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儿了800字

时间都去哪儿了

800字 初二 散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正欣赏元宵晚会的我听到了这舒缓的旋律,很自然地让人产生联想,贴心的歌词像是诉说着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

一九四三年三月二十九日,抗日战争还没结束,伴随着战斗机的轰鸣,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就是我爷爷。

爷爷年轻时很精神,我小时无意翻到了他年轻的照片,眼睛炯炯有神,皮肤看得出很紧,没有皱纹。但是岁月不饶人,它用时光之刃在他额头上刻下了一道道痕迹。但我依旧觉得那没什么,那是成熟的标志,一个人从艰苦生活挺过来的有力证明。他经历了太多,国共内战时期、中国解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在我面前提起那段艰苦的岁月。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揭不开锅,毫不夸张地说连老鼠都不经常光顾。几次险些饿死,所以从小他就教育我要爱惜粮食。节俭,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小时候碗里几颗米没吃干净就会看着我吃光,我不听话就毫不心软地批评我。

爷爷特别喜欢抗日剧,每次调到某个电视台只要正在播放抗日片,他都会目不转睛得看。把声音调得很大,看到八路杀掉日本兵就会大声的喊句“好”。他太喜欢抗日剧了,这是我对他的第二印象,他作为过来人,对抗日剧的喜爱我们非常理解。十多年过去了他还依然让我陪他一起看,什么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形形色色的抗日剧,还真的把我带到了剧中的世界,令人热血沸腾。这正是爱国的精神,对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而珍惜的体现。

爷爷很喜欢喝酒,这是他人生中除了看抗日剧的另一大爱好,这也是他给我的第三大印象吃饭时他还经常对我说,你要不要来一杯?爸爸不让他喝很多,因为爷爷比较听我的话,我经常对他说,也让他少喝,但他却像个老顽童,嬉皮笑脸的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他一生什么都省着用,唯独酒不省。谁也没想到他最爱的却是差点害死他的。奶奶去世后,爷爷一个人住很孤独,经常借酒销愁,没想到夜里从床上滚到了冰冷的地上,头碰到了柜子,昏了一夜,还好第二天姑姑去爷爷家打扫房间发现了,及时送到医院,查出了闹溢血,被送到重症加强护理病房。爷爷其实还有心脏病,酒喝多却是对身体不好,没想到那件事都会有些害怕。所以在爷爷搬到我们家之前我没过两天都会给爷爷打电话,询问情况。

爷爷在去年搬到我们家,但生活习惯却没改变,爸爸教他每件事该怎么做,但他却不怎么听。他以前家里的一些破破烂烂的东西他都拿下来,确实不能用了,爸爸就把它们扔出去,爷爷因为借鉴都不舍得丢,所以跟爸爸有些矛盾。因为太节俭,他电视看到一半就关,夜里他一人在家的话就不开灯,坐在椅子上发呆,整天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害怕他这样下去会得心病,所以经常陪他聊天,出门走走。

如今人确实老了,走路变得缓慢,耳朵有些背,现在只希望他老人家安度晚年。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

500字 初二 记叙文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

初春

已经是春天了,院里的梧桐树长满了嫩芽。奶奶抱着五岁的我坐在梧桐树下,指着数对我说:“这棵树是你出生的那年我和你爷爷种在这的,算起来和你同岁,都是五岁。”我仰起脖子看看参天的大树,问奶奶:“为什么它那么高,而我这么矮呢?”奶奶笑了笑,说道:“那你就快长,要和它一样高。”“恩。”我从奶奶的怀里蹦出来,伸伸四肢说:“我要和它一样高!”奶奶笑着摸摸我的头。

那是初春季节奶奶给我的温暖。

暮夏

虽然快到秋季了,但是天气依旧炎热。梧桐树枝叶繁茂,知了在树上不停歇的叫着,要在最后的时候一展歌喉。奶奶拉着八岁的我坐在树下,手中的扇着蒲扇。奶奶给我讲这以前的故事,我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睡梦中依稀觉得,那只扇扇子的手从未停歇过。

那是暮夏时分奶奶给我的清凉。

隆冬

冬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早就掉光了。才下过一场小雪,大地银装素裹。奶奶来到我屋里来找十五岁的我去陪她一起去买东西。外面冷极了!我在前面快步走着,走了一段时间,回头看看奶奶。我这时才发现,奶奶走得是那样的慢。她一步步走得极仔细,步伐迈得很慢,满头白发在冬日的照耀下闪着耀眼的白光。奶奶老了!我走到她的身边,搀着她。像小时候她拉着我一样。

那是隆冬之时我还奶奶的一份心安。

后记

我摸着梧桐树上的纹路,像极了奶奶的手掌。我在长大,她在变老。

时间去哪儿了,还没让我好好爱她,她就变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