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曲折900字

生命的曲折

900字 初三 议论文

每一个人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短暂的一瞬,是一朵溅起即没的浪花。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人生又是“路漫漫其修远所”的。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会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的。

而我们的生命之路,总是在最晴朗的天气里,伴着一声快乐而响亮的啼哭声,开始了……

在我们有生之年中,总会走过无数的、各种各样的路:有土路、泥路、马路、石子路;有羊肠小道、林荫小路;有开满鲜花的路,甚至长满荆棘的路,有风和日丽的艳阳也有酷寒无比的雨雪风霜,中间还有无数的转弯与岔口。但是,这世界上所有的路,无一例外都是从无到有,正如鲁迅所说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的生命之路,就如同一棵树一样,无数的岔口就是树的分枝。我们总是等到走到路的尽头的时候,才会真正的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是每次收获都必须努力。现实是残酷的,道路是曲折的,你真诚的付出未必就会收获满意的回报,愿望经常如色彩斑斓的肥皂泡般一碰就碎。人生远大的理想、宏伟的目标、孜孜的追求,常常被现实击碎,弄得自己无所适从。

时间的渡船在终年无息的摆渡,安静的刻下黄昏,画下清晨;我们看天,看地,看季节留下的、深深的暗影,看路上的风景摇摇晃晃,成为我们生命旅途上的点缀。在不停的前进中受伤,在一次次的伤愈后前进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明白了:有很多事情不能做,还有很多话不能说,很多东西,谁又能教会我们?于是我们哭了,累了,也长大了,懂事了,也渐渐学会了:自己选择的路,哭着、爬着也要走完。

我们在路上,体味着世间的喧嚣与明亮,快乐与哀伤,如明亮的溪涧,从风里,从眼里,汨汨而过,温暖如泉水一样涌出……我们走过如花般的流年,看过树叶在阳光上投下的碎影,闻过转身处的花香,我们无悔。于是,生命路口的一个交错,三个交错,一千个交错,无数个交错,就构成了言语不断的、一生的,“传说”。

慢慢的,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山崖上,回首过去:看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一幅一幅的、奢侈明亮的青春,不禁泪流满面;才知道,其实在生命之路上,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谁对谁错,只是方向不同罢了。

我们,在自己的哭声中呱呱垂地,在别人的哭声中黯然离去;曾在只属于自己的路上,在只属于自己的梦境中,横冲直撞满世界奔走,永远的天不怕、地不怕。可突然间,梦醒了,我们看到了陌生的路:曲折,蜿蜒,不知尽头在何处……这,就是——生命之路。

生命的格调

800字 初二 议论文

如今的文坛,一派喧嚣热闹的景象。

易中天、于丹等百家讲坛的坛主推出了一份又一份的“文化快餐”,在其粉丝的追捧下,网络点击率不断上升;郭敬明、张悦然以极快的速度“生产小说”,可是其小说的内容,终究只是局限在奇幻、早恋、打架上。作家学者不再甘于孤坐冷板凳。媒体吹风会、新书发布会哪里有镜头,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样的学者能研究出不一般的东西吗?这样的作家能写出震撼人心能穿越时空的作品吗?

我拨开现实的喧嚣,穿越历史的迷雾,去追寻那些大师匆匆的脚步,去感受那些大师不一样的格调。那位清瘦的老人首先映入我的眼帘。

他有着留学德国十年的经历,可是他一生的研究却指向东方。他家的灯是北京大学的启明星,他是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的守夜人。他从没有说过东方学好学,他也从没有说过外语简单。关于工作和休息,他这样说:“于我,工作便是最好的休息方式,工作能让我静下心来,静静的感受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存在,生命在工作中不断的延伸与拓展。”关于做学问,先生这样说:“做学问没有捷径,最快的办法就是勤奋。除此以外的任何一条路,都要让你多走更长的路,多绕更多的弯。先生便是季羡林,先生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话,先生的格调是勤奋。

你被后人称作“文化昆仑”,《管锥编》、《谈艺录》中的旁征博引,几万条的书证让后人叹为观止,感叹“大师风华绝代”。你就是钱钟书。你的格调是静。静,你一生追寻的品质。你的字是自己取的,叫“默存”。你一生甘于寂寞,就连遗体告别也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你一生默默治学、读书。清华大学许多难读之书的借记簿上只有你孤孤单单的名字。你不爱记者的提问。从英国远道而来的女记者只想见见这位写了“现代《儒林外史》”的中国作家,却被你一句“知道鸡蛋好吃,干什么还要认识下蛋的母鸡?”拒之门外。无论是下放五七干校时的一声轻叹——只是没有书,还是被世人误解为孤高傲世时的零辩解,先生只是一直在默默地做自己的事。先生的格调是静。

追寻大师的格调,“勤”、“静”让我充满了力量。

泰兴市高港区胡庄镇汪群中学初二:刘至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议论文
900字