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小调的忧伤(六)1200字以上

C小调的忧伤(六)

1200字以上 初三 书信

没有谁是错的,更没有谁有权利说是对的。大家都有心中所想,却倔强的不去说出。最终的最终,受伤的到底会是谁?

选择离开的人会离开,选择留下的人会执着,永远是逃不过的,逃不过的什么,或许是宿命。

在命运的环里,我们用力的奔跑。寻不到终点,却也发现已经回不到起点,在起点与终点的中间,我们一直在迷茫。

几年后,有人问莫生,如果知道后来发生的一切,会不会后悔。依然孩子气的莫生坐在琴凳上,弹起C小调。“未来是不定式,我知道的永远是过去,现在说的,也是过去了。那么,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永远不知道。当时的选择不会错,因为不知道未来,所以不会后悔。”

手指在钢琴上缓缓的移动着,却无法弹出完美的C小调。莫生重重的把手按到钢琴上,感觉好陌生了,C小调,自己不是很熟悉的么?或许,是因为身边的人,不一样了吧。

钢琴大赛现场。

“喂。妈……嗯,我要比赛了……什么?妈你说什么?哪里?在哪里?我就过去……我不要那些东西!”莫生呆坐在幕后,怔怔的看着台上。他深呼了一口气,不顾何熙云的喊叫,飞快的跑出演奏厅。

“紫烨,你一定要醒过来,我还要让你听我的C小调呢。”

“紫烨,我会一直陪着你,直到你醒过来,然后为你弹好多好多的曲子。”

“紫烨,那个撞你的人已经查到了,我不想多追究什么,我只要你醒过来。”

……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盯了几天,莫生依然琢磨不透手机里的话。除了有莫生两字,还和他有关系么?为什么紫烨会给自己发这样的一条短信?

“紫烨,醒过来,告诉我,它是什么意思。”

“紫烨,我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了,不管你误会了什么,我都不会说什么,紫烨,你会相信我的。”

……

雨水浸泡着整个城市,小小的城市已经看不出原本的面目。雨季,什么时候才会停止。雨水轻轻拍打着江南小镇,拍打着莫生17岁的夏天。

钢琴大赛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高二生活也划下了一个并不完美的句号。莫生的成绩仍然不突出,在普通班中扮演着普通学生的角色。

莫生会经常到医院里去看紫烨,有的时候,也会碰到何熙云。何熙云闭口不谈紫烨车祸的后幕,莫生也不说什么。何熙云偶尔会提起那次钢琴大赛,莫生却一笑而过。

偶尔上网,看着那些初中生说着自己在巴黎、在美国,然后看着那些楼洞,扯起嘴角。看着那些初中生说着自己有绝症又怎样怎样,无奈的去笑。其实,这些孩子都很纯洁,都很幼稚。他们,只是想拥有更多而已,他们没有错,错的,会是谁?

飞快的打字,看着QQ拼音的等级噌噌的提高,却不知道,自己到底说过了什么。

紫烨……你什么时候能醒过来呢。一个月后,又是开学了呢。

紫烨……我不去看你了呦。我要努力了。

紫烨……我刚刚写了一首曲子,我叫它……C小调的忧伤。

这些,并不是想要你怎样做,而是我突然觉得,自己孤单了,需要找一个人来爱,找一个人来保护,然后选择了你,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9月1日。

“莫生,开学了,快起床上学!”莫生妈依然是那样的嗓门,依然让莫生感到丝丝的厌烦。

背起背包,拿上面包,莫生转身出门。他进电梯,毫不意外的看到那个散发着奇怪味道的老头。冷掉的牛奶,吃腻的面包,古怪的老头……依然是那个没头没脑的生活。

“又要迟到了呵。”熟悉的声音响起,莫生站住,却不敢回头。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屈原的《九歌·少司命》。在悲伤啊莫过于活生生的别离,再快乐啊莫过于新相交的知己。”静待好久,那声音再度响起,莫生激动的回头。

略长的刘海,不大却有神的眼睛,稍显苍白的皮肤,以及轻松无所谓的表情。

“紫烨,好久不见。”

“嗯,好久不见。”

两人并排走着,莫生依然把面包塞给紫烨,紫烨坦然放入包中。紫烨轻轻掂起脚尖:

“你的话,我都听到了。你在博客中说的,我都看到了。莫生,谢谢你。”

“C小调的忧伤,似乎可以不忧伤了。”

明朗的天空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已明朗。

夏季到来,又离去。我们再也看不见,那沉沉的雨季。

2012快乐 奉献

1200字以上 初二 抒情散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古至今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奉献,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要善于奉献,只有奉献了,付出了,才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奉献,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奉献而不奢求回报,那么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一个人学会了奉献,就等于他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方法。

奉献是什么呢?我是这样理解的:奉献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献身精神;奉献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默默无闻;奉献是“采得百花蜂成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高尚品质;奉献是“随风潜入夜,瑞物细无声。”的无私奉献;奉献是,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撤下一片阴凉;奉献是,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一分绿意。这就是奉献,既简单又复杂。它简单,却让你怎么也说不清;它复杂,却又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奉献只在一念之差。科学家鲍尔?海斯德是美国一位研究蛇毒的科学家。他小时候看到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被毒蛇咬死,就决心研究出一种抗蛇毒药。他从15岁起,就在自己身上注射微量的毒蛇腺体,并逐渐加大剂量与毒性。

这种试验是极其危险和痛苦的。每注射一次,他都要大病一场。各种蛇的蛇毒成分不同,作用方式也不同,每注射一种新的蛇毒,原来的抗毒物质不能胜任,又要经受一种新的抗毒物质折磨。他身上先后注射过28种蛇毒。经过危险与痛苦的试验,终于有了收获。他一共被毒蛇咬过130次,每次都安然无恙。海斯德对自己血液中的抗毒物质进行分析,试制了一些抗蛇毒的药物,已救治了很多被毒蛇咬伤的人。如果他当时选择了放弃,那么就会是另外一个结果。

李春燕,27岁,是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乡村医生。三年前李春燕卫校毕业后嫁给了大塘村一个苗族青年成为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有了初步的医疗保障。李春燕,严格地讲不能称作医生,只能叫做‘卫生员’,因为她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由于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我国的大部分乡村卫生员已改行或外出打工去了。李春燕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李春燕于是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她是一位医生,虽然她从来没有机会穿上白大褂,甚至被人在医生的前面还要加上赤脚这两个字;她是一名医生,但是不像很多医生那样,不愁自己的衣食,她一个月也许能收入600多块钱,但是买药以及买相关的一些东西却要花出900多块钱,亏空300多,欠债也就越来越多;她是一名医生,自然被患者所需要,但是跟其他的医生比她的患者似乎对她更加需要,这该是一名怎样的医生?

鲍尔?海斯德、李春燕她们虽然辛苦,但他们快乐。“为人们奉献”他们不只把他们当做一种信念,而是赋予了很大的行动。

奉献可以使饥寒交迫的人得到食物;可以使渴望知识的人得到知识;可以使……

奉献并不在于大小,只要你善于留意,你就会变成奉献者。让我们继续发扬中华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伟大精神。2012让我们为社会出一份力,城市会变得更美好。

河南省安阳市实验中学初二:何当共剪西窗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