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们共同感悟生命900字

那一刻,我们共同感悟生命

900字 高一 议论文

筝如流水,娓娓如静夜悠扬,渔舟唱晚。水天一色,潮起又潮落,是谁无意间挽住了烟柳如雾的朦胧,是谁释放了无名花草的芳香?是谁琴声飘渺,掠过腾风月浪的轻舟,弹指间,余音绕梁?是谁剑眉紧锁,即使是远去了尔虞我诈,鼓角争鸣,何处仍是风雨无常?

那一刻,我们共同感悟生命。

栏杆拍遍

还记得秋寒初至的清凉?还记得江枫渔火的愁眠?还记得烟雨如梦的幻境。你伫立危楼,放眼远处,似乎历经坎坷的你,会被夕阳和秋风雕镂成永恒!

是谁写出了“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金戈之作?是谁曾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又是谁在南渡后,被迫脱离战场,无奈地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似屈子仰问苍天,如共工怒撞不周?失声痛吟道:“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又是谁无奈感叹:“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有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这样一个辛弃疾!

春残花落

那些开放的花草,或摇曳,或芬香,那些斑斓的梦,或绮丽,或朦胧,只在梦中的一切,已不再且歌且唱,你在我心里种下了杜鹃,我的梦几乎呛出了血泪。

是谁在竹林掩映的帘下沉吟“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连绕空月痕。”又是谁斜倚花锄,泪眼朦胧:“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琴声,仍在缠绵,声似幽泉,玩悱恻,宛如一空被掠夺的爱情,生命是一场生生不息的恶作剧。琥珀色黄昏,血色残阳,诗化了悲哀,凄美了离别,埋葬了笑靥的清凉,撑不破千年的感动。黛玉的一生最终还是呼应了“漂泊亦如人命薄”。

人比黄花

我的惆怅被你碾碎了,忧郁的菊花也不再泛黄,因为你说你只爱菊的傲骨而不是它的忧伤。

是谁曾甜蜜咀嚼爱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是谁“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将离别之思,表现得淋漓尽致?又是谁“物是人非事事休”后,失去了昔日的欢乐,只在孤身低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是谁大节大义面临乌江吟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她家破人亡,却仍不忘国家,至暮年,仍忧国忧民“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李清照也许却是愁的化身,但她的愁不只是哀怨缠绵,而且有执着坚毅的阳刚之气。

命如余晖映斜阳,如青松立峭壁,如万里平沙落雁,如三月阳春映白雪。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绎生命不灭传奇!

那一刻,我们共同感悟生命!

高一:钟思敏

直视困难

800字 六年级 议论文

“愚公移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位老翁面对自家门前那两座不可逾越的大山,没有逃避,也没有放弃,而是做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选择:这位已是垂暮之年的老者毅然带领子孙后代去挖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这种勇气,终于感动了上天,最终达成所愿。可见,所谓大山,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坚不可摧,不可撼动。

当困难与理智、能力相比的时候,困难有时就会被无限放大,理智就会变得弱小,能力好像也失去了原有的力量。虽然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但之所以有些事人们不愿去做,就是放大了困难,其实,那只是想当然的困难。大多数困难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并非客观存在。

那么,怎样理解困难呢?

困难就是每天早起时心中的睡魔,是大雨倾盆时头顶的那把雨伞;是懦弱者望而却步的借口,是勇敢着一往无前的动力;是把希望变得迷茫的围栏,是使理想之花变得更加灿烂的绿肥。孔子的话对此也做了很好的诠释:“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为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困难像什么?它就像我们前行路上的凹凸不平和曲曲折折。它使人丧失信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眼中的路不是一条平坦大道,这时候,理智和能力就抵挡不过困难的强大势力,只能消失在心中的困难背后。殊不知,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折,何来辉煌。

常言道:困难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愚公移山的经验我们可能无章可循,作为学生,我们的困难很少有生活的磨难,有的只是学习中的懒惰、枯燥乏味和迷茫;有的只是考试中面对令人头疼的难题而无从下手……如果这样的困难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可想而知,明媚的阳光就会离我们远去。

实际上,困难是什么?它就是:

搬走第一块石头

背熟一篇课文

记熟一个公式

纠正一个小小的错误……

直视困难,困难就会变成任由我们所用的石子,当把眼前的石头一块块垒起,一块块平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座希望之塔耸立于云中,一条未来之路通向远方。只要我们拿出勇气和耐心,就一定能披荆斩棘,为自己铺就一条成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议论文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