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气600字

骨气

600字 初一 议论文

初三上学期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谈骨气》。它讲的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有骨气。不过我认为人应该有骨气,但有时也可通融。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历史上有许多成就大事的人物,虽功成名就,但也曾受敌国侮辱。如,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被敌方抓住,并被迫给吴王做车夫,受尽侮辱。回国之后,他卧薪尝胆,终又击败吴国。如果勾践在吴王让他做车夫时,仍坚持强硬的“骨气”,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又何来重新立国之光辉业绩。古时大将韩信也曾有过跨下之奇耻大辱,而他也甘愿牺牲自己的人格最终功成名就。再有,战国时期的秦王嬴政可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但记忆里《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唐雎逼秦王莫犯安陵国,否则便杀了秦王,秦王表面上答应,以求得气氛上的缓和。后来,秦王还是出兵灭了安陵国。这可真是“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能屈能伸”。如若他仍坚持保其骨气,则势必激起唐雎的怒火,那么秦王便有可能一命呜呼。所以当生死关头之时,应做到伸屈自如,不应一味的保持“骨气”。

另外有一些人认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最终却一事无成。如,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之时,被刘邦的军队击得落花流水,项羽认为这可是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已无颜苟活于世,便于乌江边自刎。其实,成败乃兵家常事,倘若他能够看开一些,先回东北养战,日后卷土重来,还可能与刘邦再次一决雌雄。

所以,我认为在生和义不能两全之时,不应一味“舍生取义”,而应以顾全大局为原则,灵活地理解“骨气”的含义,以图东山再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日之苟活,当为来日之腾达。

本文针对课文《谈骨气》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富有新意,并运用大量事实论证了中心论点,说理寓于事例当中,很有说服力。

回首

550字 初二 散文

福建省厦门市科技中学

初二六班

黄佳棋

踏着清明前的朝霞,两旁的花红柳绿也不觉已在专注的眸子里变换着,也像风一样,拂着我笨拙的躯体,但又仿若沉闷的天穹,我的心在微微起伏,像生怕捅破了那云,那深沉的云……

我到了。当我迈着矫健的步伐再次走到烈士陵园,当我再次踏上那百级阶梯踏上那方净土的时候,心中那份喧嚣早已随过往的风,飞过的鸟鸣留恋在了柳绿风华,而如今的我,却宛如一颗透明的水晶,深邃之中又孕育着风华正茂。

记得06年时,当翻滚的思绪早已沉沦在重点中学,随班主任一同踏进了这座陵园。我深深记得,她发了亮的眼眸定格在“烈士雄风,永驻海疆

”的碑文时的透澈,而又折射出复杂的心,流下了所谓的泪的憔悴。她说:“莘,你要刚强些,你是很好的。”

而随着风化的记忆演变成时光的碎片与尘埃,蓦地回首,老师已不在了吧。但那句话却也物是人非地停留在了那里。可又有谁能想到,那个所谓的很好今日仍是那么平凡与普通,放在人海,一下子也就被溶解了……

守望至此,我的心也开始凋零。晶莹的泪花随意在苍脆的石头上,如同一串被打断的音符,“淅沥哗啦”的演变成所谓的伤心而滴下的血。“哗啦,哗啦

”,仿佛只有泪水才是生命!可我还是不止地流,是流给撒过热血的革命烈士,是流给那个可能亘古的诺言,是流给悲哀的自己。

我无地自容。

回首的过去我匆匆让岁月为我滴血,让时间淹没,让现实狠狠刺我一把。我不想再说什么,因为面红耳赤,因为早已泪流满面……

我惺惺溜走,头也不回,只留下一个空洞的背影久久立在那里,但不一会儿,却又被风熄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