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烙印750字

文明的烙印

750字 初二

举手投足之间,折射一个人的气质涵养。人类的生活进步烙印在文明城市中。城市作为当代人的活动居所,需要文明的滋养。

文明的谈吐,文明的举止,文明的环境……众多元素汇集在一起,便是文明城市的缩影。文明作为区别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标志之一,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的等级。这种划分与家境无关,与受教育程度无关,更与收入无关。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根植于我们体内。所以,讲文明,取决于您的选择,而并非习惯。

路上呼啸而过一遍又一遍的文明呼吁,带有企盼色彩的官方语音在重申着“创建文明城市,共建和谐家园。”当熟悉的音波敲击着你的耳膜,你是否把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

垃圾分类丟入垃圾桶内,上公交车主动排队,垃圾包好不乱扔,不越草坪和花坛……当抽象的文明,遇到身体力行的小事,便被赋予了现实含义。他是你面对公交车司机“欢迎乘车”的善意微笑;他是你在单行道上,对对方车辆的主动退让;他是你在食堂吃饭时食物的妥善处理……

当你看到东昌湖的水多了几分清澈;当你嗅到路面被洒水车喷洒过,而散发的雨后的味道;当你惊异于如此整洁的铁塔商场;当你驻足于古香古色的古楼城区……你感受到的不只是环境的整洁,而是一个城市的进步,更是文明的体现。作为聊城市民的一份子,我们要融入文明的环境,需要我们言行举止融入文明。文明聊城人的标签,迫不及待的要贴在每一位公民的身上。

古老的中国正从中华大地上腾飞,而文明作为他熠熠闪光的羽毛争夺世界的目光。当我们的步伐,追不上他飞速的前进,丢掉的不只是个人的形象。城市作为国家的器官,只有他充满活力,血液炽热,才可托举起国家的荣光。公民的文明举止也展现了集体荣誉感,民族认同感。

据说,文明的人可以嗅到小草的芬芳;据说,文明的人可以看到大树的微笑;据说,文明的人,脚下有高尚的影子。文明城市,需要您的加入。做一个文明人,建一座文明城。

文明如风

800字 初二

文明似火,伟人拆骨为仗,作为火把,指引人类的脚步;文明如歌,君子引吭高歌,震吓林宇,惊走拦途的凶恶;文明若水,大河奔涌不息,婉转悠长,不畏沿途的曲折;文明如风,暖风拂面而过,吹散乌云,迎接炫丽的光明。

文明是社会的面貌,是城市的名片,时刻体现着一片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安定和谐的要求,每个人都不能儿戏。政府的工作人员更要严格履职,以身作责。我们伟大的周恩来总理便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他每到一个地方,总与当地的百姓亲密的握手问候,每次与外国友人会见,总是早到一会儿,站在门前迎接,离开时也都送到了门前,目送他们驾车离去。也正是如此,周总理才能赢得中外人士的一致赞誉,他的事迹才能被一代代流传,成为人们门前树下,百谈不厌的佳话。政府人员要积极履职,鼓足力量,吹动文明的风在社会流动。

文明是中华民族千年流传的优秀美德,中华文明绵延千秋,正是由于文明礼仪的思想不断发扬。中国向来注重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发出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劝告,还发出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的忠告。

文明是每个公民的准则,是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我们这些生活在当下的人,要多想想古代人民文明的事例,我们也就有了文明的力量。大家都听过孔融让梨的故事,他四岁时,家里吃梨,他挑了个最小的。大人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我年纪小,应该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大人又问,你不是还有个弟弟吗?孔融又说:“我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大家看,孔融四岁,就知道谦让,那我们这些几千年后的文明人,不更应该明白这些吗?

文明是一阵春风,吹皱一池春水一般地吹开人心底的浮冰。由此,文明便一点一点地温暖了所有人的心灵。想我少年壮志,一片拿云之心更要以文明为根本,志存高远,立足于文明的社会,方有海阔凭鱼跃之势。

梁启超曾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少年学生更要有足够的热心和气概,树立主人翁意识,将文明之风播撒在每一个角落。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昂的斗志,让文明之风如春风万里飘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