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母亲》观后感900字

《中国母亲》观后感

900字 初一 写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浙江山区,女主人身上所展现出的母爱情怀,足以衍生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当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与另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父亲走到一起的时候,命运便向母爱拉响了挑战的警报。虽说有父亲,困难还是不少的。困难来自于多子女家庭的贫苦,来自于父亲的无能而又负心,来自于亲情之间的碰撞,更来自于孩子们为升学而带来的压力。孩子们集体撕碎了各自的重点高中入学通知书,是孩子们的孝心感动天地,母亲含着眼泪将一封封入学通知书重新糊起来的时候,她糊起来的是孩子们未来的道路……

最小的女儿准备从初中直升大学少年班,结果一场为了母亲而发生的意外,小女儿躺倒在医院里。母亲为小女儿找到了稀有的异型血源,但不能帮小女儿改变考期就将要临近现实,幸好当地政府努力,招生办在医院为小女儿一个人特设了考场。 饱含热泪地欣赏完《中国母亲》这部电视剧后,我感受很深:母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解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

四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大学,又先后读完了研究生,并取得博士的学位。

当四个孩子相约一起回家,准备给母亲一个意外惊喜的时候,母亲已经埋骨在屋后寒山的冷土里了。

饱含热泪地欣赏完《中国母亲》这部电视剧后,我感受很深:母爱,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解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古时候有“孟母三迁”。是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受他人影响胸无大志,为此而搬家三次。所以高尔基曾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生活中有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能看出母爱像花儿一样,无处不散发着它诱人的芬芳。

我的母亲虽然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也没有明星的光彩照人,更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她只是一个在平凡不过的人了。然而,在夏日炎炎的夜晚,母亲为我扇来一阵阵凉爽的,充满爱与关怀的清风,驱除黑夜的恐惧,留下一个个甜美的梦。同一个世界,不分国度,不分古代和现代……

我们的母亲这般辛勤的付出,不为了什么,就为了儿女能够学业有成,为国家做贡献。而我们也应对母亲有所关心,而真正的关心,不过是母亲回家是递上一杯清茶就足以让身心疲惫的她们,觉得这样的付出值得;让他们看见一颗纤纤弱弱的祖国花朵,在经过风吹雨打的考验与洗礼后依然拍拍身上的尘土,坚强不屈地挺起胸膛,让他们为之骄傲、自豪。

记忆中的五一劳动节

1000字 六年级 叙事

我小时候的中国一年到头就只有三个公休假节,最长的是春节,放假三天,其次是国庆节放二天,五一节才放假一天。尽管才只有一天休息,但大家还是左等右盼地等待着,准备着。特别是我们小孩子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已经进倒记时了。

说起那时的劳动节就和国庆节一样热闹。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上也要张灯结彩。那一排排窜在一起的白色小灯泡沿着街道两旁的大楼,商店房屋的纶廊,攀上走下无始无终,无边无际地可以一直伸延下去。马路两旁的高楼大厦上时有挂着写有“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红底白字的巨幅标语口号。路旁的电线杆上都挂满了五彩缤纷旗子。用一句那时报纸上常用的话就是:“整个上海都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一般这些彩灯早在五一前就按装完毕,但一直要等到五一节前夜,也就是四月三十日的晚上才开亮,一过了五一节这些灯就关了。所以那两天晚上的南京路,淮海路上是人山人海,你推我挤地拥成一团。当然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了。早早地吃完晚饭,嚷着要大人们带我们去看灯。那时我人小,父亲怕我被挤散了就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记的那时淮海路上的26路电车还有在车厢的两侧前后扎上彩灯的,每当我一看到这样的彩灯车子开过就吵着一定要乘上去。当我长大了一点的时候就和弄堂里的小朋友们结队成帮地一起去看灯。记的有一年我们从牛奶棚处沿着淮海西路一路走到外滩。当再要往回走时,谁也没有这个勇气了。当时大家都身无分文,所以也不能坐电车。我们就叫了一辆三轮车乘了回来,当然免不了埃一顿骂。以后每年五一,十一再出去看灯时母亲总会给我一些小钱。

那时候劳动节还游行,虽然这游行没有十一国庆节那么隆重壮观,但也是热闹非凡。上海的游行开始的一般要比北京的晚一点,所以我就听广播,当北京的游行开始以后我再出去看也不迟。五一节的早晨当我打开收音机,就可以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五一游行的实况传播。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所以都听收音机。记的每次当播音员在描述天安门广场时都会说那么两句:“广场的两则分别悬挂着马,恩,列,斯的巨幅画像,在广场的南则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画像“。那时上海的人民广场和各区中心也有游行。我们家那时住在淮海西路的牛奶棚附近,所以我就到淮海路,常熟路口的那个大转角口去看。当我到那里时,街道两则早已是挤满了人,更有骑在墙上,爬在树上的。还有人站在那高高的交通岗亭上的(游行开始前交通管制,所以没车,没警察)。街道两旁大楼的每个窗口也都挤满了人头。也不知等了多久,才开来一辆摩托车。大家都说来了来了,结果什么都没有来。过了一会儿又开来一摩托车,结果还是人看人。这样过了五六辆摩托车以后,终于听到远处传来了锣鼓声。这下终于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写人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