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读后感800字

项羽之死读后感

800字 读后感

有的人认为项羽刚愎自用,优柔寡断;而有的人认为项羽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英雄人物。

毛泽东评价项羽: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意思是要乘胜追击,“宜将胜勇追穷寇”,不能像项羽一样,贻误战机。

宋代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活着是人中的豪杰,死了也是鬼中的英雄。在李清照之前,晚唐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大家对项羽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的。

其实在我心里项羽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英雄豪杰。在《项王之死》中,项王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可见项王即使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可项王依然有情有义不忘曾陪伴他的宝马和女人。即使自己生命不保,也希望能将他人安顿妥当。

在课文的第三段写项羽的东城溃围之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第一次通过“项王大呼,驰下,皆披靡”来表现出项羽那势不可挡的气势。第二次行动项羽并没有动手,仅仅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那摄人魂魄的虎虎生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项羽斩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亡其两骑耳”。这三次的行动都写出了项王的神勇,和他那一股子不服输的气。

在课文的最后几段,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可见项羽是多么的知耻重义。在生与义之间,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选择。项羽就是那种宁愿站着去死,也不愿跪着苟活的人。而在这时那位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儿,这时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他的那份在面对危机时刻的从容淡定深深吸引着我,感染着我。我想,我没有理由不喜欢他把。

在课文结尾更是写项羽慷慨赐头,“吾为若德”;在乌江自刎而死。更是可以看出项羽的高贵感和英雄气质,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

项王豪爽直气,有情有义。在我心里,项羽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一个值得我欣赏尊敬的英雄人物。

药医病诗医俗

800字 高二

各类病症都有它相对应的药可医,书是无边无际的海洋,读诗亦如读书,书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灵,知书达礼可以医俗。

有这样一句激励医者的名言警句,“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要说中华药必然足中药文化首当其冲,中药文化底蕴丰富历史悠久,由于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其底蕴十分丰富,它是前人历经千辛万苦亲身体验造就的。中药不是随心所欲的杂合物,与天然药物既不可混为一谈,又不可相互取代。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药。中药,就是中华民族的药,是治愈了多少中华子孙的良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气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独特法则与文化内涵,是不可轻意弃置,更不可随意取代的。便是这样朴素天然的中药,解决了许多西药无法根治的病,中药是慢慢调理的是利用纯天然材料制作而成。中华中药博大精深。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诗可以医俗,这里所说的诗我想可以把它转换成读书。从幼儿时到懂事,我们从教科书上学到了不少知识,也从人际交往中懂得了人与人相处的道理,但无论是教科书上的知识还是与人对话对于浩瀚的知识大海来说,只是凤毛麟角,还有很多知识是我们在书本上根本就学不到的,只有走出课本,去读更多的书,展望世界,拓宽视野,才会认识很多稀奇古怪、奥妙神秘的、和许多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多以前不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这时我们才会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才会知道原来读诗会开阔眼界,学到更多的知识。读书使人脱俗,读书使人聪明,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高尚。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先生对待自己喜爱的书藉都爱不释手,那么我们更应该爱读书好读书。

药可医病,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诗可医俗。这些都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华绚丽多彩百花齐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读后感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