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450字

《城南旧事》读后感

45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淡淡的文字,悠悠的介绍了一个小女孩从七岁至十三岁的故事。有悲伤,有欢笑。也形影叙述了20世纪的老北京。

骆驼队、惠安馆、闹市、新帘子胡同……这一幕幕宛如流水一般,在脑海中轻轻的流淌,静静的回味。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英子在心中默念着。在他的童年里无忧无虑,可父亲的突然离开,让英子明白,她告别了父亲,同时也要告别童年。年仅十三岁的她必须承受一个孩子无法承受的责任!这是英子成长的折点,她在也不是小孩子了!这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章,这章给与我的印象也最为深刻。

童年美好、天真。但是他也有保质期,一旦童年过期了,我们必须和他说拜拜,因为往后再也不能相见——不能与父母撒娇;不能看的喜欢的东西就缠着他们买;不能再依赖他们;不能轻易放弃……童年与成长的过程可能只在那一刹那。

整本书每一章都感人肺腑,但似乎每一篇的主人公都会离作者而去——井边的的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孩子的德先叔、朝夕相伴的宋妈,最后,连亲爱的爸爸也走了。

他们不经意体现出林海音童年里离别的悲痛,也为此故事画上了一个美丽而又忧伤的句号。

四年级:李想

买樱桃的遭遇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社会离不开诚信,一个人要诚实守信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所容纳。巧了,在我的生活中偏偏碰到了个不守诚信的人。

那天,骄阳似火,天气热得跟烤炉似的。无奈,去买点水果滋润滋润我那干枯得快冒青烟的嗓子吧。

我和妈妈冒着“被烤焦的危险”踏上了去菜场的路。来到菜场,只见小摊贩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手上拿着把蒲扇坐在那儿,好生悠闲呢!见买主来了,又纷纷站起身来张罗买卖,我不买菜,就拉着妈妈径直向水果摊走去了。

哈!见到了,多少天来我盼望的就是它——樱桃!我两眼直瞅着那水灵灵的鲜红的樱桃,摊主见了知道有戏,便堆着一脸笑容问:“小妹妹,要买樱桃吗?这是刚进的,可甜哪!”我见到她那老滑精明的双眼正骨碌碌地在打量着我和妈妈,我猜想她一定在猜测我们是不是很有钱,这样她可以好好地宰我们一把,便问:“阿姨,这多少钱一斤呀?”“呵,不贵不贵!”她微笑着伸出手指,左手两根,右手一根。“一块二?”“嘿,开什么玩笑呀!是十二块!”我的妈妈咪呀,十二块钱一斤!最终,还是抵挡不住樱桃的诱惑,管他的,买吧!

我是一个很挑剔的人,所以颗颗樱桃必须由我亲自挑选。趁我挑选的当儿,妈妈便兜到另一边买菜去了。

经过一番精挑细选,装进袋袋里的都是“精品”。我把挑好的樱桃递给她,“喏,选好了!”她笑盈盈地接过袋子,有点不甘地试问:“不多要点吗?可好吃呢!”“不了。”我谢绝她的好意。她接过袋子,往秤上一搁,双手便在开始在电子秤上嘀嘀哒哒地敲击着,眼睛却还不时地偷偷地朝我这儿瞄。我暗自叫道:搞什么嘛!鬼鬼祟祟地。

“好嘞!二十块。”她说时声音略微颤抖,似乎怕我发现了什么。二十就二十呗!我匆忙付了钱,找妈妈去了。这时她脸上仿佛显出一种得意的神色。找到妈妈,她一见我就问:“买好啦?花了多少钱啦?”我说:“二十。”“你看看你,一下子就花了这么多。”妈妈一半认真一半逗我地说。我们便一起向菜场门口走去,一路上我越想越不对劲,正好看见门口摆着个公平秤,便跑过去,把樱桃往秤上一放:“阿姨,帮我秤一下吧!”我告诉这位管理员单价和买价后,她马上为我复秤。

“呀!小妹妹,这只要十三元呢!”说着说着,阿姨气愤起来,“告诉我是哪个摊位,我陪你找他去!”

找到摊主,阿姨说:“啊,原来又是你!要不是她来这我这儿复秤的话,你又要骗去不少钱!”摊主眉头紧皱,斜眼瞥了瞥我,从口袋中掏出七元钱,往摊上一摔,嘴里“哼”了一声,便进去了。阿姨朝里边叫道:“下次再这样,决不轻饶!”……

事后我想,如果那摊主仍旧欺骗顾客的话,那么,她就没法在这儿继续做生意了。

试问,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他(她)能够在这社会上立足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读后感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