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年味儿650字

我家的年味儿

650字 六年级

“哈哈哈,哈哈哈”,一声声欢笑在楼下回荡,虽然没有炮仗、烟花,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年的向往、期待。我与一众小伙伴在楼下狂奔,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

新年的杭州比以往更加灯火通明,街道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假如灯火是点,那流动的车辆、穿梭的行人就形成了线。线条优美流畅,点、块干净利落。单看夜晚,天空刚刚拉上帷幕时,火红的灯笼就一点一点亮起来了,远方嘈杂的人声也一点一点变大了……若再晚一点,人群就像流水,高楼耸似高山。流水流尽了,街边的灯具也就亮了,商铺也就关门了,暗黄色的灯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让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又过了一会儿,每家每户开始吃年夜饭,给萝卜插上烛火,香,在铁盆里烧上纸钱。浓浓的燃烧味儿在屋子里散开,占据了每一个角落,有些呛鼻,但我却觉得这燃烧的味道是快乐的味儿、也是春节的味儿。

坐在窗边,望着窗外流动的点、线,我静静地听妈妈讲述旧时的年,妈妈说:“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那时有吃的、有穿的、有看的、又有玩的,是一年之中最为高兴的时候了。有时还能见到一年只能看见两三次的朋友。大家都聚在一起,大人们谈论着过去的一年里发生的事儿,小孩儿们围在一起,放着烟花,在小道间奔跑,在田野里游戏……虽然都是过年,但感觉是不一样的。”

我静静地听着,无限的感慨涌上心头:是啊,就像妈妈说的虽然都是过年,但感觉是不一样的。以前,能穿上一件新衣服,吃上好吃的东西就已经很开心了;而现在,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新衣服,好吃的东西随处可见,所以对过年时穿新衣,吃好吃的期盼也就变淡了,只留下对亲人的祝福,来年的展望。

同样的春节,不同的期盼,从祖辈对小家的期盼,到现今对大“家”的期盼!

祭灶

450字 六年级

“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题记

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挂灯笼、放烟花、贴对联、访亲友……除了这些,在我们这儿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祭灶。

说起廿三之夜,妈妈在贴着灶王爷像的厨房灶头前,摆上一张小圆桌,在桌上摆起酒、水果、鱼,以及贴着红纸的猪肉和鸡鸭。听奶奶说,灶王爷今晚要上天去向与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人间的变化和好坏呢!于是我们供上好酒好菜,让灶王爷多说一些赞美之词。我不禁在心里念道:这祭灶的讲究还真多!

过了一会儿,妈妈点燃了香烛,而后慢慢地,厨房上下缭绕起屡屡香烟,桌上本平凡无奇的猪肉在烛光的照耀下变得晶莹剔透,让人不禁口水大流!这迷蒙的环境仿佛仙境,感觉就像灶王爷真的来到我们凡间,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

妈妈把一块布铺在地板上,让我们来祭拜灶王爷。在被香烟弥漫围绕中我看着灶王爷那神气的面孔,心里不由得对灶王爷产生一份敬畏感。

伴随着烛光越来越旺,春节的气氛也在这烛光中愈来愈浓……随后,妈妈吹灭了蜡烛:“灶王爷上天了,请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

春节祭灶,求的是平安;求的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的心愿;求的,更是年味……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