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350字

端午节

350字 五年级 应用文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当时,秦国把楚怀王抓走了,屈原建议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把大王救回来,但楚顷襄王怕打不过秦国,犹豫不决。有一个坏人不想让屈原受宠,就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信了那个人的话,就把屈原的封地没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罗江那里了。终于,楚国被秦国灭掉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很爱国的诗人,他心如刀割,就写了一首《天问》的诗,决心和国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时,许多人为了救屈原,就驾着船,向江里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在这天,举行赛龙舟活动,并包粽子、喝雄黄酒。

抛梁粑

500字 六年级 叙事

朋友,你“抛过梁粑”吗?

“抛梁粑”是我是壮族人建新木楼时必须开展的活动之一。

有一次,我家起新木楼,我亲自体会到这种喜悦。喜庆新居落成活动达到高潮的时候,“抛梁粑”开始了,伯伯精神抖擞地站在人群中间,唱起了洪亮的吉祥歌,四个年轻力壮的人抬着梁粑随着吉祥歌声,一步一步高登。周围的人有的屏息凝视,有的捞手搓拳,有的双手叉腰……但没有谁发出任何声音,都在静静地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抢梁粑。歌声一停,“梁粑”正好被抬到了屋顶。顿时“噼劈啪啪”的鞭炮声划破山寨暂时宁静。爸爸、妈妈、我和姐姐拉着一床新毯子接梁粑。我抬头眼睁睁地望着梁上的人,想:我们接的就是他们说的“万事如意,万代吉昌,上梁大吉吧!”我们接了梁粑——人们给我们的祝福。我们走开了,屋顶上的人代表我们家也把祝福抛向亲朋好友,只听见“轰”的一声响,人群像炸开了锅。

那场面就像沸腾的海洋,跟着抛下来的梁粑,人群一会儿扑向这边,一会儿扑向那边,有的“海底捞月”“捞”到梁粑,有的“雄鹰展翅”扑住梁粑,有的跳起来“空中接球”接住梁粑……最激烈的是新屋正中,梁粑像雨点般的砸下来,许多人一窝蜂涌上去,滚成一团。他们有的一个梁耙也没抢到,却气喘吁吁的,笑得干脆滚到地上。梁粑抛完了。笑声、欢呼声、嬉闹声……久久的荡漾在我们新的木楼之中。

壮族人喜庆新居就是这样朴实而欢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应用文
3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