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遥远的距离550字

最遥远的距离

550字 初一 散文

站在濛濛的雨中,一群若隐若现的人影,在我面前一闪而过,我徬徨的四处寻找,然而,我只看见了那令人熟悉的身影,我呼喊着,雨却倾盆而下,你迟迟没有回头,我感到无助,因为我们的距离感越来越远,真的好远好远……。

有一种距离,是能计算出来,却永远不能拉近;有一种距离是“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要多遥远就多遥远,要多近就多近,当两颗心能够真诚的相映时,就已经没有远和近的差异了。所以,我相信,只要跨过那段看似遥远,却又快到达的雨路时,将有更美好的事物在等着你。

在我们这样青春无限的年华里,那颗将成熟的心,带给了我许多羡慕,辛酸,幸福的滋味,这些爱意,都偷偷的埋藏在友情、爱情,或是亲情之中;还记得,在那一 次的活动中,同年龄的我们,对彼此都有着聊不完的话题,一群人不管是男是女,那种一起围起来玩的感觉真好,但在这之中,我或许跟你之间有一种微妙的关系,不敢往前,却也舍不得退后,但看着你笑着的感觉,好像我俩属于不同的空间,你并不知道我正凝视着你,因为你正对着别人笑,我已经分不清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了,好像在我们之间有一个隐形的天平,虽然总是平衡着,但距离不会改变,我就只怕有一天,当你厌倦了这种尴尬时,不管你选择转身就走,拉开这遥远的距离,还是选择拉近,都会让我感到不知所措,但我深深的了解,这是成长中必经的课题,我不会逃避。

在雨中,我依然只看见你的身影,但是,我不再拚命的喊,我往前追寻着你,当我与你并肩时,我们已没有那“遥远的距离”,也没有了雨中的徬徨,只剩下那永恒的彩虹。

最遥远的距离

55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有人说,没有去过周庄,就不知道江南的美。

有人说,要知道江南的美,只有去周庄。

梦里的周庄,总是那样的纯美、古典,氤氲着江南的细雨,弥漫着秋目的风絮。从一块石板、一株小树、一只灯笼到一条深巷、一幢老屋、一座石桥,周庄永远在那里,挥一挥衣袖,迷蒙了往昔,模糊了过去…… 走进周庄,我还是感到了—份沉重,不是梦中的那份飘若云、清如水的轻盈,而是一种呼啸沧桑的沉重。我问周庄:“为什么?”水,轻流而逝,一去不返。

步入周庄,我沿着一条又一条的青石板在深巷中搜寻沈万三的足迹。在迷楼中品一杯香茗,去感受阿金的余温。但是迷了路的我却如何也嗅不出一丝历史的气息——猛回头,空调的室外机未停。

我问双桥:“这,真的是周庄吗?”双桥摇了摇,我不懂,它也不懂。

日已黄昏,我上了一条小船,我以为这样总可以找回些许遗失的过去,可是那尘世的喧嚣却撕毁了一层又一层空灵的静谧。我摇了摇头:这,绝不是周庄。

下了船,道旁的霓虹灯一盏接一盏的亮了。我叹了口气,低头前行。

沈万三,迷楼,阿金,周庄,水乡……

有人说周庄是以苏州的毁灭为代价的。可毕竟在姑苏城褪去了罗丝长衫之时,我们还是找到了一个穿着紫绮上襦的周庄。如若周庄也远去了,我们的梦又该飘落何方呢?

夜,深了。一片红叶无声飘落……

步上傅安桥,我不想去思索朱镕基总理在此辉煌的往昔,也不想去探讨那霓虹闪烁的往昔与周庄到底有着怎样的默契,我只是长叹一声:周庄,别了!

傅安桥下,寒水潺潺,我知道那不是水,那是一河清泪。周庄真的太伤感了。伫立桥上,我看着那些灯火通明的酒店,看着那些觥筹交错的客商,我在想:“你们,真的懂周庄的心吗?”

风又起,月华凝,四散的秋叶如同飘碎的流年,轻扣我的心扉。

走下傅安桥,我感到一种压抑,刹那间,我明白了三毛离开周庄时的那种痛。或许,她早就知道了这一切,只是她又不忍去点破,一个人把这份沉重扛到了永远,只留下一团永远解不开的谜飘荡在双桥边。那一刻,我想哭,但又是为了谁呢?为三毛,为周庄,还是为我自己?

我还是离开了周庄,带着几分无奈离开了周庄。我不知道是受了文人的欺骗,还是受了自己的欺骗,但是我知道,在这样的一座周庄里,我是定然找不到我的周庄的。

昨天,还反弹了琵琶,唱破了东风。

今日,又打翻了前世,惹尘埃四起。

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老的周庄早已不仅仅是周庄,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文化上的东西。周庄作为一种文化,承载了太多人精神上的希冀,于是当我们蓦然回首的那一刻,留下的却只是一声叹息。

周庄,正在离我们远去,但离我远去的,又何止是一座周庄?

周庄的窘境从相当的一个层面上也反映了整个中华古文化的窘境。不可否认,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中华古文化与炎黄子孙们的内心正逐渐地、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一段最遥远的距离。只是面对这一切,除了无尽的彷徨和永世的凝望之外,我们到底又能做些什么呢?

离开周庄的时候,天下起了雨,雨中的周庄在淡去了喧嚣之余,又多了几分江南的飘逸。只是我知道,这久违的飘逸又终归会同那四散的雨滴随风逝去。我,还是没有回头。窗外,雨未停……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