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本是鱼水之交1000字

文娱本是鱼水之交

1000字 高三 议论文

一个始终被“高雅艺术殿堂”加冕的歌唱选秀节目青歌赛,在限娱令颁布两年后再次回归公众视野。这似乎与我关系不大。它太高雅,比起其它令人眼花缭乱的选秀节目,它当属娱乐性最不强榜单之首。但总有一种期待,让我在这高雅的娱乐节目中找寻着什么。 

有一个叫综合素质问答环节。问的大多是文化常识,我总会绞尽脑汁去猜答案,当听见余秋雨先生的肯定答复后,会为平日里唐诗三百首的积累而窃喜。现在回想起那些音乐天赋极高的选手在此环节中的窘迫时,不禁让我诧异:对同一个选手,他文化底蕴与专业知识的差异怎会如此之大?而选手们的尴尬难堪似乎是一面镜子,场外观众一起答题的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文化缺失,正好借此机会充电。娱乐氛围放松情思的同时也让文化盲区得以滋润。 

这便是节目制作者的聪明之处,他知道当今社会下的大众缺乏的不是娱乐方式,而是和娱乐分家的文化内涵。缺什么补什么,那就把这精神层面的东西融入节目中,满足人们的需求。它拉近了文化、娱乐与大众的距离。这也是青歌赛雷打不动,收视率遥遥领先的原因。 

值得欣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把文娱结合做得很好的节目不断走进生活。这要感谢电视人,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恶俗娱乐文化只是一时的喧嚣,那种收视率也只会是一时的领先。要想稳坐钓鱼台就要走内涵路线,大打正统文化牌无疑为传统文化传播打了一注强心剂。“汉字拼写大赛”的成功不会仅仅引领一阵短暂的文化热潮,毕竟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这段文化是咀嚼不完的。我们需要这类节目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胃口。 

余秋雨先生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文化界一想到学问,便立即产生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范围,几乎不会想到诸如电视文化这样的领域呢?所以我们同样需要文化界涉足娱乐,两者达到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电视传媒是大众接触最多最广的传播介质。一些一味追求收视率的制作人会乘机杀偏风,这便是文化人担当起责任的时候了。他们应该对其正确引导,用高雅取代低俗,用创新文娱取代老套娱乐。 

当然,看与不看,决定权在观众手里。还好中国观众有种对于文化本能的亲近,这要归功于自小开始的国学教育。大众都想受益,这种对文化的追求是好的。这种环境下,好的节目会口口相传成为经典,烂节目会随时间流逝被人淡忘最终销声匿迹。观众对于文化的认知态度直接决定了娱乐节目的表达高度。对于青少年,传统文化的弘扬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接受的文化教育反应出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否。 

文化与娱乐本是一家。如果娱乐要背着文化的本意去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善于利用这种鱼水关系,大众素质提升了,社会自然会进步。 

文字

550字 高三 叙事

不管怎样,恒久的只有文字。还有一成不变的是对揣摩文字内涵的那份执着。

真的是到了对文字痴狂的地步,而对随笔也到了迷恋的程度。所以,每到周记就想把憋了一周的话全吐出来,却发现永远也吐不净,吐不完。而当文字间那些美妙的组合诠释出了一篇精美的散文时,有种快感,微妙萌生。

小学每日一记,初中每周三记,高中每周两记。不是老师布置的,是我自己乐意的。时间慢慢推移,但却不会使记忆风化,当稚嫩的文字开始日趋成熟化,我是否也在慢慢长大,牵着我的记忆,一起膨胀…

现在翻看幼时的文字,不禁莞尔一笑。稚嫩,童真。没有艺术的成分,却也没有框框架架的束缚,大胆,自然,脱缰野马般的真实豪放。。

当练笔开始成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养分后,我上了高中,那支笔下开始多了公式与运算。我努力的偷着时间想多来记录些什么,但这种想法终会被“还是多做道数学题”的想法所代替。

所以,在心里日渐成熟化,认识渐渐清楚时,生命之于我每分每秒奇妙的感受,我只能思考,只能感悟,却不能记录。只得浓缩成一篇周记和两篇自己喜欢的感受与心得。

三篇而已。不够,但在加多一篇又是一种多么奢华的享受。就像现在,好难受。

有人以为我热爱而文字是出于对高分作文的渴求,错了,当没有人能理解你,没有人能懂你,没有人能真正倾听你的心灵的时候,只有文字是永恒的旋律,是永远值得你书写的咏叹调。

你我不能分享内心,但你我可以共享文字所来的心理最强悍的生命力。

就像现在。你在倾听我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声音,清晰而明亮…那是属于我的,也是属于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