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我快乐1200字

我读书我快乐

1200字 初二 写景

它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朗之吟之,如痴如醉!/>/>  它是一页独景,绵延如云的油菜花,漫天飞舞的蒲公英,欣之赏之,流连忘返!/>/>  它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博古通今,读之品之,沉醉其中!/>/>  它——就是书!/>/>  在书中,我感叹着林黛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凄凉;体会着薛宝钗“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雪无痕”的惆怅;品味着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感伤。/>/>  在书中,我喟叹着周瑜“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的万般无奈,折服于诸葛亮“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的雄才伟略,敬仰着关云长“桃园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帝与王”的义薄云天。当然,我更喜欢的是孙悟空的刁钻伶俐,灰姑娘的美丽善良,白雪公主的温婉可人,马小跳的淘气顽皮,彼得潘的机智勇敢,福尔摩斯的足智多谋等等。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形象,一段段美丽动人的故事伴随我度过快乐的童年,欢声笑语布满内心的每一个角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网络小说蜂拥而至,只要轻点鼠标,几秒钟,你喜欢的书就会出现在屏幕上,但我至今仍宁愿沉浸于那种手不释卷的感觉带给我的快乐,冰凉的电脑屏幕哪能让人体会到“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如砚池中”的意境。更不会有“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温馨。还有,读书的乐趣不仅仅在于手不释卷、让自己沉浸其中的那一刻,还在于流连于书店里排排书架之间,手抚崭新书籍,鼻嗅淡淡墨香,体会那心旷神怡的寻觅乐趣,和发现一本好书时的刹那惊喜。我庆幸我生于一个爱书家庭,父母都酷爱读书。书房,卧室,甚至餐厅,都是书的天下。周末,关掉电视、电脑和音响,一家人捧着各自喜欢的书,或坐在沙发上,或坐在书桌旁,或倚在摇椅中,细细品味书中的点滴。这时,读书的乐趣荡漾在每个人的心田,哗哗的翻书声是此刻最美妙的天籁。记得春节前一天,当我在书店选好一摞我钟爱的书,准备让爸爸付钱,略略一算价钱,竟然有二百多元,心里有些打鼓。本想放回去几本,但是挑来挑去,哪一本都舍不得。踌躇之间,老爸走过来,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心思。我不好意思地说道:“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老爸,今年的压岁钱我不要了!”老爸风趣地说:“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老爸的书下个月再买吧!”说完,老爸转身把已经选好的书放回了书架。回去的路上,我抱着心仪的书,些许感动,些许内疚,些许兴奋,五味杂陈中,我仿佛又明白了一些道理。/>/>  是啊,农民的财富是五谷丰登,老师的财富是桃李满园,医生的财富是救死扶伤,园丁的财富是百花齐放,而我的财富不正是这本本书籍吗?/>/>  它是一席盛装,闪耀夺目,雍容华贵,仰之慕之,心旷神怡!/>/>  它是一汪清水,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凝之视之,五光十色!/>/>  它是一折手扇,抑扬顿挫,曲曲折折,挥之舞之,意味深长!/>/>  它是一生财富,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阅之览之,日新月异!/>/>  它——就是书。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山东滨州滨城区滨城区第三中学初二:李若男

南郭处士逃走以后

900字 初二 议论文

战国时期,齐宣王的儿子喜欢听独奏,滥竽充数的南郭处士十分有自知之明,便匆匆忙忙地带着他那支竽灰溜溜地逃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个劲的埋怨自已,为什么不早出生几年,一处劲儿骂齐宣王为什么死得那么早,为什么不等自已多捞几个钱,存个几百文钱再死呢?又骂齐宣王的儿子为什么喜欢听独奏呢,多几个人吹多有气势呀!哎,我真是被命运折腾,我这样狼狈地回去,妻子会怎样骂我,乡亲们会怎样嘲笑我……/>

他这样想着,一边长吁短叹着,几滴埋怨,辛酸而又后悔的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

在南郭处士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正提着菜篓的贤妻良母-----乐羊子的妻子。她的品德十分高尚。她看到这人如此模样,知道这个人必定遇到了一点挫折。于是,她走上前去,十分关切地问:“壮士,看你愁眉苦脸,十分为难的样子,能告诉我,你发生了什么事吗?” 南郭处士正愁没个地方倾吐,发泄,便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她笑了,打趣地说:“不错,我看你挺有自知之明的呀!”“你别取笑我了。”南郭处士惭愧地说。/>

接着,乐羊子的妻子一本正经地说:“真的,我不是打趣,你也不要怪任何人,说不定国王他的爱好会对你有很大影响的。一个人活着,就要有价值的活着,凭着自已的本事实实在在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像你这样滥竽充数,苟且偷生。混得了一时,混不了一世啊!”/>

他震惊了,惭愧了,后悔了,想不到一个妇人的话竟是这样有哲理。/>

南郭处士脸红了,像一个正在受批评的小孩,他低着头,沉思着。过了半晌,他抬起头,笑着对那位妇人说:“谢谢您的指点,我一定会按您的话去做的。”他情不自禁地把那妇人的称呼由“你”变成了“您”,于是,一溜烟跑开了。/>

南郭处士跑到哪里去了呢?他来到一个村庄,找到了一个吹竽吹得特好的老师,十分勤奋用功的学了两年。于是,告别了老师,再次来到皇宫。/>

此时,齐宣王的儿子已经“学”到了他父皇的爱好:喜欢听群奏,南郭先生没有后悔,没有抱怨,仍是一心一意地吹着。很快,皇上注意到了他,发现这人有高于其他人的吹竽的本领,就给他长了工资而且封他为御乐师总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是金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发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写景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