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不止时光1200字以上

唯美,不止时光

1200字以上 高二 散文

故事里,读着别人的故事。晴空下反复折射的过往,早已作烟成尘,若是不为过去命名,纠结心伤,便无碍时光的色彩。然后,流年以清淡入味,以浅香调色,寂静,是一纸时光,唯美片段年华。

若是可以选择,我宁愿自己从一张素纸上走过,不曾留下回忆,不曾牵起风雨,一直是安静的姿态,时光里素净安然。年华匆然间老去,尚未看尽青春时繁盛的娇美花朵,便急急凋了。美丽而徘徊的梦,门外看尽芳菲,进来的,是苦涩的风沙,还有,流浪的时光。

流浪,不是没有方向,而是心失去了依靠,从此,天涯海角都成了家。那份无字书,上面还有我的步迹,拆开,便是打包好准备扔掉的回忆。只是,少了很多喧闹,静得忘了自己,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聂鲁达的《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中的几句话:“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而我也并未消失,只是不想言语,静看流水,漫看浮云,纵使心迹绕着世界奔跑了好几周,仍懒于开口,表达思想。

席慕容说:“浮华一生,淡忘一季。空有回忆,打乱缠绵。笑容不见,落寞万千。”当去者不回,留者无意,谁能解风中万千絮语?厌倦了离别,厌倦了喧闹,曾经灯红酒绿的喧闹退去,缭绕的香烟,醉人的红酒,还有稚气的晓梦,一律归还给了时光。落寞,原来只是传说,深藏心的狭角,不曾示人。

浅白,原来也可以是这指尖的光阴,静寂清幽,一曲忧伤的旋律单曲循环,只是,我关上了城门,一双眼,读着别人的故事。

张小娴说过,爱上一种味道,是不容易改变的。而喜欢上寂静,就是爱上灵魂深处的自己,孤独却不喜欢诉说,安静而不寂寞。阳光投射到眼里的时候,对着飞舞的浮沉,画了一个圈,寂静的午后,我看到阳光的色彩,纯一温暖。其实,我也是夕阳的一缕光辉,曾经,却投错了地方。

太远,太远。回忆太远,过去也是,早已学会让自己走出悲伤,却喜欢在沉寂里品味生活。手机,极少会有铃声响起,已不知停机多长时间了,被随意扔在床上的角落里,蒙尘消耗,仍懒得充值话费,哪怕是网上充值。隔上几天跑一趟保安室查收邮件,手机,成了一件彻底无用的摆设。闲暇时,仍旧安静的站在阳光里,看着即将落幕的夕阳发呆,没有人会来打扰自己,心,还可以徜徉很久,再回来。

听说,白云丢失了一粒种子,洁白的颗粒,无光无华,时光被藏在里面,只需剖开,安静就会泄流出来。曾经折梦的翅膀,已遗忘了飞翔的痛,下一页空白,还等着提笔填写。

爱做梦的年龄,却不小心注入了忧伤。别人追逐嬉乐时,我却在扑捉白云忧伤的行踪,一个镜头,定格成永恒的风景。行走的小径,只当树是树,花是花,流年物语,灿然了过往。寻常的日子,过些市井生活,恬淡度日,不较曾经。

有时,只是缺了一段光阴,当已经学会细水漫流,已经可以素净自持,安静,也不再是寂寞的借口,这时,风景就是风景,心情就是心情,即使有念想,也是纯粹。时间会让人明白万一挑一的好,并不是真正的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聚聚散散,一直便是如此,不如安静做回自己,故事里看风景,岁月里写春秋,把自己托付给指尖流年,听风过,我还是,最初模样.

有时,忧伤只是一个习惯。打开文档,读些诗行,沉浸在忧伤的氛围难免善感。是谁说,忧伤的人看不到阳光,只在黑暗里徜徉思绪?每个晴天,我都愿意张开双臂去拥抱的阳光,亲吻温暖,只是我过分的安静,只让别人看到冷漠,读出忧伤。日子就是这样,不需雕刻,就是无数个自己,而最真的那个,只有自己知道。

曾追问过自己很多次,仍旧没有答案,若是可以结束流浪,选择一个地方定居,究竟会选在哪里。世界之大,风来过,雨住过,白云漂泊过的地方,还有没有一方安身之所,来收留流浪不定的心。已经呈现明澈的天空,路也逐渐清晰,你不在计划之中。因为,我选择继续独自远行,一个人,读完全部的风景,然后将点滴写进生命。

没有一种牢记岁月的方式,比记述更美。笔尖与纸张的摩挲,生命与时光的影子,在文字里唯美,在生命里跳跃。那一程风景,你在退后,我在向前,交错的路线长满彼岸花的妖娆,山水不相逢,记忆也全部交还给流年,美好再美,不过是曾经。

你在读故事的时候,以为读到了我,其实,你不过是读到了自己的影子。犯了罪的时光,偷走了太多,我在页面,安静仰望,阳光九十度的投射,有些淡淡,忧伤的味道。

唱一半的歌

1200字以上 高三 叙事

我的天空很蓝很蓝,一半阳光,一般自由,我不贪心,我只要一半,属于我的。

——题记

当中华热土掀起一阵轰轰烈烈力捧与抨击90后的热潮时,我正端坐在一座小县城重点高中的教室中安静的做着属于自己的看似枯燥却能给人带来无穷乐趣的数理化。当那帮混的风生水起的小作家们开始创造盖过韩寒之辈的噱头时,我面对自己每次考试只得四十来分的作文只是皱了皱眉。当90后的人民子弟兵在汶川传来一次又一次赞许时,我还坐在电脑前看着那些惨不忍睹的图片流着眼泪。这么些事情,似乎离我很遥远,却又近在咫尺。他们是被称为90崛起的一代,那么我呢?一边还忙着如何整理过去的16年繁忙的记忆,一边在推想自己还会继续奋斗多久。

“一半的路骑着单车,一般走着,是否心还会忐忑,每次选择。”自以为很“洒脱”的自己总爱跟在同学后面走,“今天下午去图书馆看看吧?”同学询问的语气道。“随便。”“今天下午不吃饭了吧?”“随便。”我每次都说得那么轻松,以至于当同学突然有一天突然说:“一直都是我拿主意,今天就你说说下午吃什么吧。”我刚想说出的随便就狠狠咽下去了。片刻便感到自己的无助了,当决定权到达自己手上时,才明白我早已不是那个只需要乖乖听从大人的安排就可以生活的很美好的小孩儿了。我的成长,注定着我要开始每一次自己的选择。沉默后,笑容重新挂在我的脸上:“我们吃饭去!这样晚修才更有精力学习,不用“酝酿”跑去吃夜宵了。”我调皮的告诉同学,然后就跑的很远很远,就是一阵很想往前跑的冲动……

“在人海里旅行着,找寻什么,不是我把我丢了,谁会懂得?”有时青春躁动的时候就会有些不安的想法:为什么自己会那么平庸,就像大海中随风而逝的小水滴,即使无缘无故的消失,也不曾在人群中泛起一丝涟漪。不是一种缺乏自我信心,只是平淡的日子呆久了,总会生出一些无奈的感慨。他们爱说90后是个性张扬,超级自恋的一群人,而我走走停停,渐行渐远。高一的时候在一本期刊上读到一位状元的话:“能到达金字塔塔顶的只有两种动物——老鹰和蜗牛。既然自己做不了那俯视大地,一飞冲天的老鹰,那么做蜗牛又何尝不可呢?”我当时很受启发,在语文课上我还给全班的同学讲了这个小故事。在日记中我这样告诉自己:“我不需要别人惊叹于自己的进步,我只要一步一步的,不让人发现的,脚踏实地的前进,在路途中独自享受着蜗牛式的追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有几人能被称为非凡呢?我们不是要去激励摆脱这种所谓“平庸”的束缚,在人海中旅行,慢慢的找寻,即使只是凭着蜗牛般的速度,你也可以找到自己一直想要得到的东西。

“目光被天空染色,我想羽毛漂浮着,做梦想的旅客。”“中大,中大。”从小就萦绕在耳边和回荡在心间的声音,却发现自己与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可是我还是固执的叫着,每一次都伴着心痛的感觉。有段时间特别喜欢仰望天空,不是去寻找所谓45°的悲伤,只是发现那永看不不到尽头的天空可以承载那么多,那么多人们的烦恼,每一次抬头与低头间,那些让人伤心的片段都会被彻底清空了。我在QQ个人签名中保存着:“永不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那将会是一段很美好的旅程。”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写道,当他面对沙漠中那似乎看不到顶端的山丘时,他安慰自己:“看着高原的目标,何必自己惊吓自己。它总在的,不看也在,还是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程罢了。”就是这样,他最终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终点——沙漠隐泉。我也没有选择放弃,就是那么一直走下去,快要坚持不下去的的时候就看看自己来时的路吧。

“记得曾经犯过的错,错也错的,那么的值得。”“追星”一件貌似很傻很天真的事,我却一丝不苟且不亦乐乎的做着,没有在意周围异样与不解的目光。开始自己的疑惑也与他们一样,一个不红不大的歌手为何让自己追的那么的执着与坚定呢?后来,在书写一篇关于“我与偶像”的随笔时,多日的无理由“疯狂”给自己找到了答案:“她的单纯中折射出我向往的美好;她的低调是我强调的存在;她的谦逊是我内心对自己的要求;她的实力是我一直追求的内在。而她为了坚持自己梦想,宁愿回到事业的“原点”的勇气与永不屈服于自己已得的成就,喜欢去尝试那些自己向往却没有扮演的角色,即使没有得到大众的好评,自已已心满意足的自我挑战是我对未来人生规划一笔难得的经验财富。”相比起80后追星的那份蛮横与盲目,我想,理性与个性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追星的目的与对象。我们的“偶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以代替了曾经的“榜样”,他们,是我们心中苦苦寻找的那个理想中的自己,正如那句话所说:“追星的人特干净。特纯粹,他们一直活在追逐的梦想的道路上!”

“只唱一半未完的歌,留给未来继续创作,耳机只带一侧,要留一半,我听我的;只唱一半未完的歌,眼泪流了却是笑着,勇敢追逐的梦,会是真的,认识挫折,那么的值得。”我不是一个贪心的人,一半的自由与阳光就可以让我如此简单与快乐的生活着。在未来的日子中继续一半的创作,不一定很好,只要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内心就可以微笑了。只要心是透明的,就可以把梦想折射,一直记得,要使自已一直很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