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1200字

对话

1200字 六年级 散文

一个失败者该怎么生活?我时常问自己这个问题,即使我还只是站在它的边缘。

小时候,父亲教我游泳。他把我带到海中央,然后任由我在海水里挣扎,直到我终于溺水了,才把我拉到岸上。谁也猜不到吧,父亲并没有因家人们的谴责而有一点愧对我,而是只留给我一句话,“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会了游泳,你怎么就做不到呢?丢人。”

父亲会的事情可多了,他会电理,是村里有名的电工,镇里的邮电局经常让父亲去帮忙了。他会制作月饼,不仅在镇里出了名,因为客人经常送礼给远方的朋友亲戚,所以外地的订单也多如牛毛。他会修理电器,家里很少电器坏了是要去维修店修的,有时我们还笑他,那还要保修这个服务来干嘛了。还有很多很多那些生活中让我们佩服的事情我已经忘了,也许是我不愿意记得。对于父亲而言,我只有做到了这些,或者做得更多,我才算活得有价值。

现在的我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可幸的考上去了,不幸的是我将面临更大的失败——高考。感觉活了好久,可惜父亲的本领我没学会一件,在这个家里,我这个失败者的角色越来越清晰。我知道,中考是责任问题,高考是能力问题,这次我真的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失败者了。

每天夜里,我都跟自己挣扎着,可不可以不要那么软弱,我重复的想着过往的每个画面,自己都活在父亲的光芒下,明明扮演着小丑的角色,却从来没有人为我笑过。现在的我,真的想把所有想说的话毫无畏惧的说出来。

我成功了。

沙滩上。

“大家都下去游泳,你在沙滩上待着干嘛?”

“我没学会游泳,你把我丢在海中央的方法教不会我游泳,我知道你就是这样学会的,可是我做不到。很丢你脸吗?我也是这样觉得的。可是你要接受这个事实,我不是你,你很厉害我知道,我很佩服。但这不是理由让我一定要像你一样,我就是做不到,你要知道。”

中秋前。

“缺人了,过来帮忙做月饼。”

“可是我没学会了,我也不想学。我只能帮忙卖,其他的都不会。我不想因为怕你骂而站到那个我明明不会的岗位,结果还是帮不了忙受你责备。所以现在我就坦白,我就是做不到,你要知道。

某个雨天。

“爸,帮我修一下雨伞,给风吹坏了。”

“不是教过你一次吗?我还是自学的了。”

“你动作那么熟练,一下子就修好了。我还来不及学会了。还有很多很多你以为你教了我的,你以为我理所当然会学会了的,我都不会。我就是做不到,你要知道。”

高考后。

“爸,我失败了。”

“家里很富裕吗?你要家里怎么拿出这么多的钱给你读大学,二十岁人了,一事无成,你就不能给我争点气,就不能给自己一点价值。我以后不想再管你了,你自生自灭吧。”

“我没想过要家里出钱,就算是以前也是姐姐们供我的。是我不争气吗?还是你把我想成是你自己。我不是你,我的价值并不是由你决定的,和你对比我当然是不值一提,所以我就要见不得人的活下去吗?如果现在你才能把自己沉重的希望收回,将你覆盖在我头上的光芒收回,我多希望高考可以早点到来。或许真的要到了自生自灭,我才能真正学会东西。”

我成功了,在脑海里说完这一句,然后醒来。

这不是梦,也不是现实,但它活生生的出现在画面。不知多早之前,我已经学会以一个失败者,同时也是一个已经清醒的人和你在一个画面中对话,每一次我都能说服你,每一次你都哑口无言,就像以前的我在你面前一样。我仿佛看到你的双眼有滴后悔的眼泪,还来不及流下便被风吹干。

还要多久,我才不需要这样的对话……

对话

900字 初三 议论文

崇尚沉默的印第安人常常在夜幕下群聚在篝火前,却相顾不言。但事实上他们是以此对话,你看不见的,是他们心灵的交织、思想的碰撞,这种交流甚至快过一切语言。

——我所理解的对话

这个世界太过浮躁与喧嚣,物欲的充斥与繁华的霓虹总是压得人喘不过气息。有时我只不过想静坐下来,捧起经典厌倦沉思,便能在另一个时空里以思想与大师们交汇、漫谈。

他们,在这种对话中活过来。我,在此间惊醒。

日暮,夕阳散下剪影,三千子弟的挽留,他却在枷锁下踱步而去,留下尘世间的惊鸿一瞥:“《广陵散》于今绝矣!”我听见那沉闷的挥锤,同对权贵的呵斥振聋发聩。他充耳不闻地埋下了一张死刑单,却以一份毅然炽热了每一个人的灵魂。“嵇康,你的傲骨令你失去了朋友与财富,甚至生命。若再让你选择……”

“不会!”打断。怎执迷得如此美丽。

窄窄的小巷,湿暗的街道,伴着旧日的民国砖墙,默默雕琢铭刻着他背埋葬的一生。你不曾了解他,因为他的作品几乎烧之殆尽;他不曾闻名,因为他只是在那革命里一位“右派分子”。而他的倔强,却传承了中国画的魂魄,用身躯抵抗历史,令它不在革命浪潮中“西化”。他孤独地勾勒了四十年江河山川,直到泛出银丝,懒上层楼,怕上层楼,然后拔去维系生命的导管,留下“五百年后人论定”的沉思。“吴湖帆,你执意在陋室里作画,而拒绝了张大千的邀请,若这遗憾能够重来……”

“不必!”他依旧“固执”。

金色的向日葵,二十五杯饮尽的咖啡,服下一颗子弹,静躺,看着那片鲜红,黎明,等待白衣遮上双眼。他是时代的叛逆者,也是一个时代的结束者。别人以为他死了,他却在艺术里永生;别人只是说一个疯子去世了,他却在彼岸驻足看着后世的震撼。“梵高,可惜你只是生错了时代。”

“……”良久的沉默。的确,我无资格评论,我只是追随者,我只是后来人。

对话中,我看到大师的共性——心之本色。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胯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

浅阅读,快餐文化,我们在有声世界里浅薄,却忘记了这种无声对话。我不知道书本在这时代的浪潮中还会不会有一席之地,只想说有太多东西我们需要在这种对话里找寻。若某天它们失去了本来面貌,被穿上华丽的外衣陈列到骇人的标签之下,就该跪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