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450字

心情

4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在一座青翠的山上,住着一位漂亮的仙女,她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灵,每天都会帮动物、植物,包括喜、怒、哀等它们实现一个单纯的小愿望。这一天,所有来实现愿望的都走了,只剩“怒”了。“怒”坐着,用手托着下巴,像在想着什么。“怎么啦?”仙女笑眯眯的问道。“怒”这才松开手,难过的问道:“仙女,我那么惹人厌吗?”“不啊,怎么啦?”“那为什么我住在一个小女孩的身体里,大家都说她变的火气啦?希望我挪移呢!呜呜呜……”说着,“怒”难过的哭了起来。“人类的认识总是不全面的,每个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呢!你也有你的好呀!没有了你,怎样表达人类的一种心情?没有了你,怎样使人知道自己错了,你很生气,需要他?她改正错误?而且,有了你,才有了它呀!”仙女笑眯眯的说道。“额…?”怒”陷入了沉思。“你回去吧!我已经知道你心里想要的啦!”仙女笑道。“怒”非懂似懂的回去了。其实,它也不知到自己心里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它在家里高兴地等了很久很久,可它心里想要的那个愿望还没来,它再也耐不住啦:“怎么还没来呢!”一个小小的身影走了过来。“您好!对不起,我迟到了!”“怒”心里想要的那个愿望带着甜美的微笑深深的鞠了一躬,它便是“宽容”。“怒”心头的那把大火,一下被“宽容”那种神奇的力量给融化了。从此,它们便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只要人人都学会宽容,这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六年级:丽丽姐姐

双榕鼓韵

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一缕晨曦千年古渡,几桴警鼓两麓书声。”写的就是我的家乡——萧江。她汇合鳌江、青龙、横阳三江水,聚集凤浦、桔坡两山的美景,山清而水秀。孤岩顶上的双榕树,老街的樟水井,浃底殿的大鼓,更是闻名遐迩!

过去,沿着青龙江而上到了萧江老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面江而建六角飞檐的望江亭。青龙江长年淤积成为现在的双庆路街道,道旁的望江亭紧傍一块孤立而突兀的孤岩,而孤岩顶上竟然长着一棵遮天蔽日的榕树。

这棵树少说也有数百年的高龄,腰围之粗要五六人才能合抱过来。那盘曲嶙峋的树根穿出石缝,暴露在行人目光之中;又在气根的陪伴下互相扭结,明目张胆地穿过街面,扎入地底。高大的树干已经开裂,而树枝竟还是那么青翠挺拔;枝叶茂盛,绿荫如盖。穹隆形的树冠覆盖着一百多平方米的大地,也遮掩着孤岩顶上后建的“双榕亭”,亭上的对联“双榕双榭听鼓听潮人换世,客来客往避风避雨坐何妨。”更为双榕双亭增光添彩。

你可以想见:当年这榕树孤长在这上无半点泥土,下缺水源滋润的孤崖顶上,经年累月靠的是天然雨露和气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维持生长;双榕树忍饥渴,熬霜雪,历经数百年,至今竟成树木之冠,这是何等的顽强!

经过双榕树循着老街往南走,就看见老菜场北面一口古老的水井,就是“樟水井”。井水冬暖如汤,夏凉如冰;入口甘甜,回味清香,真是泉水中的佳品。井水因井里生有樟抱榕的奇树而得名。

早在数百年前,萧江街仅有居民十几家,傍青龙江居住而饮用淡水奇缺。因而大伙出钱出工,在远离青龙江紧依桔坡山处凿开了一口井。井筑好不久,井壁上竟长出一棵樟树苗和一棵榕树苗。俯视井水,两棵树倒映井底,犹如同根相连,竞相比高。几年间,樟树竟慈母般地伸出丫杈紧紧拥抱着榕树,那榕树也像乖巧的孩子紧紧偎依在樟树怀抱里。人们就把这两棵树合称为“樟抱榕”,那涓涓清澈的井水就从这树根缝间流淌出来。又过了几十年,不知什么原因,那棵榕树枯萎了,只剩下一棵樟树。后人就把这口井叫“樟水井”。

樟水井在萧江还没自来水以前,是镇上居民的唯一水源。樟井水旱天不枯,雨天不溢;方圆数里的居民饮用也是樟井水,岁月流淌,樟水井依旧,偶尔自来水断流,人们还可以见到樟水井周围里三层、外三层,人们等候打水的奇观呢。

“桔坡圣庙鼓声闻,面设宴席君客行。初一声震十五闻,胜迹流芳国内振。”讲的就是远近闻名的萧江大鼓。

萧江大鼓座落在浃底殿。据说早在明朝嘉靖年间,萧江人民为了抵御沿着鳌江上溯入侵的倭寇,筹集资金在娘娘宫建造一面大鼓,以齐民众壮军威。清乾隆三十五年再造大鼓,其鼓面直径为2.30米,高2.50米,竹钉九百多枚,鼓桶用了六十块木板。鼓面上用彩色瓷漆画有双龙戏珠和流云焰火,那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鼓面上可以摆放一张“八仙桌”,四张长高凳上坐满八个人,端菜的还可以在边上走动呢。如果擂一下大鼓,从初一直至十五还能听到鼓声的余音呢。足见大鼓之大,鼓声的宏亮了!萧江大鼓的名声由此播及浙闽赣等地。

不但是外地客人,就是萧江本地居民也常常慕名前往浃底殿看一看这面大鼓,听一听“隆隆”的鼓声,在大鼓之前拍照留念,大家无不为这萧江大鼓拍案叫绝!

“一岭花香,漫品烟光因坐久;双江月白,缓听潮韵得归迟。”缓缓地回转桔坡山脚下,满目青树翠蔓。耳畔还隐隐传来隆隆的鼓声,鼓点和谐而持续,激越而悠扬。鼓点敲出了萧江的今天,也敲出了萧江人的奋发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