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其实很简单1000字

幸福其实很简单

0
0
1000字 初二

幸福其实很简单,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人感到幸福……

——题记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只听见远处传来电视里的笑声和小孩子的玩闹声,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只有几座路灯,像一个个军人屹立在路的两旁。

我套上毛衣,披紧外套,戴着绒帽,穿好鞋子,整装待发。妈妈问我干嘛去,我神秘地说:“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一出门,寒风直灌我的衣领,我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连忙系紧外套,快步走到街上。在这个寒气袭人的夜晚,我脑海里浮现出妈妈忙碌的身影:晨曦初露时,她就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只为了给我做一顿热乎乎的早餐。心灵手巧的妈妈,每天都给我准备不一样的食物,生怕我吃腻吃烦了。我慢条斯理地吃着,她就马不停蹄地去房间为我整理东西。吃完后,妈妈还没出来,我等得不耐烦,便去房间里找她。透过树梢的阳光,温柔地在母亲的头上洒出淡淡的光影,我忽然发现,岁月已经在母亲的头上刻了一道道痕迹——几根白发。我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轻拨动了心弦,心里不免有一些感动,也有一些愧疚。明天正好就是妈妈的生日了,我要送一份充满了女儿的爱的礼物给妈妈,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我心里抱着期待,一种说不出的期待。

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走着,抬头一看竟发现前面的广告牌上写着:给您的家人在冬天送上温暖,且让他(她)感到幸福。我好奇地走进百货大楼,一推开大门,就看见大楼里面人头挤挤。我随着人潮挤进了店铺,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我问了问售货员:“伯伯,里面装的是什么?”伯伯问我:“你是要给你妈妈买礼物的吗?”“嗯,里面到底是什么呀?”我紧追不舍。“里面是会让你妈妈从身上感到温暖,从心里感到幸福的东西哦!”伯伯微笑着,神秘地对我说。我想了想:反正这里这么多人,被骗了也不只我一个,心动不如行动。我掏出了积攒几个月的五十块大洋,忍痛递给了伯伯,拿回了那件温暖且幸福的礼品。

我抱着礼物,步伐匆匆地赶回家里。妈妈正准备着晚饭,爸爸帮忙摆着碗筷。见我回来便数落我:“这么晚才回来,外面天气这么冷,快去洗个手赶紧吃饭。”我哦了一声,悄悄放下礼物,就去洗手帮忙了。

我们看着电视,吃着饭,其乐融融的场面好不温馨。我忽然放下碗筷,爸爸妈妈望了望我:“怎么了?”我走过去拿起礼物,慢慢递给妈妈:“老妈,提前祝你生日快乐!”妈妈惊喜地看着我,一边拆礼物,一边说:“我好久没收到生日礼物了,谢谢你,我的宝贝女儿。”拆开精致的包装盒,原来是一条围巾,妈妈围上围巾,欣喜地说:“我真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爸爸笑眯眯地叫我们站起来,用他那长长的双臂把我们围拢在一起:“我们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就是最好的礼物!”

此刻,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溢满了幸福。我蓦然发现,其实获得幸福并不难,最难的是有一颗想要创造幸福和懂得理解别人的心!

大学读后感

1200字以上 读后感

【篇一:大学读后感】

孙思瑶

老师说:“《大学》是我国的“四书”之一,它积淀华夏五千年的魂,是中学生必读的经典之一。”我急忙周六就去图书馆借来看。之后,我去网上搜查资料,原来《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他歪门邪道。明明德、亲民以及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都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一曰“大人之学”,二曰“为政之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指但凡有成就的人,都具有光辉伟大的人格,他们修己安人,历练内圣外王之道,终成轰轰烈烈的事业。这两种含义具有同一思想——修身。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时刻记住,只有做好一件小事,才能实现理想。

【篇二:大学读后感】

彭雨晴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读史可以明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解决现状的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成长与生活,逐渐变得浮躁,急于成功,把最基本的东西抛之脑后。

人要不断的学习并确立目标,然后为之奋斗,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之人,因为漫无目的的生活着,是在消磨时光,没有真正的价值。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几乎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将自己的理想搁置,而在忙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通过阅读《大学》,我懂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只有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从新才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在文章中,我找到了解决自己浮躁的方法,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确定目标,志向坚定,才能镇静浮躁的心,进而有所收获。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我相信,每个人在努力之后,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篇三:大学读后感】

王佳昭

《大学》是儒家的经典。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中的“学”就是指“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这本书的中心。何为“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于改掉自己不好的习惯,在于养成美好的品德,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是我读整本书最受益匪浅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的含意远远不止“各司其职”那么简单,它表达的意思还有:做什么事,就做好。作为孩子,孝很重要,只有做到了孝,以后才能学到忠、学到义。身为人父,不仅要爱自己的孩子,还要仁慈。作为国家领导人,也是如此。

《大学》中有这么一段话,“一家仁,一国兴仁,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带领一个国家,到了一个团体没有想象中的复杂,一定是从自己修身,家庭文家做起,自然而然治国,平天下。作为领导的人不仅要做到勤,还要做到仁慈。在我们国家,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和政府的关系。2008年汶川地震后,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来到灾区,只会全国人民和灾难做不屈的斗争。我想,正因为哪里有困难,哪里就会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国家才能长盛不衰。

《大学》让我们终身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