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宁波年味750字

阿拉宁波年味

750字 六年级

宁波人的年味有很多。每逢过年时,家家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但在我的记忆里,宁波汤圆是最充满年味的食物。

在我们宁波,汤圆是大年初一时吃的,一般年三十的时候包汤圆,而且一定是猪油芝麻馅的汤圆。今年,我非常高兴能跟外婆一起包汤圆。年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外婆拿出一包糯米粉倒在一个盆里,然后和水叫我揉捏它。我很兴奋,可是糯米粉好像不听话,刚开始一直黏在手上,外婆说别着急,慢慢揉,要反复揉。慢慢地,果然面团就不黏手了。接下来,外婆开始做猪油芝麻馅了。只见她把一大碗的黑芝麻放在锅里炒,然后用酒瓶把炒熟的芝麻一粒粒碾碎,最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白白的猪板油里,加糖混合,在外婆的巧手揉捏下,一会儿一大块猪油芝麻馅团就做好了。开始包汤圆了。外婆把刚才的糯米团揉成长条,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我就跟着外婆一起包了。先把小剂子揉成小球,再压扁,放入猪油芝麻馅,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馅裹起来,用两个手掌轻轻揉成光滑的圆球。就这样,我跟外婆包了一大盆的汤圆,为了防止干燥,外婆在上面盖了一层湿的毛巾。外婆笑着书:“你就等着明天吃汤圆吧!”

第二天,外婆就下锅煮汤圆了。只见外婆放了一点儿水,等水沸腾了,就放下了汤圆。刚放下去的时候,汤圆们像喝醉了酒,东倒西歪后直接沉入锅底,只是它们外面的粉末脱落浮在水面上。我以为汤圆会散了呢,外婆冷静地往里面加水,加了两次水后,这些醉了的汤圆像突然清醒过来,调皮地一个个浮出水面,露出可爱的笑脸。外婆说汤圆浮起来就表示熟了。我早已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可太用力了,有一个馅都被我弄了出来。我轻轻地吹一吹,直接把整个汤圆放进嘴里,烫得我不断跳脚,可糯米的软糯在舌尖蔓延开来,芝麻的香味溢满了整张嘴,真香啊!

这就是我每年过年时印象最深刻的老宁波的味道,宁波汤圆不仅美味,而且它也象征着团圆,象征着希望……

杏花村游记

500字 三年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读了这首诗,大家就会想到赫赫有名的杏花村。那诗中的杏花村是否真的存在呢?当然啦!今天,我就和妈妈一起探访了杏花村。

走进杏花村,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泥土构成的幕墙,上面写着“杏花村”三个大字。走进大门,可以看见墙上的简介。原来,在公元845年,晚唐著名诗人、池州刺史杜牧在杏花村行春遇雨,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清明》诗,从此杏花村名扬天下,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村。”

由于寒冬腊月,游客寥寥无几,我们没看到诗中的春雨和断魂的行人,花儿也都凋谢了。但冬天的杏花村也别具特色,梅花傲霜挺立,粉红粉红的,像一个个高雅的小姑娘,所剩无几的小叶子衬托着梅。闻一下,是一股淡淡的清香。

往里走,仿佛进入了一个原始村落:一座座小茅屋、石头房和唐茶村,一棵棵参天大树,再加上小桥流水,抬头望去,山上到处是绿油油的茶树,难道这就是世外桃源吗?再往里走,是云舒阁,我们站在门口,看见里面灯火通明,却安静得出奇,我们很紧张,我甚至是妈妈拉进去的呢!走进去一看,原来是个展览室,里面陈列着各种古代的农具和生活用品,各有用处,别具匠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游了杏花村,我感受到了诗人的意境,就是没有看到诗中的小牧童,下次大家来玩的时候可以扮演小牧童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7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