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香中弥漫的青春700字

槐香中弥漫的青春

700字 高三

漫步于石桥流水间,闻着那青瓦白墙的庭院里传来的阵阵香气,眼前总会浮现出那抹忙碌的身影。

正值暮春,万物复苏,给人们以生机勃勃之感,走在熟悉而陌生的巷陌之间,被一缕熟悉已久的槐花香吸引。抬头时,以站在奶奶家院前。

院子里满是奶奶精心呵护的槐花树。枝丫肆意生长,在绿叶的遮掩下,时不时冒出几朵白色的小花,从未见过如此纯净的白色,如同撒向大地的月光。小花在绿叶间躲躲闪闪,就像正值青春的羞涩的小姑娘,她的美,是只须奶奶欣赏的。

记得在年幼时,奶奶搂着我叙说她和槐花的情谊是造诣深埋下的。迫于生活,奶奶自小便学会了做槐花饭,以此补贴家用。她的青春是在浓得化不开的槐香中弥漫开来的。

直到现在,正处于花样年华的我才开始有点明白奶奶的青春。我一直以为,青春是需要绽放的,要活出自己的个性,要经历欢喜、悲痛、叛逆的,那才叫青春。然而,奶奶的青春显然不同与我们的青春。有一天新的花裙子可以高兴上好几天,细致地打理好家中所有的家务,以及不辞辛劳地做槐花饭,为自己能担起家中的一份担子而满足。这是不同两代人之间不同的青春,奶奶的青春多了一份责任。

踏入门槛,便看见了忙碌着的奶奶:头上包着一块花布,丝丝沾在额上的银发尽数记载着她的沧桑。围着围裙,略微下弯的背使她显得那样的吃力。多少年后的奶奶依旧坚持做槐花饭,刹那间,我仿佛又看见奶奶伏身于面板前,把槐花裹上面粉拌匀搅和,然后撒上白糖放入蒸笼中。一时间槐香充斥在鼻间,便揭开蒸笼,将槐花饭盛入盘子里,香甜可口的槐花饭就出锅了。这就是贯穿了奶奶整个青春的槐花香。

如今的奶奶早已青丝变为白发,但她依然坚持着做槐花饭,坚守这一份青春时期便已坚持的责任。

微风拂来,吹起淡淡的槐香,槐香中弥漫着奶奶的青春

我眼中的贾宝玉

650字 高三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莫笑世人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是一个悲剧,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作者把一个个美好的事物都撕碎给我们看,而宝玉的命运,是其中最令人深思的,他和黛玉的爱情故事更是令世人惋惜。

宝玉原本是女娲补天留下的一颗灵石,渴望来到尘世经历一番,在两位仙人的帮助下开始了一段传奇的人生经历。

一个顽固的富家子弟:宝玉出生于官宦世家,家境殷实,生活奢侈,又是贾母最疼爱的孙子,所以不学无术,脾气古怪。即使害怕父亲,但仗着贾母的宠爱,日渐放纵。就连作者也在书中写道‘莫肖此儿形状,可见他的性格。

一个思想先进的进步青年,虽说宝玉读四书五经,觉得那些只为考取功名的人太过世俗,以当时的价值观来判断,简直就是个混账,但在今天看来,他的思想十分进步的,而且他有人人平等的观念,从不向其他的人那样看低丫头奴才的,而是以真心相待,这种思想非常先进,不要说是在古代,即使是现在,试问谁能做到?

一个专一痴情的‘顽石’宝玉自从第一眼看到黛玉就对她产生了爱慕之情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一心一意得对她好。在得知黛玉要回苏州的假消息后当即就傻了过去,于此可见黛玉在他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宝玉只要提到黛玉他就清醒了不少。世间实在是没有比他更痴情的人了。

一个看破红尘的出家人:宝玉在得知了事情的真相,看破红尘,中举后就出家为僧,与一僧一道一起疯疯癫癫,这缤纷多彩的故事也随之结束。贾家世沿恩泽;金陵十二钗全部归位;宝玉得道成仙。可这样的结局难免令人惋惜……

一个顽固的富家少爷,一个思想进步的青年,一个痴情的“顽石”一个看破红尘的出家人。这就是我眼中的贾宝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