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的变迁1200字以上

黑板的变迁

1200字以上 初一

清晨,我从睡梦中醒来,东方露出的鱼肚白宣告着新的一天到来。沐浴着晨曦,我来到学校,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雪白光滑的墙壁,整齐崭新的桌椅,铮亮平整的地板。我坐在座位上掏出课本,习惯性的抬头看了看讲台,眼前是一块多功能的“白板”,它和教室的一切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天花板的灯明亮地照着,让人赏心悦目。我一天的学习生活就这样开始了,老师们通过讲台前硕大的“白板”开启我们探索知识的大门。对于黑板这个学习的窗口,我这个农村娃从入学到现在,目睹了它十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

读小学一年级时,我们的黑板是一小块木板,是真正意义的“小黑板”,在上面刷了一层黑油漆,再用一个H支架将它支撑起来,老师就是通过这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黑板给我们传授知识。上课的时候,老师一边写一边擦,一块黑板写不了太多的东西,遇到知识点特别多的时候,地需要反反复复的擦,又因为小学生做笔记太慢,老师只得停下来等我们抄完,一节课下来学到的知识根本没多少,光抄写就浪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我时常听到老师抱怨:黑板太小,在上面写很浪费时间,把字写小点吧,后面的学生又根本看不到。

于是,拥有一块大黑板成了我们那个时候的奢望,转眼间,我升入了三年级,我们的这个愿望实现了,教室换了一块黑板,是“小黑板”的四五倍,称为绿板。我的梦想总算成真了,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粉笔灰充斥着半间教室,老师在大黑板上写的多了,粉笔灰也多起来了,那时候擦黑板的是一块破布,擦完黑板,时间久了抹布上的粉尘也积淀得多了,为了能把黑板擦得干净些,老师和学生擦黑板都要把抹布抖几下,于是“美丽”的粉笔灰也随风起舞。

“一身的粉尘”是对那时候教师的真实写照,一节课下来,老师手上沾满了粉笔灰,衣服上时不时也挂点彩。“苍苍白发”代替了一个小时前还一头乌黑的头发,受这“乌烟瘴气”的影响,学生们也因此离讲台远远的,谁也不想坐第一排。每天在黑板下方的地板上、课桌上、书本上,总是有一层粉笔灰,我的小学时光就是在这五彩的粉笔灰中度过了。

进入了初中,黑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白板与计算机投影仪配合使用代替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形式,进行无尘书写,自由触摸使用。电子白板一改以前教学的单调,变得五彩缤纷,黑板不仅仅是老师书写知识的天地,还是老师给学生展示各种内容丰富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的平台,通过这块黑板,我们能学习的东西更多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黑板成为一个连接世界、连接知识与智慧的多媒体。时不时老师还让我们在这块黑板上展示我们课前准备的素材、互助学习的成果等。

短短十几年,黑板经历了由黑到绿、由绿到白的变化,它不再是那个贫穷时代老师和学生的尴尬,而是一群追求强国梦的人施展抱负的平台,成为响应习主席中国梦实践的号角;短短十几年,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木制黑板的教学已成为历史,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始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使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已经进入了各个班级。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小小黑板的变迁就像在讲述一个故事,也像一部纪录片,由单调的黑白卷演变成集音乐绘画于一体的综合媒体。这不只是黑板的变迁,更是时代的进步,而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是成果的受益人,我们也将是推动未来时代进步的主力军!(尹珍校园文学)

邂逅那一缕村光

1000字 初一

“醉”甜故乡水,“醉”美是乡音,水甜乡音美——胜似玉液琼浆,好比人间仙乐。

——题记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地的碎影,微风吹过,袭来一股淡淡的花香,不由让人停下脚步,细细嗅来,那一缕香气竟如此熟悉,如此亲切。它缥缈似梦,我似乎多年不见,恍惚回到了故乡。离别家乡较多岁月,乡愁似袅袅炊烟般萦绕我心,剪不断,也理不清。

春风和煦,百花盛开。正值清明时节,背上行囊,踏上列车,前往我时常在梦中邂逅的故乡。踏上回家的路,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不知门前的花是否开得如当年那般灿烂,小狗阿黄还能不能认出我来。在平坦的道路上,列车安稳地向前行驶,耳畔播放着悦耳的旋律,如此安逸舒适的情境,把我带入了甜美的梦乡。“苒苒,快点,要迟到了。”小伙伴姚梦依又在催我上学。我很不情愿地睁开眼,天刚好擦亮,起床后见地上凹处积满了水,撒了一地的落叶,估计昨夜是又吹风下雨了。我们走在泥泞路上,虽然小心翼翼,但身上还是溅了不少泥水,沿着弯曲泥泞的小道艰难跋涉,终于来到教室了。一间房屋,用几块木板分成两个部分。这边,王阿姨正在吆喝着做生意;那边,孩子们认真地念着:“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我也跟着正念得起劲,却被司机叫醒了。不知何时,我竟在车上睡着了,睡梦中还回到了儿时的生活。

睡眼惺忪的我下了车。好美啊!这是我的故乡吗?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新农村景象。许是自己睡昏了头,用手揉了揉眼睛,再次确定,这就是日日牵动我心弦的家乡。

放眼远眺,曾经那条狭窄的泥泞路变成了柏油马路,宽阔,笔直,一望无际,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街道两旁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在歌颂着新生活。“乱花渐欲迷人眼”,我若脱笼之鹄奔向草坪。瞧,那白玉般的花苞徐徐绽开,鹅黄色的花蕊悄悄地探出脑袋,犹如刚刚降生的婴儿带着满满的好奇,打量着眼前新奇的世界。

望着远处,蜿蜒曲折的连户路贯通着乡村里的一户户人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三五只白鸽不时的停落在屋檐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我被一群儿童的嬉戏声吸引住,下课了,孩子们在校园里跑着、追着、赶着。曾记得,儿时的我也在那嬉戏打闹过,只不过当时那还是长满杂草的荒地。如今,校园里新建的教室宽敞明亮。田野里也不见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影,用泥土堆砌的土墙被推倒,盖起了新楼房。河堤也扎好了,沿着河流修了水泥小径,成为人们午后闲逛的地方,乡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夜色朦胧,万家灯火犹如黯黑的天幕上缀满的点点繁星,调皮地眨着眼睛。微风吹拂,树叶摇曳,虫儿在草丛中窃窃私语。坐在窗前,双手托着下巴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光,我想,明晚的村光会比这星辰更加闪耀。(尹珍校园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