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1200字以上

中秋节的习俗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叙事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吃月饼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其它中秋节的习俗

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棒了!!1

小猪路路的故事

900字 四年级 状物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头可爱的小猪。大家都很羡慕它有着白白嫩嫩的身体。而它,却整天无精打采的样子。因为,它拥有着其它猪所没有的东西--烦恼。它不能像其它猪一样,整天逍遥快活。

于是,它去找神秘的巫师:长帽子米其。它想让巫师去掉它的烦恼。忘了告诉你们,这只小猪叫路路。

路路一见到巫师,就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说道:尊敬的巫师先生,我有一个烦恼,不知您是否愿意为我解决?”

“哦?说来听听。”

“我这么漂亮,我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狼给吃了?”

“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巫师神采飞扬地说道:“这简单,你回去时用泥巴冲一下,狼就不会吃你了,可是……”

还没等巫师话说完,路路道了声谢谢,就跑走了。回到了住处,用泥巴冲了一下,小白猪顿时变成了一个小黑猪……

至于路路变成黑小猪后会怎么样,请听下集分解。

(待续)

失踪的小猪

话分两头,自从路路被涂黑后,动物们都认不出它来了。小猪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它的伙伴、朋友们都不认识它了?

于是,它打算再去找巫师问个明白。

“巫师,我照你的吩咐去做后,我的朋友竟不认识我了。你是个大骗子!”巫师急忙狡辩道:“我早就说过了,只是我才讲了一半,你就匆匆走了,我有什么办法!”路路仿佛遭到了天打雷劈,不禁叹了一口气,有什么办法呢,都怪自己每次只听一半呢!

“巫师,求求你。帮帮我吧,帮我恢复原状吧!”路路乞求道。巫师道:“算了,我帮人帮到底,就帮你恢复原状好了。”路路听了这话,一蹦三尺高。连声道谢,随后才问方法。巫师在它耳旁说了几句悄悄话,路路连声说是。

“好,我再信你一次,如果大家还是认不出我,我找你算帐!”小猪说完,便气呼呼地走了……

至于路路是怎样复原的,请听下集分解。

(待续)

小猪复原

话说小猪路路听了巫师的话,变成了一只黑小猪。大家都认不出它了。小猪气呼呼地去找巫师。巫师教了他恢复的秘诀后,连忙打道回府。来到小河边,跳进水里。快快活活地洗了个澡。一起来,只见身上一点污垢都没有了。它高兴极了,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同伴中去了。

这天,动物的庄园像在过狂欢节一样,热热闹闹。就是为了庆祝路路失踪数日后重新回到它的伙伴、父母身边。路路经过这一系列的事件,变得越来越懂事了。一开始碰不得的它,现在竟主动做起家务来,路路的这些变化,使它的伙伴、父母大为吃惊。从此,路路不像以前一样,这么娇生惯养。动不得,碰不得的小猪路路竟变成了一个劳动分子。路路也十分开心,因为从今以后父母再也不用为她操心了。

小猪路路也从一只不爱劳动的小猪变成了爱劳动的小猪了。

(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1200字以上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