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400字

清明节扫墓

40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今天,我们三、四年级的少先队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平泉烈士陵园扫墓。

走进陵园大门,只见宽宽的长廊两旁长着许多苍翠的松柏,他们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不时有春风吹过,两旁的松柏就随风摇动,好像在悄悄为烈士们默哀,又好像在守卫着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

蔚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鲜艳的队旗,闪光的火炬。几百双眼睛仰望着队旗,几百只小手举过了头顶,行着庄严的队礼……

悼念仪式开始了,传来了“默哀一分钟”的声音,奏起了哀乐。随着乐曲,我的眼前似乎出现了烈士们那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前赴后继同敌人作战的场面,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使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但这时,一声礼毕使我回到这现实中。

该献白花了,我走到一名叫欧阳宣的烈士墓前,郑重的把白花献给了这名烈士。

扫墓完毕了,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给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不能让这些烈士白白的牺牲了,不能让这些烈士的鲜血白流。

哨声打断了我的沉思,我默默地向烈士敬礼告别。

陶公安在

700字 初一 散文

披一件蓑衣,种豆南山,将锦帽华盖扔进云山深处;把一醅浊酒,赏菊听松,让心与自然做一次亲密的接触,一边是荣华富贵,一边是怡然自乐。在命运的玄机前,陶潜,是执着于在黑暗中封妻荫子,还是寻求变通追寻自己的桃花源?

执着,远翥高飞,羡精卫填沧海,刑天舞干戚;迷惘,心为形役,,叹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变通,辞言归去,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自得,采菊南山,咏明月之诗,诵窈窕之章。

胸怀壮志,承先祖陶侃之遗志,念天下苍生之疾苦。你曾执着那些权力、声望和理想,你曾仰望天宇,背负着山一样的担子;豁然惊醒,愤朝庭昏庸,哀民生疾苦,社会的黑暗迷离了你的眼,却迷失不了你的心,于是你不为五斗米折腰,于是你高歌归去来兮,用你独有的方式抗争这黑暗的社会。

命运关上了沉重的大门,而你却寻求变通,推开了通向辉煌的窗。当无数的人们在黑暗中沉浮,当无数的人们执着于那一个错误的方向,你却不遵循规则,而是突破规则,隐逸南山。

草露沾衣,你与露水为伴,戴月荷锄归,你种的又岂是那稀疏的豆?田里茂盛的是你选择变通后的怡然,纵短褐穿结,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采菊南山,你与菊花为伍,你爱着那满山的菊花,正如你爱着那高洁不屈的品质。无疑,你的变通,推开了一扇窗,窗外,菊花满山,那是你对黑暗的抗争,对自然的追求。

关上一扇门,陶潜,不执著于那黑暗的社会,从那黑色的天空里走出,走到风和阳光中,走到那片贫寒却诚实的土地上。弯腰种豆,种下一片超然世外的宁静。

推开一扇窗,陶潜,变通了自己的命运,于那南山下种菊,当清菊之气弥漫山野,你多希望菊花的清气能荡涤一个奢腐王朝的浊臭。你的变通其实是一种无言的抗争,是对自然的执著。

千年后,当我翻开那泛黄的《陶渊明传》,却蓦然发现那星点文字恰如陶公的一株株黄菊,傲视着历史的潮水带走一个又一个脚印。诉说着那不老的故事和不屈的灵魂。

陶公安在?我问菊,菊却隐去笑容,独向寒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