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800字

《清明》随想

800字 初三 日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这首《清明》在这清明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读起来更让人深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古代的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无比复杂的。偏偏又赶上春雨纷纷,衣衫尽湿,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本来,这佳节行路之人,已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处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急行,心境更是加倍凄迷纷乱了。

这雨,不仅是纷纷细雨,此更为天哭!这“雨纷纷”,不仅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凉而又美丽的境界,更形容了那位雨中行路者的悲哀之情。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佳文里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前两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作者心头的想法:到哪儿找一个小酒家吧。寻到一个小酒家,一来歇歇脚、遮遮雨;二来解解春寒,散散积在心头的愁绪。

“遥”,却并不远。这一指,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一个酒帘。若真的遥远,难以产生联系;倘若近在眼前,又失去了无尽含蓄的趣味,它妙就妙在这不远不近之间。

诗只写到“杏花村”便戛然而止,只剩下:行人如何欢喜,怎样加把劲儿,快马加鞭地赶上前去……这些,作者都省略不写,只给后人给读者,留下一片思索的空间,以及一片遐想的余地……

在这清明节中,最普遍的活动是去扫墓、踏青。扫墓,表示的是对先人、烈士的那种惦念的强烈感情,使他们——那些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能在地下安然长眠,从而表达一种对其的敬仰与爱戴;踏青,可能是一种多年的习俗吧,可它不是单纯地去郊游玩耍,它表现了一种去除霉运的含义。

清明时节,无论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悲伤的气味,再加上丝丝春雨,人们心头又平添了一层愁绪。

清明,虽说是色彩明艳的节日,可又包含着那么一丝凄凉,一丝悲伤,不禁让人泪如雨下……

2011年写于清明前夕

我学会了包饺子

600字

今天,阳光明媚。老师要教我们包饺子。她准备了肉馅和饺子皮,叫组长发下来,我们就开始包饺子咯!

老师要包一个饺子——“金元宝”。她先拿了一个饺子皮用左手托着,夹了适量的肉馅放在饺子皮上,接着沾了点水涂在饺子皮的边缘,然后把饺子皮对折,最后把饺子皮的两个“角”拉在一起就这样,一个“金元宝”饺子就诞生了。我看见老师包的饺子就像一个战士笔直的立在那里,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包饺子。我想:“肉馅越多就比老师包得更威武,也更好吃!”我就拿了一个饺子皮,抓了一把肉馅放在皮上,又照着老师的样子沾了沾点水涂在饺子皮的边缘。这时我手一捏,突然陷都被挤出来了,皮也撑破了,饺子就像一个个娃娃撑破了肚子说着:“自由了!自由了!”我的手上到处都是“娃娃”,粘呼呼的真是惨不忍睹,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用另一个饺子皮来包在外面,就这样第一个饺子皮不幸“夭折”诞生了。第二次包的时候,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一次放少一点肉馅,结果包起瘪瘪的,立也立不住,晃悠一下就“趴”了下来,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连一个饺子都不会包不包算了,我的心情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这时老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走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失败是成之母,你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这样就会成功,我相信你!”听了这番话,我鼓起信心再次包饺子。这一次我认认真真地包,我放了刚好适量的肉馅,过了一会儿,我包好了,拿起来和老师相比差不多,我又连续包了几个饺子越包越好,我高兴地喊着“我学会了包饺子了!”

看来做什么事情都不简单,只要坚持到底就会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日记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