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春雨不值900字

访春雨不值

900字 高三 散文

曾经,我是去拜访过春雨的。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雨水偷偷地吹来的时候,在每枝干枯的枝条上洒下点点新绿。冲刷着干裂的山垚,浣洗着枯黄的草地;山谷里吹来习习凉颸,池塘上奏出叮咚的乐曲。那样“帘外雨潺潺”的清晨,每每徘徊于桐槛之下,倘徉于平林之间,放眼望去,便是一片朦胧,依稀缥缈罢了。但闻繁花嫩叶之中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才知是雨来了。果然,远方烟云出岫,飞鸟入林,新叶上的雨点透过朦胧的雾气闪着点点光辉。定神细视,就看到细细的雨点像柳絮一样飘飘洒洒地落下来。这样的时候,叩山访水,就别有一番情趣。

“去找寻春雨吧!”我的朋友对我说,“有很多美丽的景致呢!”我便欣然起来。去的时候,我走得快极了,从头到脚都有这使不完的劲儿,蹦着跳着向前跑过去。

当我觉得走到了的时候,那却已是“残漏风催秋雨急”的时候:肃杀的秋风卷着滚滚的乌云掠过来,残荷听雨,枯叶迎风;无情的雨水凋尽了繁密的树叶,都纷纷像暴雨一样飒飒地落下来。这时候在林间泥泞的土路上彳亍,望着那一夜之间变得如此萧条冷落的平楚,又时而想起黛玉闷制风雨词或者宋玉登高作赋的情景,不由油然升起“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感觉。一束交错的残损的枝干,一地浸在淤泥中的落萚,一叶在寒风中漂泊的扁舟,一个在秋雨里踽踽独行的游子,一曲朦胧着的悲凉的笛声,就总是令人怅惘久久,潸然泪下。

哪里是我要探访的春雨?分明是悲人的秋雨嘛!你看这雨,真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回来的路,我走得慢极了。我默默地想了一路:其实每一年都有春天,每一年也都有秋天呀!渴望春天,于是就渴望春雨,眼巴巴地守在窗前,又迫不及待地去“拜访”它,渴望它早早地把春天送来。然而秋雨却紧紧地跟着它的脚步走来了。于是才想起留恋,才后悔当初为什么那么着急地把春雨访来了,于是也就有了“春光荏苒休辜负”似的词语。是呀,时间不会因为留恋春雨的柔美而放慢脚步,也决不会因为悲苦于秋雨的猛烈而匆匆逝去。春雨带来了多少美丽,秋雨里就会有多少悲凉。

默默地走着,默默地走着。终于,嫩柳枝的新绿跃然眼前,依旧映着那晶晶莹的雨滴,春雨特有的朦胧在我的眼前模糊着。哟!那是晚归的春雨呀!春雨是不可以拜访的,其实他在你的身边,但曾因为心情急切而找不到它。“走好,春雨!”我向它致意。然而我没有留恋,因为那里,那里有雨后的彩虹在前面。

访朱东润爷爷故居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朱东润爷爷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文学史家、书法家和教育家。

跨进大门高高的门槛,就看见了爷爷所居住过的四合院。我们站在一个不大的前院上,面前是几座平房。前院靠墙的一边还有个草坪,上面种着一小片竹林和几棵饱经风霜的树。干干净净的卧室,特别是书房,一个长长的书柜,上面摆满了爷爷不知翻遍了多少遍的书,没有丝毫的杂乱,依然很整洁。

关于朱东润爷爷有一串数字,是“一”“二”“三”“四”这些数字。“一”说的是一个人,而这个人就是家喻户晓的朱东润爷爷。1896年12月4日,朱东润爷爷降临在这。“二”指的是朱东润爷爷的两句名言:1.人不可以有傲气,但不可以没有傲骨。2.读书人一生两件大事,做人,做学问。做人始终是第一位的,人的才能有高低,但做人可马虎不得。一个人的文章再好,品行不足取,也就不足取了。“三”是说朱东润爷爷爱祖国、爱党、爱家乡,爷爷热爱家乡的殷殷情怀,感人至深,比山如海。“四”是四个故事,其中一个讲述的是文革初期,爷爷为复旦大学第一批“资产阶级反动学权威”横遭批斗。爷爷风骨凛然,义正词严的反驳:“我嘛,‘权威’勉强算一个。‘反动’嘛,则未必吧。”造反派头头恼羞成怒,将日本军刀架在爷爷脖子上,斥问:“你是什么东西?”爷爷倔强以对:“我是中文系主任。”这位为泰兴添光的伟大人物,就在1928年与世长辞,享年92岁。

朱东润爷爷在世时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书法家,他是因为没有在老师临终前送给老师一幅漂亮的毛笔字,才下定决心练好它。可是我呢,就是做不到“定”,每次坚持了一会就半途而废,想起来时才后悔莫及。

我真的十分敬佩朱东润爷爷,他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得到伟大的成就,真了不起!朱东润爷爷,您是我们泰兴的骄傲,是我心中的榜样。

泰兴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吴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