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桃李香1200字

年年岁岁桃李香

1200字 初三 记叙文

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题记

当我们踩着第一缕晨曦走进校园时,校园内已经有了老师忙碌的身影;当教室中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时,走廊上已经有了老师巡视的脚步。课堂上,脚踏三尺讲台,为我们传授知识的,是老师;休息时,伏案执笔勾画,为我们批改作业的,是老师。从我们走进学校,开始学习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将会与老师和同学们携手走过或长或短的几度春秋。人生路上,总少不了老师的陪伴。

在我的漫漫求知路上,有这样的几位老师,是他们帮助我,让我能顺利成长。

第一位老师是我曾经的的小学老师,王老师。

刚刚踏进小学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是王老师教给我许多做人的道理。她教给我做人要诚实,要坚强,要勇敢。

我记得那是四年级的时候,才下午四点钟,窗外的天空已经变得一片漆黑,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邯郸。那天,我没有带雨伞,父母又不能及时赶来接我,我一个人躲在前后院中间的门洞里,望着外面的天空,一种强烈的不安充斥着我,直到王老师走了过来。她给我的父母打了电话,还把我带到教室里,让我在班里写作业,然后走了出去。大概半个小时之后吧,我妈妈赶来接我,临走前我发现,老师办公室的灯还是亮着的,原来老师一直在仅一墙之隔的办公室陪着我,我松开妈妈的手,去和老师告别。

“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努力拼搏,永不言弃”,这十六个字会永远的刻在我的心里。我虽不是你最好的学生,你却是我最好的老师。

上了初中以后,学习科目多了,老师自然也就多了。

我进入初中后所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我现在的的班主任郭老师。

我很庆幸我来到了八班这个班集体,61名同学组成一个家,而郭老师就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尽管她有时很唠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爱她。我始终记得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既然有人能当第一,为什么那个第一不是你”。就是这句话让我燃起了斗志,点燃了我的梦想和希望。

还有一位教会了我许多的老师,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孟老师。

那是上初中后的第二次月考,数学卷子是20道计算题,而我却只考了60分,把我从班级前十一下子拽到了第37名,但是实际上,我不过错了两三道题而已。拿到成绩后,我一个人在班里默默垂泪,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里,告诉了我扣分的原因:是因为我的步骤不够规范。小学时,我的数学成绩一向不错,我也认为做题只要算对即可,但是这次考试刷新了我对数学的概念。也许孟老师的要求真的很严苛,但是他却让我明白了“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当某一天,我们我们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精英,是否还能记得,许多年以前那些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和一扇扇窗下那劳碌的身影?

老师,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在即将到来的教师节里,任何语言都显得那么没有意义,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只能真诚的对老师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后记

年年高

9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期末考后,一身轻松的我跟着爸爸妈妈兴致勃勃地来到妈妈的老家——石璜镇何家庄村做年糕。

车子行驶在宽阔平坦的环村西路上,远远望去,“哇塞!”年糕厂旁的大路边,汽车排起了一条长龙。我惊讶地叫道:“这里在干嘛呢?”听外公说,何家年糕厂可是嵊州鼎鼎有名的哦,这里出产的年糕可是口味最棒的呢!每天都有许多各地村民及城里人特地慕名而来做年糕。要不是外公早上就替我们排好了队,我们还不知道能不能轮得上做呢!

我们在附近停下了车,步行前往年糕厂。啊,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瞧,厂子西边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野,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娇嫩;花木田里的各种各样的树木散发出幽幽清香。正当我惊讶于这些不知什么时候冒出的各种花木时。外公告诉我,村子可是种花木的基地,今年种花木的收入可高着呢!哦,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厂子东边的一排排三层洋房非常引人注目,房子前面是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小溪里有一群调皮的鸭子正在嬉戏玩耍。只见每一幢房子都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种着各种花草,美观气派的大门前还有一只可爱的狗狗正在懒洋洋地晒日光浴呢。我忍不住嚷嚷:“啊,农村里的房子太好了,我也想住在这里呢!”

“快,马上轮到我们做年糕了!”外公站在厂子外面向我们招手。我们加快步伐来到年糕厂。啊,好壮观呀!米箩从屋里排到屋外。大灶上的年糕蒸里正冒着热气,还不时飘出糕花的香味儿。 终于轮到我们做了。只见师傅把米倒进磨粉机里,经过两次滚压,米变成了很细的粉。然后把粉倒进糕蒸里去蒸,把粉蒸熟,变成了糕花,再放到年糕机上去挤压。挤压出来的年糕是连在一起的,一位师傅拿着一把菜刀娴熟地一刀一刀把年糕切成一段一段的。另一位师傅立刻把一段一段的年糕晾在席子上。听外公说,以前做年糕可是全家忙得团团,现在做年糕的技术可好了,一个人厂里也是闲着呢!是呀,瞧爸爸,他忙着吃糕花,拍照片,忙得不亦乐乎!我和妈妈呢,一手抓热年糕,一手抓榨菜丝,吃得不亦乐乎!外公则笑眯眯地和厂老板聊起了天。哦,村子里很多人因为做年糕生意发了家。厂老板说,他们已经注册了商标“年年高”,改进了年糕的包装,准备向全国各地商场进军呢!说着,厂老板拎出了两盒最新真空包装的年糕送给我们。这时候,一辆大卡车缓缓向我们驶来,厂老板忙着过去了。原来,司机正把一车的年糕运往安徽呢!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年糕,年糕已不再是过年特有的食品。我看着车上香喷喷,白嫩嫩的年糕,感受到更多的是农村生活年年高的喜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