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_1200字1000字

鲁迅_1200字

1000字 六年级 状物

精品学习网为同学们搜集整理了说明文作文:倾听鲁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迅1881年生,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议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起为首的改良派展开了大规模的论战时,鲁迅站在革命派的一边。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重要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发表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最前列,并同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等取一致步调,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妥协,投降倾向。1918年至1926年间陆续创作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一时期,鲁迅开始接触马列主义,阅读过《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着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来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蒋介石反革命政变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他是无产阶级的伟大战士。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20年后,党和人民政府迁移重建了鲁迅墓。毛泽东亲自为鲁迅墓题字,并多次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鲁迅学习,北京、上海、绍兴等地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

鲁迅的15部小说中有六部代表作:《一件小事》、《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我从中摘抄几句精彩片段: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一件小事》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狂人日记》

可是,这样一位大文豪,离我们而去。“鲁迅先生?您在哪里。”永别了,鲁迅先生。

六年级:走私奔去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忠犬八公的故事_2000字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状物

2009年自08年经济危机发生了一年之后,美国人翻拍了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多年以后,又有一只体积娇小瘦弱,外表看似呆板却心思很机灵的秋田犬活跃于荧屏之上,令人怜爱。“忠犬八公”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名字。八公在秋田县大馆市大子内的齐藤义一宅出生,随即被送到上野英三郎教授家。八公和主人英三郎感情深厚,每日都在英三郎下班时赶去涩谷车站迎接主人。

1925年5月21日:上野教授于大学因急病逝世。八公因未等到主人归来,三日三夜从未进食过。之后,每到主人应该下班的时候,无论刮风下雨,它都会独自跑到涩谷车站瞪大眼睛,吐着舌头,等待主人出现。直到1935年3月8日,八公前去迎接主人的路上,在泷泽酒店(滝沢酒店)北侧路地入口苍老而死去,享年11岁。这只小巧瘦弱的秋田犬,曾经感动了整个日本,1932年:日本犬保存会的齐藤弘吉把八公在涩谷车站等候主人一事撰写成文并寄稿至东京朝日新闻,以“惹人怜爱的老犬故事(いとしや老犬物语)”为题刊登于报章上。八公因而成名,及后被称为“忠犬八公(ハチ公)”。1934年4月:八公像在涩谷车站前建立,揭幕仪式有300位名人参加。

1935年:八公的告别仪式在涩谷车站盛大举行,最后与上野教授同葬于青山灵园。直到今天八公的雕像依然驻立于涩谷车站门口,接受世人的膜拜。

事实上忠犬精神一直都是日本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二战时那日本以那小小的弹丸之地却如同疯狗一样以整个亚洲为战场,疯狂的和世界为敌,给亚洲人民,世界人民带来了那么多的苦难和杀戮,不正是由于那几乎浸入日本人骨子里的忠犬精神么?虽然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批大批的日本兵丢盔弃甲举手投降的场景。看到这样的场景固然令人精神为之一振,可是我们应该明白影视作品到底只是影视作品,它更多的会追求其娱乐性和迎合性,它会通过适当的艺术手法来获得兴奋观众的作用。

可是我们应该理智的看待事实和影视作品的不同。事实上日本人在战斗中鲜有投降者,“该死的疯子”这是每一个与日本作战的国家对于二战中的日本军队的基本共识,在战争初期其俘虏和死亡比达到1比120,而同时在欧洲战场上这个比值是4比1。战争后期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他被美国政府所委托对日本所做的研究报告中写到被俘虏的日本人除极少数外,几乎都是在受伤和失去知觉后无力抵抗而被俘的。而整个战争过程中,所有俘虏,包括那些和美国人合作的,都拒绝诽谤天皇,整个战争过程中仅仅有三篇审训中表示了对天皇的些微不满。正是这种奇迹般地忠诚,美国政府最终放弃了直接统治日本和保留了天皇制度。

也许在战争初期日本军队还算精锐,可是随着战争的胶着,伤亡的增加,兵源渐渐枯竭,连农夫也征收入伍,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简单训练就开始进入战场,就靠这些农夫日本人坚持了战争的后半段,虽然训练不够,可是靠着那犬一般的忠诚,他们依然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甚至在战争结束几十年后,依然有日本兵在雨林里为他的天皇尽忠。如果不是有那视自己为忠犬的觉悟,又怎么会有那震惊世界的神风突击队?在飞行技术训练不足的情况下,无视生死以自身为消耗品,去撞击军舰,虽然作为二战的受害者,我们应该敌视这些日本士兵,可是除了敌视,对此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呢?成为强者基础就在于承认对手的强大,学习对手的强大,因为仇恨而下意识的贬低对手,那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拿未来在开玩笑—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关系又会像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那样,再次成为生死博弈的对手,事实上我越来越相信这一点了。

在日本投降之后,在那片废墟之上,存活下来的日本人,缺衣少食,二战中,日本119座城市被美军炸为废墟,236万户住房被烧毁,大批工人失业。普通民众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街头乞丐随处可见。悲观失望的日本人,面对的不是被饿死,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当时,日本许多公园常常可以看到“禁止自杀”的牌子。与战后的中国相比也好不到哪去。可是短短几十年就一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靠的是什么?没错,有美国的扶助,可更多的靠了日本人自身的努力,在其努力的过程中那忠犬般的精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看看那些被世界奉为经典的日本着名企业文化,无论是哪个细细看来,归本到源“像狗一样的忠诚”都是其中最重要的核心。

并不是在称赞日本,做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对日本这么个在多年前发起不义之战,肆虐了整个亚洲,却始终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还沉浸于大日本帝国的幻想之中,想着法子在设法恢复军制的国家保持十二分的警惕,或者说是要保持必要的敌视。正是因为视之为敌所以更加应该加以重视,进行剖析。

2009年在2008年经济危机发生了一年之后原本崇尚自由主义的美国人翻拍了一部电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后美国人开始反思,一向老子天下第一的美国人也开始吸取他人的成功经历以弥补自身的不足,那么我们呢?作为世界最大的人才输出国的我们,作为每年影视作品成千上万演员列表里却老有着名演员挂着个外国国籍的我们,有着70%富人希望要移民的我们,以日本为敌的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反应?

愿我们能有一群忠犬般的国人,愿我们能以火样的热忱面对这个风云渐起的世界!

江苏苏州常熟市常熟市吴市中心小学六年级:沈飘雨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