌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自始至终,没能得到露珠的同情,就象破碎了的希望,我总是在美丽的故事里编圆。或盈或瘦,或衰或竭,那些盼望都是不得而为之,我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是被含在冬日的思念里,还是被放逐在夏日的流放中,所有弥留下来的,都将被茫然的相思带走,我象在很深的黄昏里酝酿,在潜滋暗长的夜里冥想,陡然出现的片段,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我象在回归的雁阵里,找到爱的希望,就象那拉长的相思在梦里点亮,我为你独守。

为你重复着那些往事,为你等瘦了一颗心,为你唱短了一只情歌。

摇落爱的渡口,得不到相思的回味。不去点缀那方寸爱的斑斓的世界,更不去攀援梦里的长蒿。我在扪心自问自己,到底世界怎么的了?爱又怎么的了?我在不知所措中找不到爱的答案,我象一个孤零零的囚犯,被锁定在那看不见的牢狱之中,心在被煎熬,爱也被在煎熬,谁能给我已同情,谁能得到你的原谅?我不是你爱的宠物,更不是你相思的累赘,我对你是那么的忠心无二,无什么企及。就象那无语泪千行,驱之弥坚,甘心守候。

为爱守候,这是一种最美丽的锁定。美丽就在那一瞬间,就在那弹指一挥间,遗落或被拾起。看到了,就不要放手,要用心去挽留,即使接不到,也没有惋惜的理由,因为自己做了,是在那一瞬间做了,做得叫自己不后悔,没有遗憾。为爱独守,为爱忠贞,这是我们每个爱者的坚定理由。谁也不可能侵犯的,更不准谁去践踏的,是纯洁的,高尚的,是毋庸置疑的。

爱得是那么的火热,爱得是那么的激情澎湃,甚至沸,彼此相容融,相缠。似藤连,似爱缠绵。就象从苍茫的相思里坠落缠绵的爱情故事,象在梦里呼啸,象在黎明的时分惊醒,还象美丽的露珠铺排,在晶莹的火热里,看到了什么是火热和爱的给予。

绝不绝唱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爱。泣血的杜鹃把美丽的爱捐献,只为了那爱倾尽所有。我也不廉价我的感情,是那么的歇斯底里的投入,可是我却又得到什么?是你的疑惑还是不解,我真的难以抉择,就象飘零的枫叶,找不到春天的问候。今夕如何?为谁独守,我在非问非所答。

多少次我都想把自己变成一条活泼乱跳的鱼,虽不甚高贵,但能盘然的在你爱的水中游玩,也是一种最无尚的幸福。可是你的水质却被山野的风濡染,你不时的把我晾晒在岸边,我在呼吸紧张中却得不到你爱的救治,我象在奄奄一息中渴望得到你水滴的亲吻,而你却把那种爱裸露在水族之上,或成了温柔一抹,尽渲红尘的美妙。

你一个简单的动作,就那样的淡然了我的一生。我却谁是舞动,但得不到你的赏识和同情。你总是和那红尘为舞,在你内心琳琅的一角,看不出你纯净的水质,我就象被放逐在相思的滩头,被遗弃在大海的梦中。

我真想成为你梦中的一条最美丽的精尾鱼,在你美丽的水质里浅渡游玩。可是那都将成为春梦,我象在傲雪临寒中吐纳叹息。

美丽的爱与美丽的天空成为呼应,我象在睡梦中的鹅卵石里假寐,幻想着你美丽梦的出现。就象你爱的小脚丫浸在没有鹅卵石的水中,我在轻伸我的臂力,象摸到一种爱的矜持,就象夏露般在荷上跳荡,我就在你的荷花蕊旁,体尝到连珠美丽的芳香。

回眸短视,荷花鲜美,湖水清清。就象一泓泓浅浅清清的美,在一款一荡的铺排,我象被醉倒在那荷花丛里,醉倒在你的清香中。

相思为梦,梦在相思中。楼宇再高,也高不过我相思的旗,我象在摇曳,更象在远眺瞩目。那恒古不变的苍莽和蜿蜒,如一轴相思的版画,铺排在我的梦中。

我是你美丽的幸运钵,你欣喜于那高底错落的水注,稚童般拍醉一串历史。噢!温馨美丽无界碑,你是我的高心物,你将我的一颗润湿的心编扎,在红晕中描画最幸福的涟漪画。

燕翅翩然载出春的新款,柳笛悠长的印染鹅黄。披着星儿几颗浅蓝色的焦灼,键盘里波动着蝌蚪般的绿色祈祷。我象在裁剪一个个爱的底片,在电脑中摇曳那串串风铃的踏响。朦胧的生动,爱的证明,一次次觉醒在我的梦中。我无暇点缀方寸世界的斑斓,却做攀援夜的野草。我每次都在聚神聆听,你旁无的虬枝,但得不到你的依赖。我执手间的苦,唯有我自怜自爱,谁能明白。掬一腔执着,袒露爱的心意,那相思的驿站上是否有你。

歌无词,梦也无歌。

歌谣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传说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七岁的孩子做诗,自然谈不上什么艺术技巧,既没有什么托物言志,也没有什么借景抒情,纯然一派天籁。或许他根本就不是在做诗,只是触景生情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家长把孩子的话记了下来。就像我把女儿的童真稚语记录下来,发表在报纸上一样。我们可以想象骆宾王的父母发现孩子做诗天赋时的喜悦,世间哪个作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神童呢?

这首诗可以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只要认识两个字的人都会有两首诗一辈子都忘不掉,一首诗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另一首就是骆宾王的“鹅鹅鹅”。这首诗的魅力何在呢?我的手里有两本《唐诗鉴赏辞典》,一本是北京燕山出版社山东师院刘泽教授主编的版本,一本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周汝昌、程千帆等大师主编的版本,可是两个本子里都找不到《咏鹅》的赏析,大概是大师们不愿谈论小孩子的童谣,这样平白如话的作品的确也没有什么可以深度探究的内容。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天真的童趣,这也是孩子们喜欢它的原因。女儿晨晨两岁时就会吟唱这首诗了,我给她买过一盘古诗光碟,里面既有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动画,也有旋律流畅婉转动听的歌谣,女儿一边唱,一边学着大白鹅的动作,那憨态可掬的样子至今历历在目。一首诗能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热爱,的确不简单,在浩如烟海的诗歌典籍里大概只有骆宾王的“鹅鹅鹅”吧?这也难怪,成人的诗孩子们怎么能喜欢呢?只有孩子们自己创作的诗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我想起了一首在孩子们广为流传的歌谣,孩子们都会的,“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有雨伞,我有大头。”

开头“鹅鹅鹅”一句颇有意思,它至少可以有三种理解。“鹅?鹅!鹅!!!”骆宾王的父亲是清州博昌令,也就是今天的县委书记,作为干部子弟,骆宾王从小就生活在深宅大院里,即使见过鹅,也是那让人垂涎三尺的吱吱流油的清州烤鹅。

意外的看到了凫在水面上的大白鹅,瞬间惊异之情被好奇取代,好奇之情又被兴奋取代。我们第一次带孩子去动物园,孩子们不也是如此吗?孩童之心,多么可爱!

(一只)“鹅”,(两只)“鹅”,(三只)“鹅”……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孩子在数着水塘的里的大白鹅,鹅儿似乎在故意逗孩子生气,淘气的在水里游来窜去,急得孩子小脸涨得通红,跺着脚对着大白鹅喊:“臭白鹅,坏白鹅,看回家我不收拾你们”。骆宾王做诗时把数词省略了,这使我想起一首有趣的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这首诗要是把数词省略,就变成我和女儿的游戏了,“片片片,片片片,牛奶干吃片”了(女儿上小班时最喜欢吃牛奶干吃片)。

“鹅——鹅——鹅”,大白鹅的鸣叫声低沉中透露着高亢,不见其鹅,但闻鹅声。这和《红楼梦》中凤姐的出场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来曹雪芹对这首诗是不会陌生的,潜意识中或许真是受了骆宾王的影响也说不定。如果真是如此,倒是一件趣事,七岁的孩童成了文学大师的指导老师。不过,七岁的骆宾王倒真的启发过我,今年春节我胡诌了一幅对联:哦哦哦,金鸡辞旧岁,旺旺旺,玉犬迎新春。

“曲项向天歌”是承接开头的鹅鸣,在孩子听来那是大白鹅在唱歌。大白鹅的动作很耐人寻味,“向天歌”,大白鹅唱给蓝天白云听,这是什么样的歌声呢?这是自信的歌声,透露出幼年骆宾王的理想和抱负。大白鹅和什么形象最相似?天鹅。也就是陈涉寄托理想的鸿鹄。联系骆宾王成年后诗歌里经常写道悲凉落寞的蝉声,我们就不难体会出幼年骆宾王潜意识里的自信和自负。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洁白的羽毛、碧绿的池水、红红的脚掌,设色大胆,对比鲜明,颇有儿童画的风格。能清楚看见水里的“红掌”,这说明水是何等的清澈!这清澈的水正是幼年骆宾王纯净无瑕的童心的写照。不知今天还能否寻到当年的池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