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我们这一家子650字

瞧,我们这一家子

650字 初二 记叙文

我们家是一个超大容量的八口之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鬼见愁”老爸,“酒仙”外公,还有“掺和王”老太。他们个性各异,风格不同,要是凑在一起,那简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信,你瞧———

放学了,我刚回到家,正要放下书包,“鬼见愁”老爸迎面一梭子向我扫来:“有没有家庭作业?一定要先复习,然后再写作业,写完后,千万别忘了检查一遍,写完作业还要再预习……”啊,又被他缠上了!这些话他不知说了几百遍了,连我的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可是没办法,我还必须老老实实地接受这一次次口头“免疫”,因为我心里明白,他这是为我好。

终于吃饭了,我们家的“酒仙”外公最爱和我坐在一起了,因而我免不了也要沾上一身酒气。外公酷爱喝酒,好像永远喝不够似的。冬天,外公还把酒温了喝,听着“滋滋”的声音,看着外公喝酒那陶醉的样子,真让我垂涎欲滴,我忍不住用舌头舔了一下,啊,真辣,味道一点也不好,可外公喝得还是那样投入!

外公最喜欢喝烈酒,只有这种酒他才觉得过瘾。有一次过节,妈妈特地去超市买了两瓶低度好酒。外公本来十分高兴,慌忙把瓶盖打开,小心翼翼地倒入杯中,珍惜得像宝贝似的,生怕把酒滴到桌上。只可惜好景不长,他才喝了没几杯,便嚷起来:“这是什么酒,跟白开水没什么两样!”他把瓶盖一盖,又拿出自己的烈酒,独自喝起来,还不停地咂着嘴:“这才是好酒,好酒啊!”唉!站在一旁的妈妈真是哭笑不得,不知说什么好。

要说最逗的那就非“掺和王”老太莫属了。她今年已80多岁了,耳又聋,眼又花。一次家里来了一位上海客人,大家说:“你这几年真是发了,年纪轻轻的,才28岁,就买小轿车了。”你猜老太怎么说,她接过话茬:“哟!都88了,身子骨比我还硬朗,大老远地还开着小包车来的啊!”听了她的话,大家先是一愣,接着,不用说你也猜得到———一阵把房顶都能震飞的笑声!

瞧!我们这一家子,真是其乐融融吧!

瞧,我们这一家子

1000字 高三 记叙文

人人都有一个家,可是,有多少人的家像我的家庭这样特殊,这样充满乐趣呢?

我们家说特殊可真特殊。别人的家都是一家三口人天天在一起,而我们家则是与众不同:我和老妈至今仍然“蜗居”在四川南充市;而老爸却因为工作原因住在重庆,我们买的新房他一个人享用。因此,地理问题导致我们一家分居两地,手机、QQ是我们的通信工具,只有在放寒假、暑假、国庆这些长天大假时我们一家人才可以团聚在一起,可是又经常被老爸加班、出差等工作耽误。然而,这件事可不一定全是坏处,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我在南充、重庆两个地方都交了一大群朋友,扩大了交友圈;其次,我在两地间的书店可以交叉看书,譬如说,我在重庆看到一套非常精彩的课外书,也许其中的一本已经被人买走,给我留下或多或少的遗憾,可我一回到南充的书店,哈!竟然一下子找到了那本书,那个爽呀,真是无法言表!

我们这个家,不但结构特殊,而且家庭中的成员们一个个也是与众不同。先说我的老爹,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在重庆市林业局工作。老爹平时在朋友面前总爱开一些小小的玩笑,说一些幽默风趣的话;一有空,就久久地坐在电脑前看他喜欢的小说,这时的他神情严肃,眼睛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心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微微一笑。然而,老爹最与众不同的不是他的言谈举止,而是他的一手好厨艺,老爹可谓是一位不多见的优秀家庭厨师,他做出的菜样样都令人垂涎三尺:做的红烧牛肉润滑爽口;炒的鱼香肉丝甜而不腻;炒的回锅肉鲜香无比;做的卤肉鲜香脆辣;包的包子皮薄肉多;包的饺子犹如艘艘载满货物的小船……凡是来我们家的客人都不愿意到外面的餐厅吃饭,都愿意我老爹亲自下厨做给他们吃。客人吃完我老爹做的饭菜都赞不绝口,并异口同声地给他一个一致性的建议:“你别上班了,开餐厅去吧!”我很享受老爹的厨艺,真乃是人生一大快事也……

我的老妈也是一位出众的优秀人才,她是一位幼儿园的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何况老妈担任的是重要的学前教育。由于老爸在重庆工作,所以,教育我的工作重担全部落在了老妈的肩上。我爱看书的好习惯是在老妈的循循善诱之下养成的,我的书柜里放满了各种课外读物,这些书籍在我写作文时帮上了大忙。而说到写作文,老妈也是煞费苦心,我从小的写作文生涯便是在老妈软硬兼施的教导下度过的,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开始喜欢用笔记录我的喜怒哀乐,以及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些事。我的作文曾在学校创办的《水岸集》上发表;曾被学校的广播站多次广播;在市文联举办的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作文周刊》上发表过,在全国征文活动中还得过二等奖……我取得的这些成绩,也算是辛苦老妈了。

瞧,我们这一家子,地理不处一位,家人各有才艺,特殊又平凡,洋溢着每个家都有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