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700字

清明

700字 初一 散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唐诗,勾起了我对清明的丝丝回忆和对亲人的无尽相思。

其实蛮不想过清明节的,从小到大都不喜欢,每次过节,看着那一年比一年旧、一年比一年杂草更多的坟头,无边无尽的思念涌入我的脑海,那过去的一幕幕像过电影一般在我脑海中回放,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永永远远离开了我。

记得小时候,到了清明节,就跟着爷爷奶奶的屁股后面,去扫墓祭祖。那时会带着香和冥纸,越过几块田野、穿过几片竹林,来到曾祖母和曾祖父的坟前。看着那两个矮小的坟包,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这是自然的规律,我们无法撼动。

点燃一堆冥纸,霎时间,黄色的纸,变成了漫天飞舞的火星,夹杂着对亲人的怀念,飘向了天空,渐渐地,渐渐地,消失了,我知道,在另一个世界的曾祖父,曾祖母已经收到了,来自这个世界的关怀。

那几枝檀香,悠悠地飘出了淡淡的香气,在淡淡的雾气中,我仿佛看到了,看到了曾祖父和曾祖母的笑脸。我知道,他们一定在那个世界静静地,静静地看着我们。虽然说,我并没有见过曾祖父和曾祖母一眼,可我心中,隐隐约约有一个声音说道,他们并没有离我们而去。

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有清明这个节日,要把人们的回忆硬生生地从脑海中勾出来,姥爷说“因为人们的思念。”我仍是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直到小学毕业的那一天。注定要分离的我们将要各奔东西,一旦离去,就回不了头了,我想,“这6年的点点滴滴,虽说已经离去,有许多的缺憾,但是,已回不了头,清明的怀念,也就是如此吧,虽说没有失去亲人的痛苦,可是,这种离别的滋味,也是一种煎熬。”

也许,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怀念中,一点一点地走向了成功,我仿佛也明白了,清明节传承几千年的真正意义,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当下,珍惜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没有谁会永远陪伴谁,一旦失去,就再也回不了头。清明,是一种思念,在痛苦的相思中,我们学会了珍惜。

白鹿寺

400字 三年级 写景

我的家乡在湖南省益阳市,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白鹿寺。白鹿寺建在益阳市城区资江南岸的白鹿山上,毗邻会龙山,距离资江一桥仅200余米。它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距今约1200年。古寺鼎盛时期有四进,第一进为弥勒佛殿,左右为四大天王;第二进为观音殿,左右为佛学堂;第三进为大雄宝殿,左右为十八罗汉,左厢房为禅堂,右厢房为斋房,第四进为药师殿、藏经楼。住寺和尚有300多人,是益阳最高大的一座寺庙。

你知道他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道吧!让我来告诉你吧!白鹿寺一个神话故事。唐代名相,贬任荆南节度使时,曾几度来益阳,小住在古木葱郁的江边山上。裴休博学多能,喜欢佛学,夜深人静,他便在山上秉烛夜读,朗朗的诵经声,引得一只仙白鹿驻足聆听,每晚只要经声响起,仙白鹿就飞来听经。一天晚上,白鹿听经的秘密被人发现,仙机泄露,再也不见有白鹿复来。为纪念仙白鹿听经,山民便把白鹿驻足听经的风水宝地,命名为白鹿山,在山下建了一座庙,取名为白鹿寺。

我爱白鹿寺!我更爱我的家乡——湖南益阳!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科苑部三年级:欧阳怡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