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蓝给自己看。600字

海,蓝给自己看。

600字 初一 散文

“大海“,一个很平凡的字眼,像两颗不起眼的露珠,坠入我心底的深泉,泛起阵阵涟漪,扩散至全身,引出一缕缕美丽的回忆。

曾经年少无知,读不懂你的美丽。顶着烈日在你身边玩耍、嬉戏,自私而贪婪地享受着夏日少有的清凉,不舍与人分享。那段时光,美丽难忘。记忆里恍恍惚惚出现了一个灰头土脸的孩子,走在那炽热的沙滩上,身旁是他用小手堆积起来的小小梦想,在唱响,在飞扬。

后来稍稍长大,努力去读懂你美丽的模样。不屑一时半会儿的清凉,却沉思海下会埋着什么宝藏。大海,容纳百川,试问谁能拥有你的无私、你的慷慨?你总是坦然面对一切,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谁家女子的金耳环,不幸落入你的怀中,你只是淡然一笑,多年以后,人们仍会在那片海的沙滩上,看见那对金耳环;要是哪个男孩,天真烂漫,小手握着一瓶可乐,稍有不慎,弄脏你美丽的衣裳,可你仍然一片赤诚相待,没有计较,没有抱怨。你的美丽,永远存在,永不变更。

那一天又来到海边,难忘自己所受的伤,所承受的挫折,眼里噙着泪花,好想问路在何方,淡淡的忧伤,不能掩藏。看你潮落潮涨,突然心头一亮,这不正是人生吗?苦苦寻觅生命的真谛,不就蕴藏在你的一波一浪之中吗?人生,有起有落,有巅峰就有低谷,有辉煌就有失败,正如你永不停息的波浪!有人随波逐流,最终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有人逆流而上,苦苦寻求他的梦想。我豁然开朗,不再悲伤,不再绝望。过了这番波浪,或许我的前方还是波浪,也或许,美丽的彼岸就在眼前。梦想从此飞翔,多么高昂;青春,从此唱响,多么嘹亮大海,美得让我神往。

大海,如今我只读懂你的少量,但我已不再迷惘。积蓄梦想,渴望飞翔,努力寻觅前进的方向。尽管梦想仍在远方,但我在成长,在变得坚强。

浸化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一片叶子只有当其零落成泥,放有后者春泥护花的佳话,一撮盐只有融入菜肴,才能彰显它本身的美味,而非干巴巴的存在。

我们更喜欢在节日里说一些吉祥话,即使是不切其意,却令人听得愉悦,是因为浸化在传统文化中;我们更喜欢说话点到为止,是因为浸化于仁爱之中,不想戳人尴尬;我们都喜欢做事有准备的人,是因为不想直面撞击生命中的艰辛,想让人生留一些回旋的余地。

正如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伟行到了水绝,却不慌不忙地沉浸在享受云雾中。

其实当你浸化在自然,也就没什么绝处可言,人便自然,正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这份滋味,好比闲风,去留无意,天外,云卷云舒,有一种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境。

浸化于世界,可让生活绚烂之极,又归于平淡,如沐春风,行云流水。

而在这繁华落尽,灯火不止的世界,如果你不能像乔布斯那样去改变世界,那么不如学着像曼德拉一样普渡众生,浸化世界,生如夏花,死于秋叶。

想起一位学者,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他以蔼然仁者,慈祥诚恳的气象浸化在人们心中,其学术“自由之风“如春风化雨般浸化了中国文化,历久弥新。

这胜过千万句的激烈雄辩,胜过于千万次火花的声嘶力竭。

浸化,让一切自然天成,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鲁迅,不写浅显易懂,不言革命谬论,使自己的思想浸化在字里行间,不需要冷枪硬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兮。”荆轲两个字镌刻在了历史的柔缎上,他的孤独,他的气概不需要人们的人声鼎沸,只待百姓能浸化到他的意志。

我想,我们生来便不是孤独的存在,注定需要与人交流,生活在社会云云人海之中。就像长辈经常说的,人要适应环境而活,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融入是最贴切,最柔和,最令人满意的方式,而不是格格不入,刚愎自用的存在。好比社会的发展,强行干涉了自然界的生物链,而不是融入,浸化于此,所以现在的自然危机,生态灾害频频发生。

古人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为何因为水能浸化万物,且浸化于万物,所以它自然而然成为强大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