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蚕豆300字

舌尖上的蚕豆

300字 四年级 散文

你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吗?那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舌尖上的蚕豆吧!

周末,兴趣班刘老师拿了一袋白色的蚕豆。老师把蚕豆拿到灯下,只见袋子闪闪发光,包装袋上的豆子金灿灿的。油亮亮的。还有红通通的辣椒,包装袋的上方写着几个大字“川辣子蚕豆”这几个大字颜色红黄相间,特别好玩的是辣子的一撇戴绿帽子的小辣椒。看来,这包装袋里的蚕豆一定又麻又辣。

我迫不及待地撕开包装袋。呀!原来,这不是我们四川胡豆吗?胡豆的样子有点儿像大母指的形状。炸得黄亮亮的。黑乎乎的小花椒,还有淘气的。红红的小辣椒,真想美美地吃一口。

于是,我轻轻地用两根手指一夹马上塞进我的嘴里,轻轻地咬了一口味道脆脆的。辣辣的,真香!我的口水越来越多。

天哪,让这些蚕豆。小辣椒和小花椒一起在我的舌尖跳舞吧!

读《教师成长》有感

800字 初三 读后感

往往越是重要的知识,在存在方式上就越为抽象,学习起来更为艰辛,应用起来就更为费事。虽然我们经常讲学习过程是乐在其中,但并不因此而否认学习不痛苦,只是学习的痛苦与学习的幸福并不冲突而已,这或许就是现在的流行语“痛,并快乐着”的意思吧。

理论阅读应该是教师不可放弃的责任。教师的确很忙,但这种忙碌靠时间是无法偿还的,它需要教育智慧去击碎它。在教育日常生活中,需要成倍的体力劳动才能够替代相应的脑力劳动;同样的道理,相应的脑力劳动如果没有完成,就可以转化为成倍的体力劳动。所以,教师越是繁忙时,就越有理由、越有必要去进行理论阅读。在这儿之所以强调理论阅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能够在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上有更深的造诣,另一方面是希望借助理论阅读来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同时规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原本就不应该存在的感性行为。

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总是断断续续的,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断断续续的教学工作串起来。当教师把日常教学生活串起来后,不但教师的教育智慧才能够得到体现,而且我们才能够完整地理解教育教学过程。但是,串联工作本身却是艰辛的,甚至偶尔会觉得无聊,特别是当我们看不到这幅教育画卷何时才能成功时就更是如此了。不管你是通过写教学日记的方法,还是乐于对教学生活本身进行叙事,你在串联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既需要有足够的教学知识来整合这些故事,还需要有教育整体的思路来勾勒你人生中最为精彩的教育画卷。

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学习他人的知识与经验,即使我们还会不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仍然不可能在教育实践这条路上寻找到富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智慧。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教育科研与教学实验这条路上有所尝试。对待课堂教学生活,我们既需要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更需要在课堂教学这个岗位上,体现出自己的教育价值。对于他人知识与经验的学习与应用,的确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可要真正地展现自己的教育价值,还需要教师主动地行进在“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散文
3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