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该长大了1200字以上

是时候该长大了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暑假过得很快,就在不经意间半个月就过去了。

我总喜欢向父母提一些无理的要求,好像是他们欠我的似的。

小学,考了第一名,奖励看一会儿电视,渐渐的觉得自己做的远远要比他们期待的好的多,开始了新的想法。打小我就喜欢电脑,喜欢敲击键盘的声音,喜欢那个蓝色框框里跳出一行行奇怪的字符。每次带着好奇心满怀期待地跑去问老爸“我想要台电脑。”父亲总是拖着疲惫的声音回答“去年吧,去年我就给你买。”后来知道去年是哪一年了,我一个人躲在房子后的渠里哭去了,为什么?为什么不给我买,为什么他们家的孩子可以有?为什么我的父亲是农民,为什么?心里憋了一股劲,或许那时候是恨父亲,恨自己为什么生在农民家庭。

那股劲让我一直保持在前几名。后来家里情况有一点好转了,记不清是哪一年里。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套小霸王学习机带键盘的那种。终于,我可以自己敲出那种动听的声音了。原来父亲一直记得,一直在记着我的梦想。不过,他们还是在担心,因为那台学习机上还带了俩个手柄,玩游戏用的,我记得当时好像拉了勾,承诺了什么。那时候父亲每天的工钱才几十块,那台学习机得好几天的。(还有弟弟,当时家里还欠着计划生育的罚款)

好奇还是好奇,魂斗罗,超级玛丽,炸弹超人……还没到一个礼拜,我就把电源适配器给烧了,爸妈为了让我练习键盘没让我去地里干活,玩了一早上,忘了时间。这世界上最相信自己的人选首属父母了,又买了个不限时的适配器。

到了初中,玩,成了我的最大乐趣,初三的时候老妈去开家长会,问班主任关于毕业班学生压力的事,班主任看着这我笑了半天,”别人有压力我信,这混小子要是有压力那我就放心了,整天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该打篮球打篮球该下棋下棋、、、他能有什么压力???“班主任那天的话,让我思考了许多。初二的时候,诺亚舟卖得很火,我翻了好几本广告书,好不容易才说服了老爸。”能怎么着?买吧,他学习重要“母亲帮我说了好多话。不过这次母亲有些担心了,付账的时候,老爸给妈妈打了电话,本来说几百块的,到了商场得一千二百多。这个世界上一直相信自己的人就是父母了,买了。

学习机上的课程需要下载,于是,我又接触了另一个让我好奇的地方——网吧。

糊里糊涂,初中就那么过去了,为中考的事,父亲四处求人,低三下四的那种,我开始有点儿悔意,为什么当初没好好学,考个好成绩就犯不着这样了。下了决心要好好为高中准备。中考结束后,连了一个月的先修,课上得有些麻木了,什么都忘了。后来被二中录取了,父亲托的人放水了,房子也被拆了,心里乱乱的。我一直喊着中考后要去旅游,想一个人到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开拓一下视野。就在这个时候,父亲在下班回来的路上被车蹭了一下。父亲打来电话时,我们正在地里栽树,我还一直在埋怨,怎么回来这么慢,这么热的天他在哪偷懒呢。挂了电话,看着还在地里忙活的母亲和弟弟,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我都十六岁了,想哭,但是没落泪,我不能哭,天开始下雨了,我给母亲说完后,从母亲眼中看到了一些东西不确定那是什么,是不确定还是什么的,母亲吩咐好弟弟后从我手里接过摩托车钥匙时,我清晰地感觉到母亲的手在发抖,我骑摩托车带母亲回了家,雨下大了,我们倒是父亲已经缓过来了,周围围着许多人,父亲休息了会儿,说没事,回家吧,母亲坚决要求要去兰州大医院看看,检查一下,才能放心,二叔也说去检查一下,父亲不听,坐在车里面捂着腰强撑着说”没事,回去吧,“,母亲怎么说也不听让我去说,我去劝了,说不出那种感觉,好像我在一瞬间肩上重了似的。我第一次觉得父亲像个小孩,二叔陪着老爸和他们去医院后,我和母亲就在那儿一直等着,天黑了,不过雨稍微小了点,摩托车已经被撞得不成样儿了,我踩了一下刹车距离,足足有十五米长的一条黑线,天更黑了,围观的人也读渐渐散去了,雨后的风吹得有点刺骨,我把外衣脱下来给母亲披上,就在那等着。

终于,开学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半学期就过去了,期中结束后好几个同学跟我说“崛起吧,期末加油。”不知不觉的在他们眼里好像我是个失败者一样,我一直相信奇迹,不相信下苦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就那么逛着,临近新年,班主任把我叫去谈话,谈了什么我压根没听清,只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那天晚上是班上搞的元旦联欢晚会,回到家后一夜没睡,想了一宿“我是个失败者?我是个失败者!”

熬了几天夜,期末运气好,考了个好成绩。

期中考差后父亲为鼓励我,答应了期末考好要买电脑,结果,老爸食言了,那几个月家里就没有收入,他一直在忙我转学的事,花了很多钱,我也不抱怨了,努力吧,还能怎么办

折腾了好久,终于转学了,但这次,遇上难题了,进了好班。遇上高手了,成绩连续两次下滑。

这个世界上始终相信自己的人是爸爸妈妈,家里情况稍微好转,又在我的强烈要求下,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但是呢,今天我突然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欠谁的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答案。

崛起吧,95后们,玩的时间结束了,是时候看清楚自己肩上扛的是什么了。现在还不是讨论七夕怎么过的时候。国家的事,那帮老头子们还能扛得住,钓鱼岛是谁的他就永远是谁的,斯诺登不会和一群只会玩DOTA的聊什么的,社会在怎么样也会挺过去的。太阳就快出来了,谁也不想黑着眼圈端着泡面去迎接黎明吧。萌完了,宅够了,是时候为中华之崛起而做点什么了。努力吧,95后们,一个全新的世界在等着我们呢;奋斗吧,95后们,习近平同志在向我们招手呢。

开始储蓄力量吧,真正的地球村时代就要到来了,地球未来的接班人所要具备的素质多着呢。

相信自己,我们就是传奇!

高二:v1996

是爱,还是伤害

1000字 初一 议论文

“爱”与“溺爱”,仅一字之差,但他们最大的区别在于,用理性的方式去爱是才是真正的爱,而用母鸡式的爱才是溺爱。正如八岁女孩为了独享爸爸妈妈对她爱,而让其父母生二胎,必须写保证书“永远第一爱大宝”的承诺一样,“溺,弱也。” 是过分的爱,还是伤害?答案不言自明。

诗人汪国真曾言:“ 怕是怕,爱也是一种伤害。” 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

仲永五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在父母和众人的赞扬和宠爱中,不思进取,最终“泯然众人矣”;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挥霍,其子继位后毫无治国之方,西晋王朝也从此走向了灭亡。无论是仲永之“伤”或是西晋王朝之“衰”,都是宠爱的恶果。李某某由于父母老来得子,倍加宠爱,使他从小就养成骄纵成性,为我独尊,任意妄为的恶劣品质,一再触犯法律,都暂且逃之夭夭,但法网恢恢,最终他去了他该去的地方才开始反思。由此可见,溺爱的结果,危害是多么巨大!溺爱,不仅不是爱,反而是一种无形的伤害,它造成的恶果只能让孩子自己了承担,未免有些不公不正。

相反,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但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王羲之年幼时,他的父亲便教他写字做人,严格要求,王羲之也终成一代大书法家,千古不朽;曾国藩家规甚严,他教子有方,有《曾国藩家书》为证。这些教育使得曾氏家族经久不衰。须知这些家长并非不爱孩子,只因他们清楚,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教会他们如何去飞翔,而不是躲在自己温暖的羽翼之下。毛泽东主席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更是教子严格,毛岸英深得父亲的苦心,主动接受磨练。在战火纷飞的战场历练自己,岸英最后血洒朝鲜战场。

所以,古往今来,凡是成大器者,没有不注重子女教育的。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三字经》亦云: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也许是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家庭教育孩子的方式大不相同,美国的孩子跌倒了,父母绝对不会上前扶他,英国有个号称“西点军校”的大学里,生活的全是富豪子弟,父母有意把他们送到这里尝试艰苦的环境就是为了磨练意志。罗斯福有句名言:“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只是父亲。”他反对孩子们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他让孩子们凭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不让他们享受父亲的特权。而反观中国的有些家庭,孩子从小到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早已经丧失生存的本领,迷失自我,甚至犯罪。由此可见,父母是孩子第一位导师。

综上所述,溺爱是人性的一种畸形心理,是一副枷锁,引领孩子们走向了失败的悬崖。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这爱,不应是牢笼,是蜜罐,是保险箱,更不是限制孩子自立的枷锁。它应是孩子放纵时的严厉目光,孩子懒惰倦怠时的频频叮嘱,犯错时的谆谆教诲。只有这样,稚气未脱得孩子才能成长,爱才不会变成一种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