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豆汁儿900字

北京豆汁儿

900字 六年级 状物

想必大家都知道北京这个城市,但大家了解北京的风俗习惯、特色小吃吗?今天我就要介绍一种北京小吃——豆汁儿。

豆汁儿是北京独有的吃食儿,是水磨绿豆制作粉丝或团粉时,把淀粉取出后,剩下来淡绿泛青色的汤水,经过发酵后熬制成的。据说早在乾隆年间,豆汁儿已经传入皇家了。“老北京”有句话: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由此可见北京百姓多么喜爱豆汁儿。

其实豆汁儿有个小秘密,我要告诉大家。讲到这儿,大家可能以为豆汁儿比豆浆香醇、比奶茶可口吧,其实不是这样的哦!豆汁儿气味独特,若非长期接触,很难习惯,但一旦喜爱上了,那也很难离开它。去北京游玩如果看见一个不大的老字号铺子前排了长龙,那一定就是卖豆汁的了。

喝豆汁儿是有讲究的,首先得烫,正咕嘟着偶尔冒几个泡的热度最好,再者必须配上“俩宝”——一是切得极细淋上了辣油的芥菜疙瘩丝儿,二则是两三个焦圈儿。这样吃起

来主味酸、回味甜、芥菜咸、红油辣,五味中占了四味,再加上焦圈的脆和香,绝配!

豆汁儿历史悠久,早在宋代、辽代时就是民间的大众化食品。乾隆十八年(1753年)

有人上殿奏本称:“近日亲兴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浩可饮,如玩不洁之物,着蕴

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于是,源于民间的豆汁成了宫廷的御膳。

不要看其貌不扬,但一直受到北京人的喜爱,原因在于它极富蛋白质、维生素C、粗纤维和糖,并有祛暑、清热、温阳、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接下来我向大家讲一个典故吧!据说每年旧历九月至次年立夏后5天,清宫御、寿两膳房都要制做豆汁,帝、后酒肉之余,皆饮豆汁儿以解油腻。而且咸丰梓宫回銮,东西两太后带领同治帝刚回到宫里,即向御膳房要豆汁儿喝。

北京豆汁儿意义也别具一格呢!没有喝过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豆汁儿是制作绿豆粉的下脚料,很便宜的,据说以前卖生豆汁儿的,用小车推着一个有盖的木桶走街串巷,准点到哪个胡同去,也不吆喝,一到这时候,就有人提着容器来了,有了豆汁儿,这一天吃窝头可以不用熬粥了。当时豆汁儿是贫民食物。卖熟豆汁儿的,在街边支一个摊子,一口铜锅,锅里一锅豆汁儿,用小火熬着,豆汁儿摊边有辣咸菜丝、烧饼、焦圈(类似油条但成圈状)。卖力气的,走到摊边坐下,要几套烧饼焦圈,来两碗豆汁儿,就一点咸菜,这就是一顿饭了。

说到这了,大家对豆汁儿肯定有很深有解了吧,记得下次支北京一定要吃豆汁焦圈哦!

江西省南康市实验小学六年级:明思瑜

北京,使我陶醉

550字 初一 记叙文

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它是中国板图上的一颗明星。

在门头沟,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绘制成一幅水墨画,天空是淡蓝的,偶尔飘着几朵棉花似的白云,温暖而不刺眼的阳光更会使你心情舒畅,颇有一番小资生活的感觉。连绵起伏的青山是最寻常,放眼望去,那山仿佛和天是连着的,淡蓝色连接着青绿色,简直是妙极了!当然,山上的景色也毫不逊色:苍松翠柏矗立在林荫小道边,鲜艳的花儿也一直出现在你身旁,有名字的、没名字的、都像一张张笑脸,释放着自己身上使不完的精神!

山风拂面地吹来,鸟儿也一路地追随,水流声滔滔不绝,人们的欢声笑语更是丝毫都没有停歇。到了半山腰,俯视着山下的人们,人们小到看不清,房屋密密麻麻,连成一片,而那一片片的翠绿,想必一定是高大的树木。

美的,不只是山区,还有繁华的市中心。

在城市的繁华地带,来来往往的行人们增添了不少的生活气息,汽车的轰鸣声也成了一曲振奋人心的交响曲。各种商业大厦给人一种在发达国家居住的优越感,各种沿街的小商铺陆陆续续地开门营业了。老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遛弯儿去了。

傍晚的时候,天渐渐暗了下来,各种的路灯,大厦里的亮光,汽车的车灯,还有月亮微弱的光,都在夜幕的笼罩下,明亮起来了。有时是一种朦胧的美,有时候一种浪漫的美,而有时又是一种明朗的美。

这,就是北京,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一个拥有不同寻常的美的城市,更是世界,乃至宇宙,独一无二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