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柘皋行650字

游记柘皋行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游记--柘皋行

柘皋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这里可是一个古镇,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的名镇。

柘皋名胜古迹众多,方圆数百里,其中“而山白龙洞有着神话般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条白蛇在洞中修炼,后来白蛇得道成仙化作白龙,上天后留下了这一白龙洞。玉兰古桥更有一段历史,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被元兵追杀,行至柘皋河边,进退难行,突然一个老者驾着小船过来了,朱元璋才逃得杀生之祸。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为了感谢老人,就在这修了一座桥名为“遇难桥”,以报老者救命之恩。后因“遇难”不详,就取其谐音命为玉兰桥。

柘皋早茶“四大件”是指鸡蛋锅贴、炒面皮、三鲜锅巴和凉拌干丝。鸡蛋锅贴则是蛋饼金黄、颜色鲜亮,让人食欲大增。搅动手中的筷子才发现,里面另有玄机。原来,蛋饼下面还藏着十几个锅贴。锅贴虽是猪肉馅的,却不肥腻,再加上蛋饼的鲜香和酥脆,真是美味。

炒面皮的原料主要是面皮、肉丝和香菇。呈方块形状的面皮厚薄均匀,很有劲道,上面还沾着油水,亮晶晶,滑嫩嫩,配着肉丝和香菇一起下肚,真是回味无穷。

而三鲜锅巴则是一碟竹编小篮里装满锅巴,再配以一大锅由肉丝、青菜、木耳、香菇组成的热气腾腾的汤,将锅巴置入这锅香气四溢的三鲜汤中泡软来吃,鲜味和米香一同刺激着味蕾,吃完口齿留香。

最后还要辅以一道小菜,就是凉拌干丝,干丝就是千张丝,切得长细均匀,事先用开水浸泡过,调上适量的盐、糖、味精、醋等,再淋上一层麻油,撒上一圈花生米后上桌,生津开胃,清爽可口。

在镇上的茶馆和街上的早点铺里,到处可见吃早茶的人们。据老街上的老人介绍,“柘皋镇吃早茶的传统十分悠久,早点品种繁多,精细美味,最鼎盛的时候,光是拌干丝就有臭干子、蒲包干子好几种,从前的柘皋早茶叫‘一茶三点’,在茶馆里泡一壶茶,吃几样点心。

柘皋的景色和美食值得你来。

民间艺术二胡

8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有一种声音,悠扬过千江之水,凄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漂泊至天涯之角,流连于尘尘繁世——二胡,那流浪在江南小巷的民间乐器。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

二胡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乐器中最有特色的乐器,它的音色深厚、甜润、纯正而雅致,能给人以悦耳动听,刚劲而秀美之感,可表现各种情调的曲调、音型、长音等。改革开放以来,二胡走出国门,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回荡起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的乐曲时,震撼了世界爱好音乐人民的心声。学习二胡是对少儿艺术素质的培养,学习毅力的锻炼,有利于开发少儿智力;是中国着名的拉弦乐器,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七至十世纪的中国唐代,当时主要流行在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中。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二胡一直是戏曲的伴奏乐器;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属于民族乐器中的弓弦乐器,产生于唐朝。由琴筒、蟒皮、琴杆、琴轴、琴弓和金属弦组成,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是中国的民间乐器,独特的六边形筒,右边嵌着一块薄薄的琴皮,琴皮上的花纹煞是好看。琴皮上有一块三角形的琴马专用扣弦,琴筒上一根木柱矗立在其中,木柱顶端有两把扣弦的弦轴。两根弦间有一根琴杆,拉动它便能发出醉人的音乐声,有事我真为祖先的创造而感叹不已。

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二胡作为中华民族器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音乐事业的蓬勃发展,二胡演奏技艺进入了兴盛时代。二胡是能够与小提琴并列的拉弦乐器,由于二胡的发音醇厚柔美、刻画入微、接近人声,且力度强弱变化自然、表现力极其丰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蕴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

每当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传到我耳边,我便很愉悦,仿佛置身于一个音乐世界。音符如同一条条的小船,在湖面上航行;拉到激烈的音符时,面前的光亮闪向了湖面,湖里闪着光,银光闪闪,把小船们飘到了更远的地方……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

在我看来,二胡虽然没有小提琴那么精致、钢琴那么华丽,但演奏起来,却比小提琴、钢琴更有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