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1200字以上

只要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

1200字以上 初一 记叙文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结合这句话来纵观本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不难发现,作者给这部作品留下的是一个多么贴切的名字。书中保尔这一形象的塑造,以作者的经历为基础,再加以艺术的虚构而成。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不要把自己――本书的作者与保尔・柯察金捆绑在一起看,因为保尔的确源于作者曾经的经历,但是他的身上,却还带着千千万万布尔什维克人的身影――积极向上、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爱国爱党……保尔是一个个体,却蕴含着革命的力量。作者通过保尔・柯察金这一角色,让我们了解到了那一时代的榜样形象。 

保尔出生在乌克兰的工人家庭中,年幼丧父,母亲则在富人家当厨娘。从他的家庭背景不难看出,在他所成长的环境中充斥的是生活的艰难和对资产阶级的憎恶。他受尽了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在神父的刁难下被迫退学后,他当过车站食堂的小伙夫、发电厂的工人,年少便尝尽了世间冷暖。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在接触了他的革命导师――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之后便迅速地投身革命当中,在后来不断的历练当中终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表现出了强烈的革命意愿,为了解救朱赫来,还被官兵抓进了监狱,但随后又被敌人错放了出来。 

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生活以及对革命的热情练就了保尔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强硬性格,终于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加入了红军的行列。他在战场上骁勇善战,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革命战士。在战火中,他仍然没有放弃阅读的习惯。 

在一次与波兰白军的激战中,弹片穿透了他的颅骨,年仅17岁的他失去了一只眼睛且留下了缠绕了他一生的病魔。他虽不能再回到前线了,但他立刻投入到各种力所能及的工作之中。 

“深秋时节,阴雨绵绵。寒冷的雨点浸透衣服,冰冷着肉体。筑路队每天从清早干到深夜。夜里,大家穿着雨水浸透的、污泥浆硬了的衣服躺在水泥地上睡觉,相互用体温来取暖。每天吃的是像无烟煤一样的黑面包,有时连这也供应不上。奥力克匪帮不断袭击。共青团员们边战斗,边劳动,到处响彻铁棒和铁锹碰击石头而发出的声音,到处看见在紧张劳动中弯着的脊梁。不久,寒冬来了。人们仍然在冰天雪地里奋力劳动,刨开冻硬的土地。只要我们这口气不断,一定要建成这条铁路。朱赫来到工地,看到这种景象,极为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啊!’” 

每当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象出了这样一幅画面:在筑路的艰苦日子里,疾病和饥饿也都威胁着他们,大雪与冻土更妨碍着他们的工程进度。在糟糕的身体状况下,保尔义无反顾地参加了铁路的修筑工程。保尔凭借坚强的毅力与不屈的精神坚持着,直到最后被伤寒击倒,即便如此,他还是没有停止工作。能够阻挡保尔工作下去的只有那残酷的疾病! 

保尔是顽强的,他再一次战胜了疾病,他又一次回到了革命的行列,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之中。但是命运对他是无情的,曾经的病根与劳累过度,终于剥夺了他工作的能力。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这样的境遇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无疑是无尽的绝望,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保尔也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但理智让他最终没有这么做,他决定拿起笔来,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不难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情形,承受着肉体上的痛苦、心灵深处的煎熬,他始终没有选择放弃,而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了命运的打击,在生命的最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他曾在致友人的信中写道:“只有像我这样发疯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设的人,只有我们这些看透了认识了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这段话至今仍激励着我,我看到的是保尔在困难面前的抗争,就如同他在为革命事业熊熊燃烧时的模样。 

少年的苦难是锻造他的基石,革命的激情是合成他的元素,而真正令他铸造成一块坚硬的钢铁的是内心的那丛永不熄灭的焰火。保尔一次次地被病魔缠绕,经历着人生的骤冷,一次次眼看就要丧失生命,失去为革命奋斗的能力――那才是真正令他绝望的事情,但他却从不放弃生的希望,强烈的信念支撑他与病魔顽强地斗争着,与残酷的命运斗争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追寻着自己人生的意义,他也不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我坚信,在保尔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一定不会有任何遗憾,因为他能够像书中的那段话一样,坚定地对自己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只要有呼吸,就会有希望

900字 初一 议论文

只要有呼吸,就会有希望

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

——题记

坚持,仿佛是一轮永不落山的晚霞,也宛如一群屹立不倒的山林。坚持是甘甜的,因为它在心中播下了胜利的种子。

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或许,人们只是铭记那些冠军的光环,鲜花和掌声。但又有多少人记住那些默默无闻、坚持理想、超越自我的英雄呢?他们没有站上最高领奖台,或功亏一篑,或一败涂地……在在精神上,他们的坚持与坚强,永远留在我心里。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来自中华台北的跆拳道运动员——苏丽文。在北京奥运会上,她在次轮比赛中败给一位韩国选手后,已经受到严重的左膝伤,但六个小时之后,她用自己坚强的意志带伤在复活赛中战胜对手,晋级进入铜牌争夺战。而此时此刻,面对19岁的克罗地亚选手,苏丽文的左腿已经无法支撑。她靠单腿站立比赛。比赛十分激烈,第一局结束时,双方的比分为2:2。第二局,双方都在寻找机会攻击对方,但都没有得分,比分依旧是2:2。第三局,对于苏丽文来说更为艰难。对手首先找准机会,踢中有效部位,得到2分,领先苏丽文4:2。第二次进行喷雾处理后,苏丽文示意继续比赛。她瞅准一个空当,再次踢中对手头部,以4:4的比分进入加时阶段。加时赛刚刚开始,对手就踢中苏丽文的有效部位,裁判示意比赛结束,比分是5:4(加时赛采用突然死亡法,先得分一方率先活得比赛胜利)。苏丽文就这样输掉比赛。她哭了,但赛场上的掌声却久久不见停息。

14次跌倒,14次站起,这就是她在铜牌战的表现,留给北京奥运会永恒的记忆。每当她示意继续比赛,赛场上便会为她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为她的执着鼓掌,为她的坚强鼓掌。

当媒体问她:“为什么你的伤情如此眼中还坚持到最后呢?”而她只是微微一笑,说:“我认为有呼吸就有希望!”全球人为她而喝彩,我们不是为她坚持到最后一秒而喝彩,而是她直到最后一秒也一直想赢。

使得,有呼吸就会有希望,去追求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对抗无法抗衡的对手,承受难以承受的悲痛,成为远远超越自己的人。几时双臂疲惫不看,仍要尽力去尝试,摘下那遥不可及的梦想星。不管多么绝望,多么遥远,毫不犹豫为梦想而战。

经过多少失败,经过多少等待,告诉自己要忍耐,在痛苦面前说声坚持,说声没关系,一切都会好起来。

冲刺,为了最初的梦想。有梦想就有光亮,有呼吸就有希望,没有尝过苦怎么会懂得甜?

肇庆市颂德学校初一:匿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