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游之“希拉穆仁大草原骑马”1200字以上

内蒙古游之“希拉穆仁大草原骑马”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这种情景是我盼望已久的了。在还没到达内蒙古之前,我一想到自己将要去大草原了,就禁不住浮想联翩:那一望无垠的草原、那威武俊美的骏马、那悠闲的牛羊,都让我恨不得马上飞到内蒙古去!

到达内蒙古的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钟,我们早早地起了床。从呼和浩特出发,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内蒙古的希拉穆仁大草原。由于时间还只是七月一日,草长得并不是很茂盛,远远没有达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程度,但是放眼望去,那么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啊,绿得无边无际,仿佛与那蔚蓝的天空融为一体了,已经足以让我激动不已,此时此刻,我完完全全体会到了老舍先生所说的那种“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感觉。

草原并不完全是平的,这儿那儿都有些高高低低的小丘,不远处,有一些骏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甩着它们长长的“辫子”,悠闲地吃着草。这情形真是太美啦!我也想如老舍先生所说的一样“放声高歌一曲,以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啊!

我这次来大草原主要的目的是想在草原上纵马疾驰,所以我们在前一天已经做好了骑马的充分准备:带上厚厚的手套,好抓握马鞍上的铁环;带上轻薄的纱质脖套和太阳帽子,捂住嘴巴、鼻子、额头,只留出眼睛,以免皮肤被草原灼热的阳光晒伤;而眼睛则戴上墨镜做保护,身上就更是必须穿上长衣长裤。这样一打扮下来,真是酷毙了,仿佛行侠仗义的西部牛仔,嘻嘻。

我们穿戴完毕来到马厩,牧民叔叔交代了一系列注意事项,我听着、听着不禁紧张起来,我想,天啊!如果马跑得飞快,我掉下来了怎么办?要知道,在这里骑马可是真正的自己骑呀,我真有点害怕了!不过,对骑马的渴望还是战胜了我的害怕,我鼓足勇气选了一条最远的路线----骑三小时,绕草原一大圈。

我选了一匹英俊的白马,在牧民叔叔的帮助下跨上去。刚上马,可能马儿认生吧,我感觉它有点不听话,在那里不停地转它的头,用蹄子刨土,还跟旁边的马打闹,弄得我好紧张啊!而且,我也好怕它被草原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了,忘记了自己的任务,突然飞奔起来。不过牧民叔叔告诉我,这里的马都是经过训练的,是会听从指挥的,是不会乱来的,这样我才大松了一口气。

我们一行十几人一边慢悠悠地骑马,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光,陪伴我们的是马蹄洒下的一路的哒哒声。看到我的年龄最小,带队的牧民叔叔一直跟我并排骑马,让我很有安全感。

也许是看到我们已经适应了马背上的感觉吧,牧民叔叔突然轻轻地打了一声“true”的口哨,马儿们就听话地跑了起来,惹来大家的一片惊叫。我们都感觉马跑起来后,马背上好颠啊,仿佛五脏六腑都颠得挪了位置呢!这时,牧民叔叔教我们抓紧铁环,身体前倾,重心向前,身体微微站起,同时用力踩住马鞍上的踏板。这样就既不会摔下去了,身体也不会受到马跑动的颠簸,因为实际上这时就并没有坐在马鞍上了,而是弯腰站着的。经过牧民叔叔的这么一指点,我们果然觉得舒服多了。有牧民叔叔的并马骑行,我的胆子越来越大,我和叔叔越骑越快,把妈妈他们远远地抛在了后头,有时因为绕过了小山包,妈妈在后面都看不见我了。妈妈说我骑马的背影那叫一个潇洒啊!嘻嘻,真开心哪!一路上,我还不忘小记者的本色,采访了一下牧民叔叔,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和收入情况,叔叔也开玩笑叫我不要回广州了,就留在草原骑马,呵呵。

就这样,我们的马走走、跑跑,带着我们参观了草原一个又一个的景区:天鹅湖、敖包山、牧民蒙古包、自然生态保护区、沼泽地等等。中途到达牧民家的时候,我们还吃了牧民自家做的内蒙古特产果条、奶片和奶酪,还品尝了著名的内蒙古奶茶,哇!那味道真不是一般的好啊!而且一路上,我还看到了很多自己上、下班的马儿,它们自己“回家”去休息、饮水,到时间了又自己回到景区接载游客,这就是老马识途,真是聪明的马儿啊!

不知不觉,三个小时的骑马结束了,我恋恋不舍地下了马,这时我才发现我的腿好酸啊,屁股好疼啊,而且半天都不会走路了,仿佛觉得自己还在马背上颠簸,但是我觉得十分开心!

啊!美丽的草原,一望无际碧绿的草原!啊!无与伦比的骑马经历,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吃完午饭,我们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骑马区,向我们的住地---葛根塔拉草原豪华战车蒙古包进发了,我知道等待我的将会是又一个新奇、难忘的经历。

内蒙古的春天

1200字以上 高三 写景

像许多人一样,我深深地爱恋着养育我成长的故土―内蒙古高原;更爱恋这里的春天,因为她用温柔而刚毅的独特睦格陶冶了内蒙古人民美的情操。

内蒙的春天是温柔的。

清明过后,她来了,她用很快的速度跑来了。但她不像江南和中原姐妹那样提前和及时,她在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她来迟了。也正是因为她来迟的缘故吧,她那么羞涩,不肯揭开面纱,使人们难以看清她的姿容。然而羞涩却难以遮住她那开朗的性格。几阵春风,很快拂去她的面纱,在草原,在山岭,在平川,人们处处都能看见她那温柔的倩影。嫩绿的草尖从枯黄的草根下瞪俏探出头来四下张望着;大青山的皱褶里添上了一抹儿一抹儿的淡绿色,像沉睡了一冬的巨龙换上了新装,开始蠕动那横空出世的身躯;干涩的平川也变得湿润起来,散发出泥土的清香;杨柳的枝条泛着青色,在春风中摇曳……只需一场春雨,即使仅仅湿透了一层地皮,也会为这里的山川点缀上无尽的绿色,使万物沉浸在绿的怀抱之中。

看吧!千百成群的羊群、马群都在尽情地享用着春天赐予它们的美食,吃饱喝足,便在一望无垠的草地上扒开雪窝,去寻觅那几乎啃吃不到的枯黄的草根。农民们甩着长鞭,吃喝着耕牛,或者驾着铁牛,伴着“嘟嘟嘟”的马达声,翻开沉睡了半年而刚刚苏醒的土地,然后洒下一年的希望。呵,春天,如果说你刚刚踏上内蒙大地时,还是一位娇美的姑娘,那么这时你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因为你不但给内蒙带来了明媚的景色,而且还带来了阳光、雨露和憧憬。内蒙的春天是刚毅的。

她虽然迟到了,但那不是她的责任。她不会慢慢腾腾,拖拖拉拉,她有的是雷厉风行的作风。仅仅几天,她的踪迹便印遍了内蒙的万里山川,所以她似乎又像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看吧。路旁、地里、山下,几天前还是枯枝满树,而现在竟是绿叶满枝;再看:池塘、小河,那绽裂的坚冰忽然不见了,只见一片片、一条条泛着绿波的水在荡漾,在畅流。快!惊人的快!似乎是在一瞬间,内蒙大地便脱去冰冻臃肿的冬装,换上了花草鲜艳的春衣。虽然此时还会有寒风、雪雨向这单薄的春衣袭来,但这里的一切都毫无惧色,而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由此我看到了内蒙春天的刚毅性格。呵!这是你特有的性格,江南、中原之春怎能与你相媲美!

内蒙春天的刚毅性格,是在这里的独特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它又在这独特环境的磨炼中经受严峻考验,得以保持和发扬。

你听,春风呜呜地吼叫着。仅仅从这声音里,你就会感受到它的严厉;你看,密集的飞沙乒乒乓乓地向刚刚探出的草尖打来,顷刻间把它掩埋在地下。或者在一个阴沉的夜晚,你忽然听到窗外细小的声响,便高兴地想:下雪了。然而当你早晨走出屋子,会惊奇地看到:在湿润的地面上,稀疏地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冰。哦,原来是下了一场雨雪。此时,你会为雪窝中嫩绿的小草焦虑,为枝头的嫩芽担忧,怕它们经受不住乍寒地侵袭。可是当暖烘烘的太阳渐渐升高时,那层薄薄的积雪和冰凌便倏地不见了,而嫩绿的小草却在它们的滋润中昂首微笑;杨柳的嫩绿也努力撑开坚硬的外壳,像特意打开窗权,来吸吮雨后所特有的新鲜空气。看了这些,你会由衷地赞叹:这真是一个奇迹!春的风沙,春的雨雪,春的寒气,有意地磨炼着她的子孙,而她的子孙完全经得住这严峻的考验,勃发着坚毅的性格。品味着内蒙春天温柔而刚毅的特殊哇格,自然会使你联想到内蒙古人民美的情操,他们是那么友好和善,即使是异族同胞,也会亲同手足。如果哪位汉族兄弟到草原做客,蒙族兄弟会策马几十里来迎接你;当你跨入蒙古包时,好客的主人会把一碗醇香的美酒高举过头敬给你。这种气氛、这种情谊会使你感到春的温馨,哪里还会有“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呢?如果你有幸观看套马,那么你一定会被激烈的场面所吸引,看着那些往返驰骋的烈马,看着那跃马横杆的英姿,听着烈马的恢恢嘶鸣和哒哒的蹄声,你禁不住会发出连声的惊叹:啊!蒙古族兄弟,你们多么坚毅,何等刚强,梁鹜的野马在你们手下驯服,狂暴的风雪在你们面前退缩。

柔中见刚,刚中有柔,这是内蒙古人民的性格,也是内蒙春天的性格。我执着地爱恋着这片特殊的土地―内蒙古高原,我纵情地讴歌你―内蒙古之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