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而常乐也650字

知足而常乐也

650字 初一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活可以有“常想一二”的豁达,亦可以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企盼。

知足常乐是历经坎坷的一剂良药。宋代诗人苏轼,虽政治之路屡遭不顺,仕途艰难,却不也拥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态度?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年轻时与朋友挤在一间七八平米的房子里,他依旧乐呵呵,问他原因,他答道:“这样可以随时与朋友交流思想,难道不值得高兴吗?”人生何尝不会“栉风沐雨”?只要坚守自己的精神世界,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宁静与快乐。

知足常乐是平凡生活中的一杯清茶,明朝人胡九韶,他家境贫寒,却感谢上天赐与他的清福,妻子问为什么,他说“我生在太平盛世,有饭吃,有衣穿,家中无病人,监狱中无囚犯,足矣。”嵇康钟爱古琴,亦发出“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的感叹。不论是胡九韶还是嵇康,从古至今有诸多像他一样的知足常乐、安然自若之人。

知足常乐是独处时的一股微风。“采菊乐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知足的人生,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归隐田园,他的人生是灵动的,是满足的。再如王维,他的一生向往佛学境界,几度隐居,“深林人不知,明天来相照。”的诗句流露出他知足常乐的闲情雅致,这便是归隐去,深山里,独立吹萧,云来雁去的悠然自得。“我不可贪恋烟火,殷实人家,几间民房,四方小院,守着流年,幸福安康。”不是对知足常乐最好写照吗?

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都说知足常乐,只要有一颗知足之心,人就会少了许多烦恼。于是乎,知足常乐,人生大智。

漫漫人生路,风雨几度寒。知足常乐,荣辱得失,都付诸笑谈!

知足与不知足

1000字 初一

知足与不知足,仿佛永远都是硬币的正反面。有人认为人如“天地一沙鸥”,无止尽的欲求不会得到满足,不如安于当下,好好享受已有的,知足方能常乐;也有人觉得“士不可以不弘毅”,人生在世,应有担当,自强不息,方能更上一层楼。两种看法都很有道理,相互矛盾难以调和。那是因为将它们单独来看,如果我们对两者云糟粕取精华,找一个平衡点把这枚硬币立起来,人生便能进可攻退可守。知足与不知足的精髓中不矛盾的平衡,才是人生的较高境界。

广泛地讲,人当知足,知足的人不苛求生活,而能品味自己的快乐。颜回在陋巷仅“一箪食,一瓢饮”,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但他不追求物质生活,而是一心用于学问,从学习中汲取快乐,其成就使孔老夫子赞叹不已。宋濂又何尝不是呢?在面对身边一位位“富官二代”的同学时,不也是于学习中发现乐趣,“略无慕艳意”的么?这种艰苦求学的生活,便成就了明代一代大学士。然而知足不是绝对的,人不能因“知足”而安逸沉沦消极处世。比如近年来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中兴,早在2012年就因向中亚地区出口敏感产品,违反美国法律而被重罚,甚至被迫辞退数名工程师,然而,中兴并未痛定思痛,而是继续知足于安逸沉沦,“岁月静好”,最终再度被制裁。中兴这样不思进取的“知足”与颜回宋濂的“知足”是完全不同的,应该被摒弃。

另一方面,人亦当不知足,不知足的人自强不息,谱写人生华章。积极向上,刻苦奋斗,是不知足的代名词。宋太宗立志学习王羲之书法,便从师王著。尽管宋太宗的书法水平在王著的指导下飞速提升,但他每次都对宋太宗说:“不行,还差些火候。”如此一来,宋太宗自然更加刻苦练习,最终得以跳脱,自成一家。试想,如果宋太宗只是写一写消遣时光,他哪能有那么大的成就?他的成功来源于自己的不知足。当然,说起奋斗精神,中国人民最有奋斗精神的。我国的气象科学取得的卓越成绩,“风云四号”卫星升空,使我国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太空中的照片。若是没有他们的不知足,微信上的非洲一面的地球图景何以变为中国的照片?但是不知足亦不是绝对的,人不当因“不知足”而一味的索求,失于当下,走上不归路。比如北宋大书法家,大才子,朝中重臣同时也是贪官的蔡京,无止境地欲求,压榨百姓,瞒上欺下,最终在流放途中饿死。所以,人活一世,一定要清楚自己“不知足”的应当是什么,不应当是什么。奋斗成就更好未来才是“不知足”的永远动力。

其实结论已经十分清晰了。那然曾经说过:“生活可以不知足,而幸福一定要知足。”

其实知足与不知足,应是人对现状与对未来的两种态度。只有二者兼具,才是完整的人。那些巧妙地把握知足与不知足的平衡的人,逆境能安顺境可进,处事不惊流芳百世。

总之,我们应当客观而全面认识自我,把握好欲求与希望的真正含义,这便是知足与不知足的精华所在,亦是二者并不矛盾的平衡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