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时光机1200字以上

记忆中的时光机

1200字以上 初一 抒情散文

“该换张桌子了,你这张桌子的桌腿已经不稳了。”放学回家后,爸爸搬着我的桌子从台阶上走下来时,与迎面而来的我说。

稍微愣了一下,我问:“那我用什么来写作业啊?”

“定的桌子明天早上就来了。”在后边抬着桌子的妈妈回答。

“啊?”又愣了一下,“要换新的啦?”

“那不是……”“不行!”我愣是打断了妈妈的话,死命拉住我的桌子。

“啊?”爸妈被吓了一跳,最后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乖乖地又把我的桌子搬回了房间。

唔,对了,关于这张桌子——

有着我大的小的宽的窄的胖的瘦的长的短的热的凉的甜的苦的高的矮的快乐的伤心的回忆,全部都在这里面。

还算干净的桌面,只有右手边的抽屉里放了一本日记,左手边的抽屉一直是空的,在这张桌子刚买不久,我就自己动手,把左手边抽屉里的书全部都腾了出来,是因为,我相信:我的哆啦A梦,会在某个午后,从这个抽屉里乘坐时光机而来,吓我个措手不及。

它会晃悠悠地对我说:“嘿,我是来自21世纪的机器猫,我的名字叫哆啦A梦,请多多指教!”

在那样的时光中,我不要华丽俊美的圣斗士,不要会变身的美少女战士,只要小叮当,只要那个没有耳朵的大脑袋机器猫,从几年前的时光中,似乎可以看到一个身影,在为她亲爱的哆啦A梦不懈奋斗着哩!

诶,你知道那个人是谁吗?

那个——放学时第一个冲出教室的人。

那个——坐在爸爸单车后座回家,不停地催着“快点,快点!”的人。

那个——会在4:50分撇下手中事情准时端坐到电视机前的人。

是我?

……是我。

“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

“如果我有机器猫,我要叫它小叮当。”

当年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歌声,即使是在努力写着作业的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转起手中的铅笔,哼哼恩恩地和着这在熟悉不过的旋律,一遍又一遍。

任意门、竹蜻蜓、狐狸的钱包、应付考试的背书面包……

都想要阿,真的。

全部,都想要。

哦,话说起来,曾经好象有过那么一次吧。

有一次看完了哆啦A猛吧,突然心血来潮,央求妈妈:“明天晚上吃铜罗烧吧。”“拜托啦,真的很想吃!”“哦唷……要吃嘛!”

第二天放学回家看完哆啦A梦后,居然看见妈妈真的端了一盘“铜罗烧”出来,我“哇”地跑了过去,在口齿不清的欢呼声中一口一口地吃掉它们。

——但其实那不是铜罗烧,那时的中国根本不会有卖真正的铜罗烧的。

直到不久后在一家糕点店看到这个所谓的“铜罗烧”——不过是一种很像铜罗烧的小蛋糕罢了。才明白自己被骗了,回到家后十分气愤地去‘质问’妈妈:“那个根本不是铜罗烧啊!”在厨房里做菜的妈妈用略微不耐烦的口气大声说:“啊?什么?洗衣机声音太大,听不清楚!”而后来自己也没有再重复那句话给她听,只是一言不发地回了房间,伤心了一阵子。

那个时候就应该察觉到了的,根本没有机器猫的,没有大雄,没有静香,而铜罗烧,似乎也只有在那个半岛上才能够吃得到吧。

本质上的不。

可就是不知道,只是还一昧地爱着哆啦A梦,那时是叫它机器猫吧,总之,就是这般地着迷,所以一直到现在,我都在守着我那台莫须有的时光机,哼着那一句句忘不了的旋律,做着我那不着天际的白日梦。

——都是因为那只蓝色的机器猫。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随着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逝世,哆啦A梦就这样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结局,怎么说呢……就好象被丢掉了结局的美好童话一样。

那么,

我的竹蜻蜓和时光机呢?

我的那些咋呼呼的黄乡呢?

我的那些背着夕阳跑回家去的时光呢?

是不是全部都要不见了?

没有的,不会的,一定不会的。

我会一直如此一般地喜欢着小叮当和因它产生的美好幻想。就象我那至尽仍然空着的左边抽屉一样。因为我坚信,一定会有一个时光机,藏在这个抽屉中,它一直都在,支部国我没有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打开它。

只要在某一天,在那个对的时候打开它,它就会带着我和我那满载着的回忆呼啸而去,回到那个大街小巷都有共同的,只为哆啦A梦而唱的旋律的时代。

“如果我有仙女棒,变大变小变漂亮。”

“如果我有机器猫,我要叫它小~叮~当~!”

嗨,哆啦A梦。

我终会乘上记忆的时光机,在未来的回忆中——

与你相遇。

责任的追问

500字 初三 书信

呱呱坠地,新生伊始,欢悦的同时,却也注定了他们日后所要接过的重担——对家庭,也对社会的责任。但,责任又何尝不是双向的呢?

三岁,正是懵懂孩童,她的家庭却就在那一个阴冷的天气里破裂了。一纸离婚协议让她从此告别了父爱。断翅的蝴蝶只能无力地挣扎,花间的盘桓对她无疑是一种奢望。母亲的精神分裂从那以后日益严重了。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究竟何以至此呢?

母亲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时,外祖母便撒手人寰。作为女孩,母亲在家中无疑是被冷落的角色。及至她工作以后,一天晚上,酒醉的外祖父对她拎起了菜刀。虽然被及时阻止,但从那以后,亲情的联系却在母亲心中渐渐冷漠。无形中,那个缺少温情的家庭已埋下诱发精神分裂的隐患。

冰冻的河面由最初的一道裂纹扩大,更巨大的打击,触发了母亲病情的恶化。

母亲是个要强而内向的人,凭借自己的汗水拿到了大学双学历之后,却屡遭单位排挤,只因母亲不会巴结讨好上司领导。母亲不甘心,但每次上访得到的却是被拒之门外的冷遇,和门卫的暴力。病情愈演愈烈,如今伴她的,只有:白墙深深深几许,遥隔江北黯痴魂,明月高悬悬不语,长对白衣度残生。

家庭冷漠,社会不公,最终将母亲断送在精神病院的高墙里。父亲已长眠于地下,不得再睹亲颜。畸形的家深闭门造就了恍若隔世的她。此谁之责?

这仿佛是一个周而复始的怪圈。责任岂堪虚话,自是青山常在水长东,唯对青山无多语。山回水转但相生,此问何时得尽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抒情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