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洗楼台,山水净尘心1200字以上

烟雨洗楼台,山水净尘心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文/笑红尘

窗外还氤氲着小雨,时断时续,恍若留恋凡尘的仙子,职责已尽却不舍离去,亦走亦停。放下手中的诗卷,抬眸,欲作别那将消的雨,不料却她被偷走了心事,一同带进了云里。原来,雨后的天空是这般的隽美,仿佛灵魂都在空灵飘逸的云间徜徉。

这就是自然的魅力吧,她总能够将凡俗的尘埃轻易涤去,并敞开怀抱,接纳你我漂泊的心。此刻的我,仿佛真的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地,忘记了锦瑟流年,忘记了将行的路。不知静默了多久,终于被现实拉回,是啊,浮世的尘埃易除,心上的积土难消,自己毕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终究要从醉梦中醒来。

不禁想起往昔读到的诗句:“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想必诗人对自然亦是有着浓浓的眷恋吧?不然又怎会任凭天气的变化,也要深入黄山与云烟共舞?

常听闻:“黄山归来不看山,洞庭归来不看水”,虽没有真正的目睹过其风采,但心中早已映上了它们的影子,一如那久违的情人,时常在梦中萦回。

可以想象,步入这钟灵毓秀的黄山,诗人瞬间便被眼前的空蒙山色所折服,如同自在的雀鸟般,漫游于轻灵,甚至流动的血液也随之融入了青山绿水,汇成了碧色。所以才会留下如此词显意深,语尽情遥,耐人寻味的诗句。

在他的笔下,恍若山河大地,草木丛林皆有了灵性,那青翠欲滴的新枝,那迎风招展的山花,那林荫中百鸟的鸣唱,那奔流不息的淙淙流水,那一泉一石,那一草一木,无不引人入胜,光彩焕发。隐匿其中,只觉自己就是一只虫蚁,一粒水滴,在煦暖的阳光中沐浴身心,尘世间所有的伤害、烦恼都变得微不足道。

很多人被俗世纷繁的世相所困,为了渴求内心的安宁,喜欢背上行囊,将自己遣送到深山老林,仿佛越是偏远,越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就越令人向往。其实,“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自然所给与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

“莫为轻阴便拟归”,客人来到山中,喜晴恶雨,也是人之常情。虽说雨天也具有一种别样的柔和诗意与朦胧的耽美。然而雨水终会打湿衣襟,沾染寒冷,泥泞道路,给行人带来诸多不便。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接下来,诗人并没有进一步的说雨,也没有详细的描述山里的美景,而是巧妙的转移了话题,继而说道:纵然天色晴朗,和风煦暖又能怎样呢?当你到了水云深处,那凝着碧色的水汽,拈着甘露的花枝,携着烟雾的清风亦会沾湿你的衣袂呵。

诗人虽寥寥数语,却开辟出另一番极富有诗意的境界,恐怕必须登高山,探幽谷,身临其境,才能领略。这不仅消除了行人的顾虑,还点燃了他们心中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一语双关,手法之妙,令人叫绝。

此诗的作者是张旭,其为人洒脱不羁,豁达大度,卓尔不群,才华横溢,且嗜好饮酒,常在大醉后手舞足蹈,然后回到桌前,提笔落墨,一挥而就。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他三人列入“饮中八仙”。

有人说他粗鲁,给他取了个张癫的雅号。其实他很细心,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所触到的事物,都能启发写字。偶有所获,即熔冶于自己的书法中。当时人们只要得到他的片纸支字,都视若珍品,世袭真藏。

也许自己是被诗中的意境所感染,也许是被自然的空灵所陶醉,也许是被天地的至美所撼动,若可,只想在红尘渡口,撑一支竹蒿,持竿闲钓白云,将身心流放到千山万水中,于彼岸花开的地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月就是钟表,山水就是舞台,不问来处,亦不知归途。

王谢堂前燕犹在,帝王将相已作古,沧桑往事,谁主沉浮?人的生命,与自然万物相比,真是渺若微尘。然而,那终究是一个梦,隔着跋山涉水的遥远。尘缘未尽,责任在身,宿命难为,又岂能一刀两断,决然逃离?

“白云相送出山来,满眼红尘拨不开”。对于一个寻常人来说,桃源溪山,垂钓白云,闲参似水流年,漫煮云水禅心的意境终是迷离而虚幻的,但是被千丝万缕的情感牵绊,那份空灵又成了此生的向往。时光的风,会随意念,倒向流淌。物欲横流的红尘,到了追求返璞归真的时代。也许我们没有一颗禅心,领悟不到更深的境界,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尘世中的平凡人,拥有简单的幸福。

烟雨清秋,愁下心头

1000字 高一 散文

连绵多日的雨引了秋声瑟瑟,秋的气息日渐浓郁,天地间一片灰雾蒙蒙。心中沉闷了许久,终于按耐不住多日的寂寞,披衣执伞出了房门。

举目远眺,四周建筑的棱棱角角被天空的雨勾勒的细细分明,仿若一幅江南烟雨印象画般的存在。

外面的世界灰色是主打格调,片片枯叶零零散散地飘落在雨水打湿的地面,给灰色增添了些许枯黄。远处一淡衣女子长发披肩,娇姿婀娜,手执浅紫色花伞在雨中袅袅前行。零零点点的枯黄点缀在大片的灰色里,渲衬了远处佳人的淡紫色调,多种色彩混合衍伸,绘制出了一幅江南烟雨的印象画面。谁说北方没有江南的才女伊人?谁说北方没有江南的诗情画意?我看,不尽然。

思绪游离在印象画面里,独自欣赏、独自赞叹了许久,不知觉被雨水打湿了额前刘海,这才醒觉出来,执正了雨伞。

多情的秋季,总是让人旖旎往返,沉醉涟涟。

看着一片纷飞的枯叶从树上落下,随后被雨打湿,融合在了这片灰色的世界,此时此刻的心里感慨万千,又是一年叶儿落,秋渐郁,冬临近,日日年年复生息。

总是在叶黄枯落伊始的时候感受到秋的气息,总是在枯叶落尽枝头的时候感受到冬的临近。年年的秋季都是这样过去,眼见着满树的叶纷扬,优雅地零落,秋风起,堆砌成冢。

在心里期盼,叶,落的慢些,等到终有一日天空放晴,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再怀念那满树的黄叶,祭奠逝去的绿色。感受着秋日的阳光,整个心里都洋溢着万丈光芒,心里,再无沉闷之感。有时候,在温暖的阳光下看枯叶飞舞,也别有一番滋味。

漫步在秋的田野,雨水滋润的泥土使鞋子沾满了泥泞,身后一连串深刻的脚印欲说还休。微风细雨,枝绦摇曳。

感受着秋的气息,不觉中,心里有了萧条之感。于是乎问心中之人,君在千里外,可曾念吾否?苦思却不得答案,只得叹气作罢,冥冥中心思似乎早已明了。君似水中月,吾似月中仙,只可遥遥望,不能共婵娟。君是那迢迢牵牛星,吾是那皎皎河汉女,隔一道清浅银河,终日涕零如雨却无复见之日。罢了,罢了。

不再思索哀愁,一心只为欣赏秋雨的景色。暂时抛却了忧虑,眼中所见却起了万般变化。原本看着叶落的心痛此时却不复存在,我看到的只有秋的热情呼唤和叶的热烈相拥。为了早日与秋天拥抱,叶儿顾不得枝繁叶茂,急的脸上都带了枯黄疲倦之色,迫不及待的与秋热切相拥。被这份热情感动着,我感觉到自己的心灵有了震撼。

或许,多年以来我的感觉一直是错误的,刻意的追求完美并不是智者之举。秋与叶本就在尘世共沉沦,秋到叶落自成轮回。吾与君本也是在天地间同生息,聚散别离都属自然之律,愈想拥有的或许离你越远。何不遵循这自然轮回,由他去?

在烟雨清秋的时节,我抛去了多年来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沉重包袱,心底轻松万分。秋季本就是收获的季节,依旧是自然之律,我只是在继续着我的自然之旅......

烟雨清秋,愁下心头。

清秋烟雨,情满九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