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中队升旗演讲稿1200字以上

五(三)中队升旗演讲稿

1200字以上 初三 演讲稿

五(三)中队升旗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五(三)中队的卢阳,我演讲的题目是:缅怀革命先烈,争做四有新人。

前天,我们怀着庄重的心情,共同度过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苍天流泪,大地动情。在这个万物沉思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少先队员,抚摸着自己胸前的红领巾,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战争年代那硝烟弥漫、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生活在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无数革命先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解放全中国的道路。为了广大劳苦人民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在生与死之间毅然选择了九死一生的抗争为了胜利,他们在敌人面前怒目圆睁、大义凛然为了理想,他们在死亡面前视死如归,面带微笑。在黑暗即将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之际,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无数个像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杨靖宇、江姐、杨开慧式的英雄人物,一个个地牺牲了,他们的血染红了天边的云霞,浸润了大地的小草。虽然,他们倒下了,但他们手中用鲜血浸透了的五星红旗却迎风飘扬、高耸云霄,他们的精神在神圣的旗帜上得到了升华,他们的躯体在敌人面前显得无比高大。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看——在先烈们倒下的土地上,无数鲜花般的少年儿童正在茁壮成长听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千万名少先队员高唱着嘹亮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正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英雄未完成的事业前进!

本周的教育主题是“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作为每个少先队员的标志,佩带在少先队员的胸前,鼓舞着我们前进,伴随着我们成长。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红旗是革命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遗志,在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时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争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历史追溯至1921年的7月1日,在绍兴南湖的万顷碧波上,一个改写中国千年历史的伟大组织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她像一盏明灯冲破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像一轮初升的朝阳给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从她诞生的那一刻起,神州大地就有了一群引路人,中华民族就有了挺拔的脊梁,这个坚强、光荣的集体在黑暗的灰烬中爆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八十几个风雨春秋,八十多年的奋斗不息,中国共产党历经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北伐战争的洗礼、土地革命的斗争、抗日战争的硝烟、解放战争的炮火,又历经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十年“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共产党一次次面临历史的重要关头,又一次次地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不管是雪山草地、大渡河的霏霏雪雨,还是井冈山、太行山的腥风血雨,不管是延安窑洞的和风细雨,还是改革开放的急风劲雨,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始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与中国命运的脉搏跳动在一起,从年轻走向成熟,从落后走向文明,从二十年代走来,驶向一个新的世纪。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我们这代跨世纪的小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去的腥风血雨,艰难曲折,或许我们很难体会到今天的幸福、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历程,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祖国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让我们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沿着前辈们所踏过的足迹,去完成前辈未完成的事业,建设一个美好、富裕、强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谢谢大家!

由升国旗想到的……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是五(三)中队的卢阳。

刚才,我们又一次聆听了那震撼人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一次目睹了徐徐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面对着嘹亮的国歌和鲜艳的五星红旗,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壮举,那牺牲我一个幸福四亿人的豪迈气概,不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那崇高的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吗!

时钟转到了2003年的春天,一个无形的病毒悄然而至,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传染病席卷了中华大地,往日的祥和宁静被数百人的痛苦和死亡打破,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惊恐的气氛,雾器、消毒液、白口罩、黑中药,一时间成了人们的抢手货。工厂停工、学校放假、商店关门……人类再次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科技工作者冲上去了,医务人员冲上去了,共产党员冲上去了,他们冲到了战斗的第一线,他们冲到了用他们的生命和SARS病毒直接接触的第一线。此时的他们,也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他们也有和普通人一样需要珍爱的生命,他们也有和普通人一样需要照顾的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子。可是,他们在危险面前却勇敢地上去了,在亲情难以割舍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上去了。他们的精神不就是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精神的再一次生动的体现吗!有了他们,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康复出院了。有了他们,非典终于被战胜了。有了他们,十三亿人又可以微笑了。

今天,我们能够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的老师们为把因SARS而中断的学业给我们补回来,而呕心沥血、加班加点,牺牲了他们宝贵的时间为我们备课、批作业、作辅导,不也是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体现吗!同学们,让我们为报答所有为我们奉献过的人而好好学习吧!让我们为将来奉献于社会而加倍努力吧!

谢谢大家!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我家是私房,从爷爷奶奶口中就是:“我们自己盖的”。我家有一口井。

那口井不像外婆家那边连着的,大家一起用,而且要拿水桶自己打上来的,是用唧桶抽水上来的,可我还是习惯说“打水”。

进了大门就往左,也是一片大大的场地,最靠着远的地方放着一张石桌。与其说“放”,不如说是“生”出来的,简直凝在了一块,十分地应景。小时候高度刚刚好我摸不着,老是恼了搬张凳子探着脑袋上去。因为桌子是放在拐角成分开状,我简直可以在上面爬了,但上面的水啊、盆子啊、洗衣粉啊、搓衣板啊都纷纷阻拦了我——这是洗衣服的嘞!旁边置着一个荒废的浴缸,专门用来集废品等着卖的。卖废品的人倒也是注重卫生,弄完过后总要到井边洗手,这时候我就起劲了,招呼一位“顾客”过来,呼哧呼哧地打着水,赛后便又一番清凉。那口井的位置非常好,直处“军塞要地”。井不是像小村直立立地“方圆无依”,要说啊,简直是被嵌在墙边的,上面有小顶供着,旁边也被白墙围着,中间就是陷进去一块,护得严严实实的。

因为是井水,那就不比自来水金贵。知道是耗不完的,用起来都大手大脚。母亲准备在石桌上洗衣了,噫,先洗洗桌,一下子就打了水一桶子下去,好了洗衣了,又拿盆子打起水,因为盆子大只能斜着放,所以总是要“牺牲”些水的,可,不在意呀!“仫事缇个”母亲也说。好了,最后直接冲吧,我帮着母亲打水,准备要大干一场的架势,我想,这些衣服连一个肥皂泡都不会有的。

爷爷奶奶老喜欢用井水来给种的长豆、青菜什么的浇水,每每看到他们拎着一个绿色的大水壶到井边打了水就去浇,通过水壶出来的水很是均匀漂亮,这时候爷爷奶奶就会叫我来耍一把。到绕杆的藤儿已经旋几个圈了,还得他们抱着上,我是很开心的。每次,我们种的菜啊,都非常好吃,我不会说吃出了井水甘甜的味道,绝对不会的。

夏天,我的身影老被阳光刺中,不能再灵活了。风尘仆仆的赶到井前,把腿伸到出水口的下边,一股劲地打水。水呼呼地就冲上来,穿过套在上边的皮管子到达“目的地”,凉得我简直要欢呼。把一下下刚上来时的刺得一个机灵撇去,只剩爽了。脚丫凉了,整个人都凉了,我又该风风火火地猴去了。奶奶总说:“这样长大后要的关节病的。”

我总是可以让井水作画。母亲洗完衣服,水就哗啦啦地往下流,因为有板子的缘故,有些地方并不能到达,于是那些水顺着边缘又向别处流去,留下了不经雕琢的自然之美。若是水多一些的话,碰巧又是个晴天,大片大片流过,最终停止。有遮的地方呢,灰色的一块地还是灰色的一块地,被阳光揽入怀中的地方呢,这就妙了,不同时刻蒸发的也就不一样,又因上面藤上缠上了嫩绿的叶片,疏密有度、留下小小的空隙,水总能在那以不同的晶莹示众,再配上“全莹”的光彩,真是好不美妙。而在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我就自己拿着瓶子,上边开几个小孔,里边灌上井水,在地上书画起来。有一次,爷爷经过的时候不小心“中奖”,衣襟湿了,可一点也不生气,努着嘴笑笑,仿佛在说:“要是我年龄可以过关的话,你早拜倒在我的‘枪’下啦。”这井水,是有魔力的。

可是现在,那口井已经臭了,都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演讲稿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