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疯狂去旅行700字

带上疯狂去旅行

700字 高三

“头发甩甩,大步的走开……”自己的MP3不知更新了多少次,但都未曾淘汰过萧亚轩的这首歌。或许已经喜欢上了,喜欢上了一个人插着耳麦,在锁子前拼命的扭腰摆。那种感觉,就如一个人的旅行,但有疯狂为伴。

别人总是说我审美有严重的问题,甚至有人说我神经质。在别人都折服于沙宝亮,林志炫的高超唱功时,我却义无反顾的喜欢上了尚雯婕,那个穿着夸张,唱法怪异,被笑称为中国“雷的嘎嘎”的女人。

是的,小尚的音乐太疯狂,疯狂的不敢让人接受。可是通过《我是歌手》,我爱上了这个女人。喜欢她随意的撕裂的狂吼声;喜欢她唱歌时狰狞的面孔;喜欢她忘情的抖动摇摆;喜欢她明明声带长息肉却要唱下去的坚持;喜欢她在音乐中一个人的旅行,这场旅行,或许有质疑,有不理解,甚至有嘲讽,但那又怎样,至少疯狂陪伴过。

《中国好声音》中的吴莫愁,快女王艺洁,只要是疯狂的,有个性的,都是我喜欢的菜。在别人的取笑声里我会毫不犹豫的为她们辩解,然后仰起头“小看”所有人。

是因为正当青春,还是年少太轻狂,我总是喜欢无故的乱扔东西。走在路上,会突然一手将包仍在空中,让阴影洒在脸上,然后跃起单手抓它,下拉。当阳光再次光顾我满脸青春痘的脸时,会拖着包一路奔跑。如果运气不佳,包重重砸在脸上,我会挥挥手,甩甩刘海,因为“痛并快乐着”。

会有时走在大街上突然干吼一声,当行人的目光都被我收集过来时,会手插在裤兜,抬起头大声的唱自己喜欢唱的情歌。

不是我太轻狂,只是青春需要疯狂。把不想拥有的东西重重摔在肢下,狠狠的补两脚,然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也许瘦弱的背影是孤独寂寞的,但至少有疯狂为伴。

开着自己专有的“11”号越野车,江风把流海一直刮到后脑勺,插着耳麦,一边摆动一边向前驶去,不知何时,播放器里的歌换了,李宇春唱到“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听听那声音

800字 高三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自古至今,不分尊卑,不分肤色,不分职业,只论有无。听听那回荡在历史长河中的声音,那是爱国之音,也正是那不绝不如缕的声音,他们才走到了一起,才共同谱写出了“那声音”的“乐谱”。

林则徐创作了“虎门销烟”的凯歌,他说“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福祸避趋之。”是的,他首先是个国民,是个中国人,他不可以已之利而“避趋”,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头头,他舍小我,将“福祸”抛在自己利益之后,把国家利益看得比生死还重,即使他被罢官了,但“爱国之声”却空谷传响,经久不息。

“我是中国人”,与其说是时代铸就的,倒不如说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驱使的。

吉鸿昌1931年9月21日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前去美国考察实业,有那里他发现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却对日本人奉若神明;他去邮局寄东西,却被告知不知道中国在那里;有人告诉他,说自己是日本人,就会被礼遇,他没有那样做,倒是用一块木板写上“我是中国人”,游走于美国各处。有人说他小题大做,可谁会懂他那是对敌对者最有力的抨击,是强烈的爱情情怀驱使他去反抗,反抗所有蔑视中国的人或事。“我是中国人!”一声呐喊,字字铿镪,因为那是爱国宣言,透露出不屈的筋骨;一声呐喊,字字高亢,因为那是爱国心声,捧出赤诚的心;一声呐喊,字字嘹亮,因为那是宣誓之声,传达出爱国情怀。

爱国若变成一声呐喊,便是世上最动听的音乐!

刘德华2007年6月5日在日本举办了小型歌友会,但他拒绝用日语向大家问好,接着又拒绝了主办方安排的日语歌曲,并把所有曲目改成普通话。他说:“音乐是无国界的,可音乐家是有国界的。”并告诉主办方“以后介绍我请不要说我是香港歌手,因为我首先是中国人。”音乐无国界,音乐家是有国界的,他的拒绝不仅是对自身爱国的彰显,更是对所有华夏儿女,尤其是抱有拳拳爱国之心的中国人的启示。爱国,就要能于呐喊出自己的身份,那是最美妙的乐章。

环境虽然很嘈杂,但听听那声音,若不是对国的挚爱,它又怎能振动出令人敬仰的旋律。听听那声音,它的美在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