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幸福的足迹900字

晒出幸福的足迹

900字 高一

幸福之于我,既是一蔬一饭,又是肌肤之亲,抑或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小梦想。沈从文讲“美丽总是愁人的”或许是因为美丽来之不易而又如骓般逝去,仅使留下淡香的粉色和微甜的回忆。那不如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执起镜头,记录下美丽、收藏起幸福,勇敢地晒出,留下幸福的小脚印。

外出吃饭,面对饭桌上奉上的精致美食,在温和的灯光下,拍出食物最美丽的样子,香气仿佛隔着屏幕溢出,附上自己的期待或是对生活的一句感恩,一张美图加一句心情写照,再在末尾挂上一个可爱的表情,发到自己的朋友圈或是空间,让未能同去的好友也分享这份你的幸福,就是一次“晒幸福”了。

在疏远的生人看来,你只不过在炫耀自己的生活水平之高;但在朋友眼中,你是在记录生活中的美好。幸福晒过,生人依旧是生人,朋友却体会到了你的喜悦,或许还会善意地留言:“哇,好棒的大餐,这是哪儿啊,下次一起去吧!”无疑,他的一句小小的羡慕也提高了你的幸福感,若是你们还真的一起去了呢?那可真是太幸福了,事后你还可以再看到这条“幸福”,你会回忆起那天的快乐。

通过晒幸福的过程,让他人分享幸福,让他人分享幸福,让自己获得更多幸福,再把幸福牢牢地留下。

所以,赶紧去晒幸福吧。留下幸福过的足迹。

其实,晒幸福这一举动,早已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在科技没有如此发达的过去,人们就已经通过另一种方式,晒出自己的幸福——出书。卢梭为了寻找内心的归属,去往瓦尔登湖畔,在那里得到内心的平静,留下了《瓦尔登湖》,晒出自己的祥和的幸福,又给了无数迷茫的现代人一片心灵的明亮的净土。

出书之外,唱歌也可以成为晒幸福的方式,音乐人将自己的幸福记进歌曲中,被传唱的过程就传递了一份份幸福。画家也可以将自己的幸福,晒进画里,供世人欣赏。所以可以说,晒幸福的方式千奇百怪,但都可以让这个世界多添一份光彩。

现代的生活有太多的污浊之物,物质过于发达而不均的直接结果就是一小部分人的恶。而作为一个平凡的人,生活中没有太多超级英雄的传奇故事,有的只是一蔬一饭的满足,或是童心大发地扮演心中的英雄,晒幸福的方式放大了片刻的满足,让它们定格在相片中可以随时品尝与回忆它只是我们作为普通人的一份发送给世界的善意。

谁说普通人不能拥有幸福?留下幸福的足迹,世界其实充满温情与善意,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所以,干嘛不晒呢?

于无声处觅幸福

800字 高一

朋友圈里,各种好友每逢假期来临时,便会晒出自己在各地游玩的美照,张张精美如画,加上滤镜,发上自拍,并配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诸如此类语句,可能这些照片背后即是“拍照两分钟,修图五小时”的结果。这样方式的“晒幸福”,是否可以呢?

我并不认同这种肤浅的幸福,更不赞成“晒幸福”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他人羡慕和赞美之声。这是人们追求夸耀和虚荣的本质体现,披上了看似幸福情景的华丽衣裳,伪作成幸福晒出,在“人云亦云,泛泛若水中之凫”时代里层出不穷。我们,应从喧嚣浮华的晒幸福的浪潮中跳出,去无声处觅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心灵的震动与觉醒。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幸福所在应是书中光怪陆离世界所带来的全新体验;或是让其在一路上跌跌撞撞走来惹上的尘埃中,洗涤旧迹,触及灵魂的本质与深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在旅途,心更要在路上。路曼曼,“上下求索”的旅行不能为纯粹的拍图,用相机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而是双脚下步步起航而又尘埃落定的踏实,是色彩斑斓画卷下积定下来的生命厚重。这样的幸福,不能转化为物质,更不能大肆宣扬和晒幸福。读书与旅行,也是在安静的灵魂下才焕发出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是用来晒的,而是我们一生中更应去寻求追觅的。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得奖后无任何回应。大家都要期待着因跨界而引发的热闹嘉年华上演时,他在阿拉斯加的演出,深情又颇有深意的以一首《为什么是试图改变我》开场,一曲终了后,立即以一个沉默、不羁的背影留给观众,下台谢幕。“我不在这里。”在外人看来,获得全世界最高殊荣的文学水平奖已是莫大幸福之事,但他依旧沉默,因为他知道,也坚信,这不是幸福,是肤浅之幸福,是一个沉甸甸的包袱。对于鲍勃·迪伦而言,他不想晒幸福,他会继续在歌唱情怀和自由的世界里一直追寻下去。

幸福,也许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含义,成了得到虚荣赞美的快感的代名词。喧嚣吵闹更是为这个词添上世俗与尘埃的外衣。三毛有诗言,种桃种李种春风,春风无声,润万物而幸福。愿君心如松柏,向阳向高处去寻觅阳光幸福,滋养自己的灵魂,不再追求晒幸福的虚荣。

你若静静地盛开,幸福之清风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