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夏日800字

遇见夏日

800字 初二

去大唐不夜城的路上,车窗外,光影摇曳。

也许夜晚注定了平和与美好,哪怕在灯火通明的古长安。

隐约听见琴声悠扬,在这人群中,早无白天的烦躁。夜很广很长,不用争不用抢。

满眼只剩下灯火的绚丽,两旁的树上缀满了孔明灯似的彩灯,像是栖在了树上,把这满树的希冀都留在古城的夜里。又像挂满了灯笼,酝酿着佳节的欢喜。不用规整,不用彩光变幻,不知是什么树,只记得满城的火树银花,明丽恰好,相伴长街十几里。便是这光影就能让人心生美好,让人扔下手中的烦琐,抬头仰望,哪怕没有圆月一轮也足矣。

古城古迹,在金光的点缀中印出悠久的轮廓,像金笔勾勒出的画作,留在了无边的夜空。大雁塔亦不必多说,本想进去瞧瞧,可早就迷离在光彩之中,却不知大门已闭。不足惜,不过一角风景。

两边有一些小地摊,簇花金钗,笛管圆镜,我是最禁不住诱惑的,个个玩弄一番,却又吝啬地不买一个。这些物什处处有,此景不知何年再相逢?

一路玉树银花,渐闻歌声。

没有太华丽大舞台,台阶一层,光屏一竖。轻拢慢捻或快划轻唱,悠闲轻松,像夜晚的城美得有灵性。不用招呼,不用伴舞,自有人们围在台前,却又不挤不争。轻声随唱,身体随着旋律晃动。我们也加入这激动的人群,光影间偶然对视,谁认识?却会心一笑,印下那同样明亮的眸。“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知道?”吉它伴着轻唱,才想起抬头仰望,哪见繁星?也许这世间的明艳让它们不愿露脸。

洗去尘俗与杂念,一颗颗静谧却活跃的心,能听到古城夜晚的呼吸和呢喃。

怎能没有舞台?这一城的风景处处是。

满街都是唐代文人。或抚琴拨弦竹林里,或仰望沉思月夜下,或提笔泼墨书院中。中心的玄奘手持锡杖,衣带飘在身后,向西望去。似有满腔取经的热血。远远地望去,他似乎要迈步西进。

忘了李白、杜甫,只想起不在场的辛弃疾。终于懂他的“西北望长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圆镜一面,上有花灯漂荡在水间。光影间,最夺人眼的是字两行“最中国,看西安”。

夜无眠,人忘返。一路灯火绵延,远望似水彩一笔荡漾开去……

真想邀辛弃疾,在这灯火阑珊处。

雨衣下的温情

750字 初二

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而我,会永远记得父亲雨衣下的那片温情。

——题记

秋风拂面而来,夹杂着许些凉意。悄然飘起的雨点,轻轻地拂着我的发间,不经意间沾湿了我的裤脚。

“放学啦?”父亲掀开雨衣,“快上来,钻进去暖和还挡雨。”我撇了一眼那半敞开的蓝色雨衣,怎么也不愿踏进半步。我都这么大了,怎么还能像一个小学生那样钻在家长雨衣里呢?简直就像是只露出两条腿的滑稽小人,多幼稚!我随口回了一句:“不了,雨不大,淋不湿的。”爸爸也许是看到了我躲避的眼神,失落地放下了雨衣,那根根竖起的精神抖擞的头发突然耷拉下去,病恹恹地贴在头上。“没事,来,上车吧。”爸爸时不时扭过头来看一下,想张开嘴说些什么,却又闭上了。我开口说:“爸,以后我会自己带伞打的。”爸爸没有说话。我看着父亲,突然发现他那挺拔宽厚的背已有些佝偻,我别过脸,不愿再看了……

又是一个雨天,我撑着伞从校门走出来,在人群中找到了那个送我上学多年的小马达和那高大的身影。“老爸!这!”我大喊道,父亲欣然回头,手正要往雨衣上摸,但看到我高举的伞,又急忙收回手,可能是为掩饰他的尴尬,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说:“走吧。”我默默地坐在小马达后面,一阵阵让人心生寒意的风呼啸而过,吹掉了父亲雨衣上的帽子,雨冲击着他的头发,那几根银白在雨珠的折射下竟那么打眼。“风大,伞别打歪了。”我应了一声,心中竟泛出些酸楚,默默地把伞举过了爸爸的头顶。

又是一天放学,雨中,再普通不过的蓝色雨衣衬着父亲的背,依旧那么宽大。雨珠落下,像颗颗缀在蓝色燕尾服上的碎钻,在雨幕中闪耀。我把伞收起,大步向他跑去。“上车!”爸爸的话中带着些许愉快。我钻在父亲的雨衣里,暖暖的,软软的,仿佛把我保护在那再熟悉不过的蓝色温室中,又是那样的温情……

“到家啦!”掀开雨衣。我下车看见了那满是笑意的眼眸。您的眼眸中有蓝色的雨衣,还有越来越懂你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